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有,河北乐亭人,1928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副政治指导员。1947年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解放太原、兰州、宁夏等几十次战斗,因表现机智勇敢、英勇善战,曾三次立功。1951年2月入朝参战。1952年10月5日在守卫67高地时,虽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在仅剩两人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先后打退敌人17次进攻,最后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直至光荣牺牲,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一次。
1953年3月12日,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二排一号。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故事广为流传,英雄王成的原型之一就是志愿军特等功臣赵先有。
1952年10月,志愿军第65军在保卫开城反击作战胜利后,召开了庆功大会,会后巴金等人到582团采访,了解到赵先有英勇战斗到最后一刻,抓起报话机,向指挥所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与敌同归于尽的感人事迹。后来巴金以赵先有和通讯员刘顺武等烈士为原型写出小说《团圆》。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小说《团圆》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王成的形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而是成为代代学习的人生楷模。赵先有也成为沈阳人崇敬的烈士,沈阳铁路第二小学(现为皇姑区白龙江小学)有个赵先有班,每年清明节他们都会为赵先有扫墓,并举行交接旗仪式,让烈士精神在学生中广为传承。
赵先有入伍时,他的妻子陈连华已经怀孕。1950年12月上旬,妻子带着儿子到宁夏驻地找赵先有,那时部队已经开赴东北,赵先有还不知在1948年3月妻子已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他到牺牲时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儿子。
英雄自有后来人。赵先有的儿子、孙子相继跨入先辈曾经战斗的部队,成为英雄的传人。祖孙三代次第同在一个英雄连队建功立业,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赵先有的儿子赵绪文在乐亭县第一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税务局工作。1972年11月,赵绪文坚决要求入伍,他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父亲生前战斗过的特功6连,成了父亲生前所在连队的普通一兵。他训练十分刻苦,成了师军事三项队队员,尤其擅长射击。1981年,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母亲,赵绪文调到乐亭县武装部任副部长。1997年,赵绪文转业到地方工作。
赵先有的孙子赵新民在奶奶和父亲的熏陶下渐渐长大。1981年清明节,7岁的赵新民随奶奶第一次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爷爷的墓碑前,他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奶奶,长大我也当英雄。”1994年,赵新民参军到特功6连。1996年3月,连年立功受奖的赵新民被保送上了军校。军校毕业后,他毅然回到特功6连担任了排长。赵新民既和他的爷爷一样,任过特功6连的副指导员,又同他的父亲一样,任过特功6连的副连长。
本文转自“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