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幕!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月

教育   2024-11-07 11:03   上海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切实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11月5日上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月在上海智能媒体传播创新实验中心201正式拉开帷幕。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蓉,上海大学伟长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教授王天恩,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牛盼强,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赵士林、齐爱军及多位师生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宇豪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在致辞中强调,开展学术研究需做到三个专注。其一,专注现实。新闻学兼具政治学与社会学属性,应密切关注当下现实情况。其二,专注前沿问题。瞄准最尖端、最热点的问题展开研究与思考。其三,专注研究基础问题。要 “坐得住冷板凳”,沉下心思考。他鼓励同学们珍惜此次学术论坛月的机会,积极参与,力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学术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绩。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蓉对新闻传播学院组织的研究生学术论坛月品牌活动给予高度赞扬。她指出,该活动已成为上海大学提升和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成功样板之一,充分体现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上海大学共同建设的新闻传播学院对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姚蓉副院长认为,学术论坛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还为他们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创造了机会,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环境。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赵士林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以《书斋里的革命》《学术与政治》两本著作切入,告诫同学们 “搞学术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研究生阶段是思考力和智慧力增长最快的阶段之一,同学们应沉下心研究真正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同时,他指出学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交流与比较。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在比较中明确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有待提高的”,以此找到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得202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生王亚茹和硕士生汪颖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王亚茹分享了自己关于学术实践的三点感悟:一是输入,通过阅读更多书籍、参加学术会议开拓视野、培养自信;二是实践,“在硕士期间一定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完成最起码一项研究”;三是保持良好心态和学习习惯。硕士生汪颖结合自己参加第 74 届国际传播学会 ICA 学术年会的经历,认为学术论坛月是学生交流与学习的好机会,在学术交流与研讨中能锻炼思维,为同学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参与和发言提供有效帮助。



最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用四个关键词进行总结。一是 “感谢”,感谢研究生院等学校部门的指导,感谢姚蓉院长、王天恩教授的支持,以及学院老师同学们的辛苦付出。二是 “平台”,学术论坛月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提升研究能力和学术洞察力的平台,通过学生交流和报告等形式发挥作用。三是 “积累”,他指出,学院学生在今年 ICA 年会中参与新闻传播全球最顶尖学术论坛并获奖,证明优秀成果可通过高质量平台实现。四是 “发展”,未来无论走向研究岗位还是其他岗位,同学们都需要不断提升研究敏锐性、问题把握力,掌握研究方法,利用好学术论坛月提供的学术交流机会,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素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

研究生学术论坛月

主论坛专家讲座第一讲

2024年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月开幕式后,即举行了本届学术论坛月主论坛专家讲座第一讲。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宇豪教授主持,上海大学伟长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王天恩教授为与会师生绘制了一幅“人工智能发展的信息地图”。



讲座从信息的范式转换、信息的基本特性、人工智能三层次、人机关系的发展四个维度徐徐展开。王天恩教授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释了当前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已然实现从实体范式到关系范式的转换,呈现出创生性、涌现性、相互性、共享性等四大特征。他指出,在未来,重复性知识应用部分将由机器承担,而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的是知识生产、语境和情景等的人机软融合。王天恩教授强调,我们面临着 “一个幸福的未来,一个严峻的未来”,通用型人工智能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前沿学科遭受冲击、人类社会化面临挑战。他认为活着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研究生同学们需要不断培养创造能力,唯有如此方能让自己的生活富有意义。



这场讲座深入浅出、引经据典,给现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次颠覆平常认知的深刻思考,也让大家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齐爱军教授最后进行总结,她指出信息作为传播学研究最基础的内容至关重要,但在当前研究实践中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次讲座中,王天恩教授把智能时代信息范式转型讲解得极为透彻清晰,同学们可以借此对未来人机关系、人的主体性、人类的自由解放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伴随着同学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本次学术论坛月主论坛专家讲座第一讲圆满结束。与此同时,为期一个月的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月也正式拉开帷幕。让我们共同期待后续更加精彩的专家教授讲座以及研究生同学们的论坛分享,在歧见与共识之间寻求平衡,在学术创见与共同愿景之间搭建桥梁,在创新探索与社会责任之间获取共赢!




文字:徐淑瑜

图片:季晴

排版:徐淑瑜

出品:全媒新闻中心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注学院发展动态,展示学院师生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