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以自上而下管理体系为主,部分医务人员消极参与一次性耗材的管理,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责,造成日常耗材使用混乱,甚至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缺少行之有效的的管理章程,对库存耗材的种类和数量缺乏细致的了解。
耗材的放置较为随意,无法保证耗材的质量,给手术带来极大风险。
随意性过强,成本意识薄弱,日常浪费严重。
部门之间沟通不够,采购部门无法有效识别常用、不常用和特殊耗材的消耗量,导致常用耗材的短缺或不常用、特殊耗材的积压甚至过期。
1、申请和领用制度
01、管理流程
耗材管理员填写耗材申请,护士长填写耗材申购报告,采购中心核对,采购,配送手术室,耗材管理员核对,登记,入库存放,出库,登记,手术使用。
02、入库
对入库耗材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专项登记。检查入库耗材的包装是否紧密,数量是否与申请数相符,细致核对每批次耗材的名称、型号、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特别是要核对生产批号和灭菌日期与厂家出具的检验报告是否一致,经确认无误后登记入库。
03、耗材放置
耗材入库前需拆去外包装,管理人员可根据库房的大小和耗材的使用情况以及有效日期的先后注明标签后分类进行放置,即由近到远进行放置。放置物品的原则一般为耗材储存柜离地20cm,离墙面5cm、离屋顶50cm。室内空气含菌量必须控制在500cfu/m3以内,温度要求在22—24℃范围内,湿度以40%一60%为宜,每天用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2次,每次1小时。
04、出库
对于普通耗材,需根据各手术间情况在其内进行常备,负责人每周2次对各房间进行补充,并记录好使用量和库存余量,防止耗材备货不足,影响手术。对于高值耗材,使用时由巡回护士向耗材管理员领取,巡回护士需详细登记使用的科室、医生姓名、病人姓名并进行个人签字。手术后巡回护士还应填写手术室收费记录单并签字,以免漏费和丢失的现象发生。耗材管理员需根据每日的手术情况及时进行清点和补充,并一一登记。
2、建立专人专职管理制度
加强对耗材的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外科耗材总类相对繁多,为了更好的配合外科手术,防止因手术耗材未能及时补充或准备不足而造成手术的延误,手术室必须建立一次性耗材专人专职管理制度。严格的审核耗材的质量,详细了解耗材的有效期和当前使用情况,做到及时登记在册,确保每批耗材具有可溯源性。
3、对一次性耗材实行分级管理
中低值耗材的管理中低值耗材如:刀片、缝针、缝线、留置针、三通、透明贴、手套等主要存放于手术间的壁橱内,巡回护士可根据月需求量进行领取,并每日登记所用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发现缺少及时补充。壁橱内的耗材可按照有效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摆放,以防止耗材过期造成无谓的浪费。手术结束,巡回护士核对耗材登记并填写记账单,确保无漏记。
高值耗材的管理:高值耗材主要存放于无菌间的专用储存柜内。日常可根据不同的种类和规格进行定量备货,每周领取,尽可能的实现快速周转和库存的最小化。在手术使用时,其登记制度与中低值耗材相比要更加的严格,登记项目涵盖耗材信息(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科室和医生信息(科室名称、医生姓名)、患者信息(患者姓名、耗材用量)、手术信息(手术名称、时间、地点、耗材用量)。高值耗材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按规定需进行消毁,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留取样品送检,并做详细记录。
4、建立一次性耗材的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中心集成化管理收费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医院,其在入库、出库及收费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计算机中心可在手术科室安装扫码装置,医务人员可将耗材的名称、型号、规格、编码、有效期、“三证”、数量等基本信息输入系统,实现耗材信息的规范化、实时化、集成化管理。
系统随时跟踪条形码,既快速掌握了中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的实时库存,又使收费及时准确、一目了然,避免了漏费的发生。
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的规范化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严格执行一次性耗材的规范化管理,使一次性医用耗材使用更加优质、高效、便捷、透明,不仅使护士树立了集体意识和成本意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加强了护士与医生的配合默契程度,从而真正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君 .香港 医院 中心供应 室见 闻 [J]. 中国实用 护理杂 志 ,2006,22 (1B):69—70.
[2]宋峰 ,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3]张苓 ,景 肖玲.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探讨 [J].护理研究 2010, 24(2):529—530.
来源:百度文库,侵联删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