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传播:促进亲子亲合?引发亲子冲突?

学术   2024-11-10 20:01   美国  

 

手机如何改变了亲子关系?作为“粘合剂”,它让亲子更亲密;但作为冲突的源头,也可能引发隔阂。那么手机在家庭代际传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如果你也感兴趣,请和小编一起阅读本文吧!


朱秀凌 闽南师范大学

《新闻知识》2015年第6期

手机传播:促进亲子亲合?引发亲子冲突?


摘 要

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促成了家庭代际传播规则的改变,使亲子关系越来越媒介化。通过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手机对于家庭代际传播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手机促进了亲子亲合,成为亲密关系的“粘合剂”;另一方面,手机引发了亲子冲突,成为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原因。通过信任机制的调整完善和手机技术的利用调适,能有效地改进家庭代际传播效果,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构建。


关键词

手机使用;家庭代际传播

亲子亲合;亲子冲突


随着现代性的日益深入,手机已经深深嵌入当代家庭生活之中,促成家庭代际传播规则的改变,使亲子关系越来越媒介化。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也被称为“亲子关系危机期”。手机的出现,满足了中学生对于独立和隐私的要求,加快了他们摆脱父母束缚的脚步;父母对于子女使用手机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产生“技术焦虑”……


那么,手机的出现究竟是促进亲子亲合,还是引发亲子冲突?这一现实困惑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重视手机对于中学生家庭代际传播的影响。“家庭代际传播”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是以传递感受、态度、信念和看法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互动过程。作为西方传播学的分支,家庭代际传播研究已日臻成熟;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已有研究的缺位为本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研究方法


2013年,笔者对福建省漳州市的33对中学生家庭进行了一对一、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33名中学生,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为12-17岁,学校涵盖重点初(高)中、普通初(高)中和职高;33位家长中,母亲13名、父亲20名,年龄为37-48岁,文化程度涵盖小学至研究生;职业包括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教师等。


研究发现


(一)亲子亲合:亲子关系的“粘合剂”


亲子亲合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它既表现在积极的行为互动之中,又表现在父母与子女心理上的亲密感受①。手机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了亲子关系的“粘合剂”。


1.手机:亲密关系的“粘合剂”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使得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容易形成“代沟”,具体表现为与父母的关系有所疏远,与父母的互动逐渐减少等。而手机能够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机会,使父母更多地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缩小亲子之间的“代沟”,促进亲子亲合。


首先,手机加强亲子之间的联系,使交流变得更多。手机赋予那些需要彼此永久联系的人以更多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它对于改善远距离的亲子互动,解决亲子分离所造成的情感缺失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平时在家有什么事情,我会想象家长怎么想,不好当面讲。现在什么事情都会(通过手机)说。”(CF,女,15岁,高一)


其次,手机有助于表达亲密情感,使亲子之间的感情更亲密。亲子双方都需要对方爱的表示和关心,但是中国人在心理气质上趋向于含蓄和委婉,使亲子之间不善于直白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使彼此之间感觉不到关心与爱护。然而,一条温馨的短信,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局限,使手机成了亲密情感的“加油站”。“儿子平时不善于表达。但在母亲节那天发短信给我:‘妈妈,母亲节快乐!’我很感动。”(PH1,母亲,38岁,高中,居委会职员)


最后,手机让亲子之间有更多的话题,交流更深入融洽。由于父母与中学生有着迥异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所以有时难免会缺乏共同语言。而对于父母与孩子共同关注的手机,能很好地充当这个载体,使亲子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多的话题,使父母能够及时站到孩子的文化圈里,实现“视阈融合”,进而达到“心理交融”。“他(儿子)会用手机下载新闻、电影与我分享,我们一起看了《龙门镖局》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知道了九把刀。”(PW1,母亲,43岁,本科,中学教师)


2.手机:家庭民主化的“助推器”


在现代家庭生活中,传统的家庭关系和角色发生了广泛的变革:传统父母权威的衰微以及“纯粹关系”名义下的家庭民主化②使协商成为家庭民主化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中学生通常渴望更多的独立,因此需要重新协调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孩子必须生硬地服从既有的规则等,就会破坏中学生的家庭信念,增加亲子冲突的可能性,甚至影响到长期亲子关系的和谐③。


手机的出现,通过增加父母和孩子协商的可能性,加速家庭内部的去权威化,成为家庭民主化的“助推器”。对于父母来说,手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对于孩子的担忧;由此,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并且在家庭空间之外拥有与父母协商,争取更多自主权的权利。“有了手机后,父母对我的限制要少些。我问他们:‘我可以和同学出去玩吗?’他们说:‘带上手机,到了以后打电话或发短信回来’。超过约定时间,我会打电话回去,得到他们的同意后,我可以晚点回去。”(CC1,女,16岁,高二)


在家庭决策上,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拥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家里做一些决定时,会打电话咨询我的意见。”(CB,男,16岁,高一)孩子与父母之间逐渐增多的协商,强调两代人双向互动、平等的传播方式,使手机成为建构亲子互动的崭新渠道,家庭协商式民主的新型代际关系得以重构。


(二)亲子冲突:亲子关系的不和谐


音亲子冲突是亲子双方的不一致,这既体现在亲子之间目标的不一致,又体现在双方也感知到了这种不一致,并且以各种形式表露出来④。亲子冲突既可以是显性的,如沉默、躲避、言语冲撞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如情绪、观点等的对立。中学阶段是依恋父母的儿童期向独立于父母的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成人感不断增强,经常用质疑的眼光看待父母,甚至反驳父母。与此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把父母的教诲看作是对自己的束缚,再加上情绪的不稳定性,使这一时期容易产生亲子冲突。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成为了亲子冲突的导火索。


1.显性冲突:亲子交流的减少


手机让亲子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便捷;但是,便捷并不意味着沟通的增多。手机越来越强大的上网、娱乐功能,逐渐抢占了亲子交流的时间。一些父母和孩子沉迷于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他们都没有时间和现实中的家庭成员沟通,导致亲子之间的疏离感越来越强。“我吃完饭会玩手机,很少和父母讲话。”(CK1,男,17岁,职高)此外,与面对面人际传播具有强烈的情境性不同,手机传播通常是发生在特定情境断裂下,“身体不在场”造成了传播情境的抽离与断裂,原本直接、全方位的家庭代际传播,逐渐转化为间接的、单一的传播;而且与面对面沟通相比,这种传播方式缺乏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所传播的虚假讯息更多,从而影响亲子之间的信任。


2.隐性冲突:认知方式的偏差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朱迪思·斯梅塔娜(Judith Smetana)指出,青少年亲子冲突与亲子之间认知方式的差异有关⑤。对于手机技术的不同适应能力,带来了亲子之间的认知偏差,引发了亲子冲突。


(1)有手机VS无手机。


现在的中学生都渴望拥有一部手机,认为拥有手机是长大成熟的标志。手机提供了社会化的前期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成熟蜕变的一种方式。青春期是个体建立自我认同的时期,手机的应用已不单单是个体行为,而是他们将自身融进同龄文化的结盟过程。如果没有手机,就会被同学们排斥在圈子之外,无法接受群体之间的信息,这种感觉是中学生不愿意体验的。“她没手机心情不好,说班上同学都有。孩子没有手机最好,但是她一直要,没办法。”(PL4,母亲,37岁,小学,农民工)


是否拥有手机,涉及到亲子之间的说服策略。子女一般会以同学都有手机来说服父母,而父母往往以影响学习为由拒绝。由此,亲子之间产生了观点上的冲突。-母亲(PZ5,42岁,本科,公务员):“读书读不好,用什么手机”。-儿子(CW2,16岁,高一):“××同学学习比我差,他妈妈也给他买手机。没有手机,我怎么和同学联系?”


(2)智能手机VS普通手机。


智能手机以其具有的新奇、时尚等流行元素,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理特质,自然深受中学生喜爱。但是一些父母反对孩子拥有智能手机,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所引发的“信息迷失”(如长时间上网、玩手机游戏),产生深深的焦虑。“她想要智能手机,提了好几次,说同学都有。我觉得她上网还没这能力,不良信息会污染空间,还怕她玩游戏。”(PR,父亲,41岁,大学老师,博士在读)


很多父母直言后悔给孩子买智能手机,但是收不回来了,很无奈。“以前还可以限定电脑玩1小时,控制他上网的时间;现在手机拿在手里,他上网看什么我们也不知道……”(PL3,母亲,39岁,中专,护士)


(三)冲突调适:亲子关系的和谐构建


尽管现在中学生与父母的冲突在增加,但是他们依然希望得到父母的倾听和理解,还有信任⑥。因此,通过信任机制的调整完善和手机技术的利用调适,能够在协同性发展中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构建。1.信任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在现代性的境况下,一个离开家庭的人可能和父母保持着稳定的联系;但这种关系要深化的话,就必须反思地安排信任,包括双方可接受的承诺⑦。随着孩子使用手机并建立起自己的交友圈,很多家长开始担忧:手机会不会影响学习?会不会结交不良朋友……


于是,有些家长开始揣测,甚至偷听孩子电话,查看孩子的手机短信,企图发现孩子异常的蛛丝马迹。在发现父母的异常行为之后,中学生会采取策略反抗父母的这种监控,如设手机密码、删掉短信等。这种控制与反控制,无疑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不信任感,产生信任危机。“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家长把问题想得太严重了,实际上是缺少对我们的信任。”(CZ2,女,13岁,初二)


基本信任在个人化的情境下,只有通过自我向他人“敞开胸怀”才能确立⑧。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自我表露是建构信任机制的基础。自我表露是指个体将自己的包括思想、感受和经历等信息透露给他人,在发展和维持亲密关系上起重要作用⑨。研究发现,人们相互之间在网络上的自我表露,比面对面的自我表露速度更快、层次更高⑩。在手机传播中,由于传播双方的暂时性缺场,会减少亲子双方在视觉可见下的压力。因此,父母可以充分利用手机作为自我表露的平台,及时传达给孩子自己的经历、观点和情绪,使孩子能够从父母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同时,中学生及时地向父母自我表露,获得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助于降低亲子之间的神秘感,建立起信任型的亲子关系。


2.手机新技术的利用调适


“驯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意指人类饲养培育野生动物使其野性逐渐改变并顺从驱使。在这里,“驯化”指人们对科技手段的掌控。罗杰·西尔弗斯通(Roger Silver stone)用驯化来隐喻一种技术产品(大多时候是传媒)从商品市场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中,给家庭带来的影响。这实质上是一个使用者与技术双向互动的过程。


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手机也需要接受它的家庭将它驯化,并且在对其“驯化的期待”中,体现手机在维持家庭代际传播时所扮演的角色。西尔弗斯通“把驯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占有(成为一项技术产品或技术服务的主人)、客体化(展示的过程)、合并(使用并将其嵌入日常生活中)以及转化(对技术产品的使用形塑着使用者与他人的关系)”。


因此,在家庭代际传播过程中,父母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宜疏不宜堵:尊重孩子的手机使用习惯,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空间;同时,在孩子出现“技术迷思”时,给予孩子有效的督促和指导,使手机技术在促进亲子亲合,缓解亲子冲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论与讨论

手机在家庭生活的普及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它的使用反映出这个社会与手机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手机与其它科技产品一样,不是中立的工具,而是社会的产品。一个社会的互动模式,制约社会成员使用科技产品的方式与策略;反过来说,科技产品的特性和功能也会影响或重塑社会的互动模式。科技产品是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的,手机也不例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弥漫于青少年的家庭生活:一方面,促进了亲子亲合,成为亲密关系的“粘合剂”;另一方面,引发了亲子冲突,成为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因此,应该把手机看成一种心理形式、社会形式和文化形式。同时,不要只把手机媒介理解为影响之源,它既不是简单的有益,也不是有害,而应把它嵌入家庭生活的多重话语之中,去思考手机如何框限和形塑家庭代际传播行为。


~详细了解请点击阅读原文~


公众号推荐

量化研究方法
用量化思想认识世界
这里提供
量化相关理论、案例、
课程、书籍等内容
点击关注可获取更多量化文章

质化研究
每天一篇质化研究文章,助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