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盛宴,专家引航! 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月主论坛专家讲座持续开展

教育   2024-12-16 10:25   上海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月持续开展,多位受邀为我院研究生学子开讲的专家学者带来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全新的科研视角,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通过聆听专家的分享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学术研究的魅力。



1


11月18日下午,周边传播理论始创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地教授带领学院研究生进入“周边传播理论发展的进化、深化与活化”课堂。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宇豪教授主持。



陆地教授阐释了周边传播理论的背景、核心概念和实践意义,强调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传播理论中的创新价值,批评了当前文化传播方式中忽视本地文化与地区特性的问题。他通过历史和现实例子,论证了传播文化时需考虑地域性和文化差异。他强调了“少说多做”的策略,提倡以实际行动吸引他人兴趣和尊重,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传播话语体系的建议,先巩固国内文化的根基,再逐步向外扩展,主张文化和价值的相互尊重与共存。

陆地教授强调了与周边国家沟通合作的重要性,指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地理、文化、语言和历史上的共同性,因此周边传播在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消除误解和促进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提到全球传播的策略与挑战中,陆地教授讨论了以自己为中心观察世界的观点,提出在全球传播中,重要的是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需求,避免只强调自身而忽视他人的视角。强调从周边到全球的传播策略,要考虑到经济成本和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讲座还针对传播在教育、文化交流和政治对话等多维度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鼓励将周边传播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11月19日下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智能传播系蒋宁平教授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以“智能传播时代的媒介研究”为题的讲座,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齐爱军教授主持。



讲座从梳理媒介发展的脉络出发,勾勒媒介技术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到智能媒体的基本路线和逻辑,从媒介自身、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三个不同维度引领师生进入媒介讨论。在讲座中,蒋宁平教授结合历史,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复制技术在媒介发展史中的三个演进阶段。他指出,从无法复制,到人工复制再到机械复制,复制技术为文明的传播提供可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媒介技术通过组合和递归的方式向前发展,旧媒介总是成为新媒介的内容。

在讲座的最后,蒋宁平教授指出,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媒介范围得到空前的分化、细化与多样化,我们面临着智能媒介研究的新课题,从技术现象学的角度来看,麦克卢汉的“后视镜”视角提醒我们应摆脱过去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的束缚,以更开放、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现在和未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


11月2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堂发教授受邀来到上海大学,就“无过错诱因网络暴力治理的社会认知态度与平台严格责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讲座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瑞娟教授主持。



陈教授指出,网络暴力往往起源于一些无过错的诱因,如个人言行被误解或放大,甚至有时仅仅是因为与众不同而遭受攻击。这些无过错的受害者无辜地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针对网络暴力治理的社会认知态度,陈教授认为,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网络暴力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同时,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陈教授特别强调了平台的严格责任,即平台在预防、阻却和消除网络暴力方面应承担起积极的义务。

陈教授详细阐述了平台严格责任的法律依据和法理基础。相关法律文件要求网络平台对网络暴力进行事前预防、事中阻却和事后消除不良影响。如果平台未能履行这些义务,导致网络暴力事件发生或扩大,那么平台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受害者的补偿,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此外,陈教授还探讨了平台责任与过错责任、推定过错责任以及相对无过错责任之间的关系。

讲座过程中,陈堂发教授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网络暴力治理的难点和重点。他强调治理网络暴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形成合力。同时,他也呼吁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不仅让他们对网络暴力治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启发了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


11月25日上午,《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金波教授为到场师生详细阐述了“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格式规范”,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宇豪教授主持。



刘金波教授从什么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语言特质,学术语言的范式、特征与误区,学术语言的表达技巧和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五个方面展开。在讲座伊始,刘金波老师明晰了学术论文的概念,并结合具体投稿案例,详细剖析了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如摘要不规范、逻辑不清晰、口语化表述等。

在探讨学术论文的语言特质时,刘金波老师将其归纳为显真性、抽象性、精确性、论证性和准模式性,并针对每一项特质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他深入剖析了学术语言的范式、特征与误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术论文的学术语言表达技巧,将其精炼为“带有问题意识的逻辑流”。最后,刘金波老师从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八个方面介绍了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 

讲座最后,在场的同学提出自己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疑惑,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同学们论文在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


11月2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牟怡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真伪、时空与生死:AI时代的三大议题探讨”专题讲座。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宇豪教授主持。



牟怡教授以AI时代的真伪之辩——我们如何判断孰真孰假?AI时代的时空之维——我们是否会遭遇“数字断片”?AI时代的生死之界——肉身消亡而数字永生?三个问题引领,并结合自己近年在线上和线下进行的实验展开论述。同时,牟教授结合“数字永生”“虚拟主播”等智能媒体时代流行的新兴概念,提出了AI时代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与反思,内容深刻,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座中,到场师生与牟怡教授积极互动,就“人机价值对齐”“数字抵抗”“人机之恋”“AI与新闻传播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我院刘幼琍教授就“线上线下的实验方法选择”等问题与牟怡教授深度交流,牟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最后,牟怡教授向参与互动的同学赠予自己的专著:《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将交流气氛推向高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6


12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为同学们带来《“清华学派”传统与马新观理论与实践创新》专题讲座。



王君超教授围绕“清华学派”的学术传承、张岱年“综合创新论”以及“大马新观”视野下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入剖析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演进与创新轨迹。他指出,“清华学派”的发展不仅契合“人文日新”的校训精神,更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进程中意义非凡。在阐述“清华学派”特色与代表人物的基础上,王君超教授对当前马新观研究现状予以剖析,肯定了专业期刊、教育普及、著作出版等方面的成果,同时也指出理论体系尚待完善,存在重复性研究、实质性突破不足、资源效益比欠佳等问题。讲座中,王君超教授提出“大马新观”理念,倡导将马新观融入整个教学与课程体系,而非局限于单一课程。他认为,当下学术研究需从原发性、阐释性、修正性、发掘性、方法性等多维度创新入手,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重塑理论与实践教育体系。此外,他还介绍了症候式阅读、比较研究、共时性研究、传承式创新等方法帮助同学们拓宽创新研究视野、助力研究突破,他认为当代马新观研究也需基于“两个契合”实现“两个结合”,唯有此方能回应时代挑战,解决时代问题,让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做到新闻有学、实践有学。

在互动环节,王君超教授与在场师生深入交流,以自己的课题和当前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为例,对清华大学当前马儒融合的研究做了进一步阐释,也指明当代大学生哲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界同仁共同探寻马儒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7


12月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顾理平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以“从封闭到开放:隐私内涵的现代性演讲”为题的讲座。讲座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宇豪教授主持。



顾理平教授深入探讨了随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与隐私有关的问题。顾理平教授指出在当下指纹和脸部信息等生物特征的隐私敏感性凸显,日常生活中保护个人隐私变得更加困难。刷脸支付等技术,虽带来便捷,却也大大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数据的非竞争性和流动性使得隐私保护难度加大,个人信息易在多个平台上被反复利用和挖掘。隐私权的定义、历史演变以及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独特挑战也被深入探讨。随着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变得更加复杂和紧迫。顾理平教授提出“无感伤害”的概念,强调人们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隐私泄露,这种伤害因缺乏即时感知而被低估。

讲座最后,顾理平教授呼吁社会对隐私保护给予更多关注,加强对数据使用的监管,确保技术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发挥法律、伦理和社会共识的共同作用,对于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权至关重要。通过这场讲座,同学们对隐私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现场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8


12月4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刘卫东教授以“经典与当代: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技术逻辑”为题进行线上讲座分享,讲座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林老师主持。



刘卫东教授的讲座讲解了一个话题:传播学进入中国大陆42年,历经波澜,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回答了一个问题:AI、AGI等智能体,以及它们是否具有意识?是否会具有灵魂?

针对第一个话题,刘卫东教授对大陆传播学的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并将其归纳为技术理性时期、理性技术转型期、理性技术重塑、大众传播的终结与数智传播的兴起等时期。并从阿兰·图灵、杰佛里·希尔顿和哈萨比斯等早期代表人物,互联网55年来发展技术脉络,AGI的技术图谱,5R技术图谱四个部分阐述当代传播学知识体系与技术逻辑的关系。

针对第二个问题,刘卫东教授从经典传播学与当代传播学知识体系中技术逻辑之异同、经典传播学与当代传播学知识体系中技术逻辑演化的认知规律和当代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技术逻辑三个方面来回答。

讲座最后,张林老师进行了总结。刘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深刻、跨度很大、信息量很大、启发性很大的学术报告,既为各位同学提供了学术知识,也提供了实践的方法,同时也对大家寄予了厚望,研究传播学必须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传播学之外,包括技术革命、文明的变迁、文化的演化、政治的传播等话题领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9


12月6日下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李红涛教授以“故事无界?——战争记忆的跨文化转译与跨时空旅行”为题进行专题讲座,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藜教授主持。



李红涛教授首先以“Eva”引入,讨论了在平台文化下进行的战争记忆转译。随后,李红涛教授以《朝日新闻》战时追忆在日美中之间的转译为具体案例,通过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指出三个版本的不同转译选择,体现了基于不同立场的话语选择以及补充阐释。

记忆以多大程度被共享,不同文化间如何做好跨文化转移以及跨越记忆体制的鸿沟构成了最终的研究指向。同时,思考记忆转译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大小也颇为重要,诸如平台文化的特性、时机的选择等都在影响受众的投入与共鸣程度。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李红涛教授提出了记忆共享的可能,在不同国家、语言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或许可以突破记忆的边界,寻找形成共享的记忆坐标。

讲座最后,师生们自由讨论,就“如何判断记忆转译过程中对历史真实的再现程度?”“在充满审查的当下,微观史写作的立足点在哪里?”“如何看待对记忆转译作品娱乐性太强的批评?”等问题与李红涛教授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

李红涛教授的这场讲座,在理论与实践间穿梭自如、语言流畅生动又极具哲思,启发了在座师生对媒介记忆以及媒介记忆国际传播的思考路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0


12月12日上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潘霁老师以“空间与媒介学方法创新”为题进行专题讲座,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藜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潘霁教授以“空间不空”这一独特视角切入主题,强调时间乃是文明以及意义创造与更新的根基所在。空间与时间相互交织,人类与客体之间的互动体验以及意义构建的过程并非简单地发生于空间容器之中,而是在时间的流变里,借助物质与实践得以逐步塑造和演变。在空间的概念化阐释环节,潘霁教授详细解读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此外,潘霁教授还介绍了弗鲁塞尔的点线面体与空间舞蹈理论以及克莱默尔的扁平技能理论,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大家对空间概念的理解。

谈到空间纹理,潘霁教授指出,空间纹理是空间沟通的编织形式,是基础设施与日常反复行为在社会空间中留下的富有意义且可沟通的痕迹。其产生遵循着特定的时空规律、节奏与风格,它不仅为表征和具身意义上的连续与归属感提供支持,助力人们理解空间定向与行为方式,更是文明的反熵成就,且产生于不同空间类型的交错之中,与空间框架相互影响、彼此交织。在探讨空间与媒介学方法的关系时,潘霁教授指出,媒介学方法旨在动态关联、转化与生成的过程中探寻意义、找寻规律。

关于空间作为传播研究方法的前提条件,潘霁教授强调要重新恢复空间经验、理论与方法论之间的动态关联。空间经验的急剧变化迫切呼唤着新的理论与方法的诞生。同时,潘霁教授还对空间研究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多维度的尝试探讨,为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方向。

潘霁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通过丰富的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极大地启发了大家对于空间与媒介学方法创新的深入思考,让大家对空间与媒介学的前沿探索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与展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感悟分想


学术论坛月各个讲座都让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点燃了我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每个讲座内容精彩丰富,从周边传播的创新理念到智能传播的前沿探索,从网络暴力治理的深度剖析到学术论文写作的精准指导,还有AI 时代伦理思辨、马新观的传承创新、隐私内涵的现代解读、传播学知识体系构建以及空间与媒介学方法的开拓。讲座分享的知识和内容以及交流讨论环节都让我们浸润在学术月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为我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学习与探索注入强大动力。


                ——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曾抒鸣


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论坛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入了解、学习和研究变化着的社会的机会,推动大家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媒体环境中,更好的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来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每位教授的讲座开拓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培养了严谨的学术思维,学习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饕餮盛宴,收获颇丰。


     ——2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李怡然


这次学术论坛月充满了思想碰撞与学术探索的氛围。从传播理论到智能媒体研究,再到隐私保护、网络暴力治理及空间与媒介学方法创新,每一场讲座都以其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内容引发了思考。学术不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更是理解社会、文化与技术变革的窗口。这些讲座让我认识到学术研究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洞察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学习者,探索未知与追求创新是永无止境的目标。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我能融会贯通这些讲座中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熊梓君


策划: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会

文字:鲍蕾蒙 邓琪 郭好好 范庆龄 李若曦 徐淑瑜 盛文悦 任书婷

图片:文瑞祺 璩明杰 杨晓鹏 梁星语 李哲 虞莞露 任书婷

排版:熊梓君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注学院发展动态,展示学院师生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