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6所部校共建高校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近日相继开展,现总共六场国情教育讲座已圆满结束。六场讲座分别围绕“关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的若干思考”“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国道路与现代交通”“人工智能时代的育人创新”“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成果”“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开展,讲座干货满满,同学们在讲座的主题思想引领下,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国情,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收获颇丰。
第一讲
主题:
关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的若干思考
主讲人:
裘新(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关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的若干思考,裘新书记从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高校样本”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对于如何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裘新书记认为一是要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源流,二是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其次,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上海第一时间提出要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裘新书记从“缘何上海”“上海何为”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裘新书记强调要建设铸魂育人、思想理论和文化交流三个示范高地,并结合复旦大学的具体实践,回答了如何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高校样本”。
讲座最后,裘新书记对每位学子寄予殷切期望,上海要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大学要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高校样本,归根到底是落在每一位个体身上,尤其在各位“强国一代”身上。
第二讲
主题:
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讲人:
丁奎岭(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奎岭校长首先通过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典型案例介绍,阐述了科技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力量,他强调,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至关重要,其中科技创新是其核心,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迅速崛起是其重要的特征和标志,它们共同推动着新型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构造。随后,丁奎岭校长从政策和教育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国家建设、上海发展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对未来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最后,丁奎岭校长对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发出呼吁。他指出,中国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地方,青年学子生逢其时,此刻是展示风采的好时代。他鼓励新一代的传播学子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在科技传播领域达到大众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水平,并在国际舞台上用中国的声音讲述中国智慧,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第三讲
主题:
大国道路与现代交通
主讲人:
方守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方守恩书记强调了交通运输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其发展贯穿了人类历史长河,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社会格局。交通运输的变革历程见证了人类不断突破自我的足迹。随后,方守恩书记深入剖析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多个关键方面。在技术创新上,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预示着交通学科将融合多领域知识,应对日益复杂的交通问题。交通技术与法律等领域的结合也成为焦点,凸显跨领域知识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展望 2050 年,科技创新将在交通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等将助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技术有望重塑交通出行模式,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最后,方守恩书记总结到交通运输领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持续创新、跨领域合作和国际交流,交通运输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成为推动全球繁荣与进步的重要引擎。
第四讲
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育人创新
主讲人:
钱旭红(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旭红校长的讲座内容涵盖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等,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钱旭红校长首先借“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抛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强调了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育水平与需求之间的差距。随后钱旭红校长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经典境界和量子境界,前者是分界、部分、精确、划一、被动的,后者是无界、整体、灵活、差异、互动的,他强调我们需要了解这两种思维和世界观,学会将它们运用在生活的各方面。
在讲座中,钱旭红校长还就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职责转变和对学生的新要求提出了几点思考:1、教师应超越传统教学模式,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水平。2、学生应培养跨界融合的能力和原创性思维,以应对当前更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未来社会的需求。3、在新技术时代下师生都应拥抱超限思维,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
第五讲
主题:
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成果
主讲人:
刘昌胜(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昌胜校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国之重器中的新材料体系、未来新材料等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和翔实数据,展开了生动的讲解。“材料向前一小步,人类文明进步一大步。”他重点分析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要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阐述新材料研发应用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与师生们一同分享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运用成就。
讲座过程中,刘昌胜校长还与大学生们互动交流,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在新材料应用领域中所面临的新挑战。现场参与讲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深入浅出的国情教育课。” 在刘昌胜校长看来,在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建立起与算力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Al+材料”技术生态,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AI能够驱动新材料的发现,显著提高新材料研发效率。”尤其是在未来信息材料、未来能源材料、未来生命健康材料领域,AI赋能将大有作为。
在讲座的最后,刘昌胜校长凝练了未来新材料发展的“7+1”方向,并提出了殷切期望。
第六讲
主题:
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主讲人:
尹东梅(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本场讲座尹东梅书记从“国际舆论环境愈发复杂”“新技术推动国际传播生态变革”两个维度分析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尹东梅书记认为,当前我国国际传播事业面临“信息茧房”“漫不经心”“生编硬造”等困境,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他塑”而非“自塑”,存在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而后,尹东梅书记从技术层面深入分析,指出 AIGC 技术使技术更加中心化,CPT - 4.0 等应用让互动更趋人性化,数据库的完善促使算法愈发精准化,社交机器人的包装也越发隐蔽化。她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宛如一把“双刃剑”,既为世界了解中国开启了一扇新窗,也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对我国国际传播话语权造成损害。
尹东梅书记强调:“争夺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攻克的重大课题。世界渴望倾听中国声音,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她呼吁媒体、政府部门、高校等多元主体积极响应党中央对国际传播工作的新部署与新要求,勇担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重担,彰显新使命与新担当。谈及举措,尹东梅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际形象需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精准把握传播基调。要积极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国家故事以及文化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此外,在国际传播进程中,还应主动宣传中国主张、智慧与方案,回应世界关切,展现大国风范与担当。
六场讲座后,同学们也在每场讲座后表达了自己的深刻感悟:
张雪雨、徐孜玮:
从裘书记的讲述中,我们领悟到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是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裘书记为我们介绍了上海的深厚文化底蕴、强大引领保障,以及不断迸发的创造活力。正是这些特质铸就了上海独特的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大学文化的建设水乳交融,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实践历程也启示我们作为上海高校学生,更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播,为建设伟大城市、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笃定前行。
马双双、章思怡:
丁校长的讲座,我们收获颇丰。丁校长在讲座中涉及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从马克思主义对科技的阐释,到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对生产力的改变,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核心动力,从传统向新型转变。这让我们意识到新闻传播领域也需紧跟这一潮流。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们要利用新科技传播信息,比如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让新闻更生动。同时,传播内容也应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展现其成果与挑战,为社会营造积极氛围,发挥新闻传播在国家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朱迪、范庆龄、苗雨玮:
方书记不仅详细解析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还着重强调了交通工具、交通方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方书记的讲述,我们深刻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我们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传统的步行到现代的汽车、高铁、飞机等,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出行效率。交通的快速发展是一部壮丽史诗。从日行百里到朝发夕至,高铁如银龙穿梭,高速公路似丝带交织,航空线路密织如网。同时,交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带动旅游等产业崛起,偏远地区得以发展,乡村振兴有了新途径。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让我们向着更美好的未来疾驰。
金瑶、刘佳怡、王璨:
钱校长不仅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更强调了在这个变革时代中,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在智能化浪潮中,我们不能仅仅依赖技术,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能被线性思维所束缚,而要用超线思维去拓宽视野,去迎接未知的挑战。钱校长提到的老子思想,让我们更加明白,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钱校长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这对我们触动很大,让我们意识到在新闻传播领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跨界融合的能力,以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变化,必须勇于迎接挑战,勇于突破学科局限,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并引领这个充满机遇的人工智能时代。
魏嘉雯、任书婷:
聆听刘校长主讲的讲座后,我深刻体会到科技与创新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刘校长以新材料领域的突破和实际应用为核心,以港珠澳大桥和FAST射电望远镜为案例,揭示了新材料在国家关键工程中的支柱作用。刘校长进一步指出,从机器学习算法到智能化研发,新材料技术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还推动了多学科交叉协作。这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科技生态的宏伟蓝图,让我深刻认识新材料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保持对科技的关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报道科技新闻,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程慧敏、LIM XIN YEE:
作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我深刻体会到当下国际传播环境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上海,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阵地,以其独特优势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卓越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塑造国家形象至关重要。
通过尹书记的讲座,我们更加明确了作为新闻传播学子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是作为本土学生还是外籍留学生,都应精研专业知识,掌握多语种与多元文化传播技巧,培养敏锐的国际视野。国际传播不仅是语言的桥梁,更是文化、情感与价值观的深度交流。我们深感荣幸能在中国亲身体验这一切,并希望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中国故事,以国际化的表达方式精准传递给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这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策划: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会
文字:张林 王虎 范庆龄 熊梓君 石嘉文舒 曾抒鸣 徐淑瑜
照片:邓琪 范庆龄 裴屿斐 朱静雯
排版:徐淑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