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4国家宪法日
图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我国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今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宪法的内涵及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作用
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法治建设。
宪法的修订
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迄今为止已经历了五次修改,分别是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的修订。这五次修订都是对宪法的全面修改,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1
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主要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的问题。这一修订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等内容写入了宪法,同时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规定。
2
3
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同时明确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此外,还增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
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涉及内容更为广泛,包括完善土地征收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等。这些修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权利意识的提高。
4
5
2018年的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包括: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等。此外,还修改了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规定,增加了监察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等。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等内容。例如,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诸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劳动受教育、依照法律纳税等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职权与组织形式。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规定了国家标志等。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十一个坚持”:(1)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4)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5)关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6)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7)坚持严格执法(8)坚持公正司法(9)坚持全民守法(10)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11)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依法治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宪法宣传周主题解析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弘扬宪法精神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的通知强调,要通过“宪法宣传周”活动,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改革和法治相统一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与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法治环境的营造和法治精神的弘扬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做宪法的忠实维护者
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让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我们要持续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宣传、教育、研究共同推进,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推动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初审 | 隋翔云 赵嘉如 薛家家
复审 | 董贺
终审 | 赵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