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本期主播 | 赵欣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74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
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
跨过鸭绿江
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红色电影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正在热播
营教导员李想向军长作出汇报:
“我们回不来了,你们继续前进!”
志愿军们用生命换时间
用血肉之躯换家国太平
牺牲的李想
是为了民族的理想
正因为他们的舍生忘死
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年代
看完电影,很多同学被志愿军前辈们的战斗意志、牺牲精神所感动,也对李想所在的原63军188师这支英雄部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支英雄铁军,感受铁军钢铁般的意志和猛虎般的威风。
188师是一支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之中的英雄部队。1937年8月,毛泽东派红军团长孟庆山从延安赴冀中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年底,以孟庆山为司令员的河北游击队光荣诞生,这就是这支英雄部队的前身。1946年,该部整编为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8旅。
1
抗美援朝战争前期,志愿军经过前四次战役后,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到“三八线”附近,但自身也面临着补给困难、部队疲惫等问题。美军则企图凭借其装备和火力优势,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
2
“联合国军”趁机发动反击,企图切断志愿军的退路。铁原是志愿军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和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如果铁原失守,将对志愿军造成严重威胁。
188师英雄部队
敢当先锋
在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首创了闻名中外的平原地道战,组建了坚持不懈的白洋淀雁翎队和机智勇敢的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的原型燕秀峰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代表,他们在民族危亡之时,挺身而出,成为抗日先锋、民族先锋。
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率先突破内市沟,为战役胜利打开第一个突破口,为我军攻占大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解放太原战役中,他们肩负主攻任务,率先将第一面红旗插上太原城头,为主攻部队打开了战役突破口。敢于争先、敢打头阵、敢当先锋是这支部队最鲜明的底色。
敢吃
大苦
解放宁夏战役中,他们奉命穿越百余里腾格里大沙漠,面对苦难仍然豪气冲天,吟唱出豪迈的诗篇:“铺着地,盖着天。头枕胜利桃,脚蹬黄河边。”最终,创造“黄河第一漂”的奇迹,神兵天降解放中卫,完成对马鸿逵部的最后一击。这些年,他们征战中原腹地、西北戈壁、漠北草原、渤海之滨,在苦寒太行中践行了“敢吃大苦”的铮铮誓言。
敢挑重担
这支部队面对压力敢于担当,绝不退缩,千斤重担一身挑,敢于接受任何挑战和困难。
和平建设时期,该部先后赴山东莱阳、海阳地区、河北获鹿地区挖掘坑道,完成多个防御工程和地下设施的施工任务。
敢打硬仗
他们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敢于刺刀见红,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战胜敌人。抗美援朝期间,这支英雄部队突破临津江、死守铁原、保卫开城,打出了国威军威,涌现出“宁死不屈的八勇士”、“特功功臣郭恩志”、“一等功八连”、“特功二连”、“大功连”等英模个人和集体,被彭德怀司令员称赞为“真正的铁军”。
经典台词
“听说是块硬骨头,可咱们是什么牙口,钢!钢!钢!”
“我们每个人要像颗钉子一样,狠狠地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是战火中的团聚;是豁出命的守护;是铭记于心的情。”
影片结尾处,主角们面对夕阳下的故乡,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这一幕胜似有声虽无声,却是对“好日子味道”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每一位观众的深情期望。
电影播放完后,许多观众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小编有话说
一部好电影,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髓。观看红色电影,能够增强我们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那么各位读友们,你们有什么推荐的红色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