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信息港
01
教育就是让每个儿童
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
成长就是让每位老师
都有一次破茧成蝶的机会
每一场观摩展示都是一次蜕变
每一次展评都是一种成长
为提高我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搭建教师之间交流与学习的平台,2024年11月11日—22日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公开课展示活动,为全体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展示自我的平台。
魅力课堂,各显风采
各位教师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为引领,各展所长。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等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儿童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探索。
小班组
《按规律排序》
《小熊,你好》
李老师在情境活动中以绘本《小熊,你好》为主线贯穿,请幼儿在猜一猜、说一说等方式中感知各种不同的问好方式。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通过模仿小熊不同的问好方式,鼓励幼儿大胆交往,再到用自己的方式跟同伴、老师问好。逐步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
中班组
《母鸡和苹果树》
语言是幼儿交流和思维的工具,郑老师讲述的母鸡和故事生动有趣。通过母鸡家门口突然出现苹果树为引,吸引兴趣,展开内容。幼儿猜测故事,加深印象,最后结合生活经验深扣主题,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多多思考,遇到危险要保护自己。
《大狮子和小老鼠》
王老师通过大狮子和小老鼠的图片提问导入,吸引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对比这两种动物的差别,进而讲述故事,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展开想象与思考。在趣味的情境中,陶冶情操,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更要懂得尊重弱小,知恩图报。
大班组
《安全使用小铅笔》
活动中,侯园长通过猜谜语、讨论、观看图片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对话、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安全使用铅笔的方法,充分激发幼儿对绘画和书写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安全使用铅笔的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动物保护色》
《图形变变变》
《捏面人》
《捏面人》是一首说唱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歌词中融合了儿童喜欢的故事人物的形象,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刘老师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采用生动、丰富的体态动作,帮助幼儿轻松学习歌曲。并通过创编等手段,让幼儿在不断接受挑战自我中感受快乐!
《有趣的符号》
活动中,张老师通过鳄鱼引出大于号和小于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用数学的思维理解5以内数字比较大小,发展思维能力。用游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通过活动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树真好》
《树真好》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题材贴近生活,深受幼儿喜爱。本节活动张老师运用谈话、拼图、欣赏散文诗和观看课件等形式予以引导,通过诗歌教学,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的好处,并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萌发爱护树木与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以评促教,研以致远
让教学有“温度”,让研讨有“深度”。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点评环节,授课教师从设计意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听课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及活动内容,从目标制定、亮点优点、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点评和探讨,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建议。
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
幼教路上,
让我们砥砺前行,
做孩子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刘青松)
02
童心庆元旦·欢乐迎新年——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幼儿园庆元旦文艺汇演
祥龙摆尾辞旧岁
灵蛇纳福启新程
2024年在欢声笑语中即将离去
2025年的钟声在耳边缓缓响起
乔木葱茏,浩气冲天
载歌载舞,收获喜悦
小班
大一班
大二班
随着2024的尾声渐行渐远,
2025年的曙光已温暖呈现。
喜气如意,烟火长明;
灵蛇添彩,鸿运当头;
愿孩子们:新年节节高,成长更精彩!
祝大家元旦快乐!(刘青松)
03
家园共携手 同心育花开——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家园共育,并肩而行,
让爱与责任融为一束微光。
我们以爱为底色,
秉承一颗教育初心,
和家长共赴一场美好的“约会”。
如约而至,为爱奔赴
暖心交流,共话未来
真情反馈,感恩遇见
动感体操 活力无限
亲子时刻 “童”样精彩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每一次的相约,
都给予幼儿成长的力量,
期待下一次相遇,
让我们相互“看见”,共育“成长”(刘青松)
04
清菊飘香“润”童心,萌娃乐享“探”菊趣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幼儿园园本课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在这个秋冬交替的季节,
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轻嗅菊花的清香,
享受宁静与美好。
课程起源
寻菊
在百花凋零的世界里,菊花成为身边一道亮丽的风景,尽显芳华之美。远远望去,它们千姿百态,凑近一瞧,它们娇艳欲滴。孩子们轻轻触摸着花瓣,细嗅花的芬芳。
识菊
品菊
绘菊
诵菊
课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