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总院四个项目荣获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

文摘   2024-11-27 16:32   上海  

第五届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

近日,第五届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公布,总院4个项目荣获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五届科技进步奖,其中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暨奉贤区市民活动中心)工程建造技术研究、超低能耗住宅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二等奖,盐城滨海港韧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高处作业吊篮信息监控系统荣获三等奖。



第五届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暨奉贤区市民活动中心)工程建造技术研究

示范工程

1

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暨奉贤区市民活动中心)建设工程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18号,作为南上海打造的又一名片,用白色陶板+曲面金属屋面构造了“拱桥连绵,江南水乡”的意境,完美契合了奉贤悠长久远的江南水乡文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究背景

本项目以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暨奉贤区市民活动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为背景,针对以设计院为工程总承包商的EPC项目的管理模式、复杂功能下的大型市民活动中心(包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发展指导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项目使用功能囊括了泳池、音乐厅、剧场等)、复杂曲面屋面上挂陶瓦板等难点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了成套的创新技术与项目管理经验,打造了示范工程。

研究成果

项目研究成果为当前设计单位为工程总承包商的EPC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在上海范围内开创了设计院以单资质承接复杂公建类项目的先例;同时,对双曲金属屋面上挂陶土板、如何处理各种类型的幕墙体系与土建交界面的防水做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项目研究成果发表论文9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1

建立以设计为工程总承包商的EPC项目管理体系

通过对本项目前期的策划、对项目合约情况的研究与讨论,编写管理大纲与细则有针对性的从项目的设计管理、技术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HSE管理、分包管理、成本管理、支付管理以及项目信息与文档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

创新技术2

对双曲金属屋面系统上挂陶土板的成套技术研究

针对不规则双曲异形曲面上挂陶瓦板的效果与要求,设计阶段对屋面体系做了充分的方案对比与选型,在满足方案效果的前提下最终确定优化后的金属屋面高立边(直立单锁边)替代方案阶段的矮立边(直立双锁边)做为屋面的主要形式;在施工阶段,对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淋水试验、抗风揭及拉拔试验,确保其可靠性。

创新技术3

对清水混凝土连续拱板技术的研究

通过设计优化与技术支撑,将一部分非重要区域的装饰拱板优化为装饰板(埃特板)并优化节点做法,将平板由混凝土板优化为压型钢板,以减少施工周期。

创新技术4

对单一基坑围护形式转为多种基坑围护形式联合的技术研究

充分发挥设计施工的有效联动,将单一的重力坝围护体系优化二级放坡+止水帷幕、一级放坡+工法桩、钻孔灌注桩+双轴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多种围护形式。经济效益方面,在满足基坑安全性的前提下,经测算,优化后的基坑围护方案较原围护方案成本共节约600余万元。

创新技术5

对既有建筑桩基加固节点的创新技术研究

针对大量静压锚杆桩的施工,为了确保锚杆桩的施工质量,课题组对锚杆桩预留孔成孔方案进行了技术优化,桩孔内壁采用角钢作为骨架封衬双层钢丝网片作为内衬模板,类似于后浇带采用钢丝网片留设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保证承台扩大截面的浇筑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封桩施工中的新增混凝土与承台的连接强度。由于节省了桩孔拆模,大大加快了地基加固的施工进度,节约模板近400平方米。

创新技术6

数字化建造技术在复杂公建项目中的运用

利用数字化建造技术,本项目从项目开工阶段,课题组便成立了数字化建造技术小组;针对项目的复杂点与关键点,从设计阶段便采用多种BIM软件进行效果控制并在后期指导施工;本项目所涉及到的BIM软件不下5种,Revit、SU、犀牛、Tekla、点云扫描技术等。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超低能耗住宅建造

关键技术研究


示范工程

这两个同期建设的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核心区,项目建设采用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三星、健康建筑、海绵城市、智慧社区等多项技术。超低能耗设计采用了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无冷桥技术及新型节点构造。

1

自贸区临港新片区PDC1-0401单元顶尖科学家社区H02-01地块、J02-02地块项目

这两个同期建设的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核心区,项目建设采用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三星、健康建筑、海绵城市、智慧社区等多项技术。超低能耗设计采用了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无冷桥技术及新型节点构造。

自贸区临港新片区PDC1-0401单元顶尖科学家社区H02-01地块

自贸区临港新片区PDC1-0401单元顶尖科学家社区J02-02地块项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二期项目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25-06地块。项目建设融入临港金融湾整体规划与区域定位,塑造现代化、国际化的建筑形体,为金融人士打造一种阳光、便捷、高端的住宅社区。项目超低能耗设计采用了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无冷桥技术及新型节点构造,并在夹心保温外墙与开放式幕墙相结合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研究背景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背景下,建筑行业减碳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蓬勃发展。针对当前常规的建筑外围护构造不能完全满足超低能耗建筑的严苛要求、常规机电设计技术与超低能耗项目存在匹配性较差的现状,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外围护技术与预制装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以及针对超低能耗租赁住宅建筑中多项能耗参数的不同组合在能效、成本、技术成熟度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的相关研究,形成了超低能耗建筑成套技术,并在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

研究成果

项目研究成果为当前住宅类超低能耗项目建筑外围护技术冷热桥处理复杂且建筑构造的耐久性、安全性不足等缺陷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对于提高超低能耗住宅应对重大卫生事件、提高居住水平、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项目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获得授权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4项(已获得授权2项);发表课题研究相关科技论文3篇;部分研究成果编入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1项。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1

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无冷桥技术

在统筹建筑外围护防水、防火、保温、隔声性能的基础上,将混凝土封边等明显影响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整体热工性能的冷桥减少或取消,解决了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冷桥占比大、墙板保温要求与防水、防火要求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无冷桥技术与本项目新型预制夹心保温外墙节点构造结合,形成新型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技术,全面提升预制夹心保温外墙综合性能。

创新技术2

新型预制夹心保温外墙节点构造

在取消传统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混凝土封边的基础上,实现了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拼接节点防火、防水、保温、隔声性能与现行技术标准的有机结合,减少了构造层次和施工工序,对于设计、制作、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及效率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提升了预制夹心保温外墙综合性能优势。

创新技术3

超低能耗住宅空调通风与疫情防控技术

通过对住宅新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以及建筑气密性、室内温湿度、厨卫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实现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能耗与疫情防控双赢目标,为超低能耗住宅应对重大卫生事件、提高居住水平、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第五届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盐城滨海港韧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示范工程

1

武汉江汉区金融街城市更新项目

在该项目中,充分应用韧性城市的相关策略,从“总体规划—单元规划—空间设计”三大层面打造韧性空间。对整个区域的蓝绿基底、路网布局、慢行系统、社区生活圈、微空间及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了统筹布局,有效的提升了片区的韧性水平,为进一步的更新行动提供了指导和参照。

2

上海名人苑城市更新项目

在该项目中,运用基础韧性单元设计引导,建设城市重要韧性节点空间。从空间布局层面注重用地构成的有机复合和引导功能竖向复合。从建筑环境层面,鼓励生活型、商业型街道沿线建筑底层架空开放,用作公共开放空间、绿化空间、通道等公共用途;强化商业办公、文化休闲等建筑群组布局之间的横向连通性,提高疏散能力;重点关注建筑的防灾抗扰能力;采用各种节能、环保措施,建造绿色建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城市空间密度的增加和人口分布进一步集聚,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可以有效应对各类冲击和扰动产生的不确定性,为城市灾害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范式和实现路径。相较于国外,国内韧性城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较为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强的韧性城市建设研究及设计实践、系统性方法相对较为缺乏,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

研究成果

课题结合盐城滨海港工程项目设计研究与实践,将国内外不断完善的韧性思维向韧性设计转化,聚焦在设计与工程建设中体现韧性城市理念,创新性提出切实有效的韧性规划设计指引与行动依据,为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进一步增强我国城市应对重大灾害和冲击的韧性能力,助力人民美好生活,助推我国城市全球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项:《一种分流式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发表论文1篇。成果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如武汉江汉区金融街城市更新项目和上海名人苑城市更新项目。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1

创新建设实践

现阶段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主要聚焦在理论研究,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具体性实践项目缺乏。本课题研究以盐城滨海港工业园区启动区为研究对象,是韧性城市理念运用到实际规划建设的重要实践。

创新技术2

锚定空间抓手

锚定空间抓手,截至目前,韧性城市规划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韧性概念、韧性特征、韧性度评价、防灾减灾方法等理论探索上,对城市空间韧性载体及其特征的关注较少。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城市空间韧性的载体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特征目标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后续规划建设。

创新技术3

输出设计方法

研究高度重视基础韧性单元对于城市韧性提升的重要意义,结合城市设计方法对基础韧性单元空间韧性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形成了一套基础韧性单元空间韧性设计导则,对于我国韧性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高处作业吊篮信息监控系统


示范工程

1

广州福山项目

项目位于广州福山工程,高处作业吊篮信息监控系统为工程项目的高空作业安全提供了先进、可靠的保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普陀区真如社区W060802单元E03-03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红旗村)

普陀区真如社区W060802单元E03-03地块的施工,采用了高处作业吊篮信息监控系统,这为该项目带来了一种前沿且稳定的高空作业安全监控方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究背景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传统的高处作业吊篮自动化程度低,设备安全监测能力弱,与高速发展的现代建筑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将现有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充分结合到施工现场缺乏实时性与检测准确度的施工设备安全监测上,一方面提高了安全监测的效率,另一方面改变了施工事故发生时信息传递的方式,由传统口头信息传递转变为远程监控装置和现场报警装置的实时预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实时性。

研究成果

本项目以数据驱动理论为指导思想,发表论文《数据驱动智能安全型高处作业吊篮》,申请了《高处作业吊篮信息监控系统》的软件著作权,以及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悬挂接近设备用后备制动器检测装置》,并配合吊篮生产厂家申请专利多项。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广州福山、普陀区真如社区W060802单元E03-03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红旗村)等项目。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1

远程实时监控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吊篮的位置、速度、高度、倾斜角度等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吊篮的远程实时监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高处作业吊篮的运行状态与重要设备,如吊篮倾斜角度、实际载荷和吊篮的动力机构等设备,并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高处作业吊篮的状态信息转发至工地管理中心,当检测到异常的工作状态时,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从而保证施工安全,方便了施工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创新技术2

大数据分析

系统可以对吊篮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如作业时间、次数、能耗等,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类似英国 Load Wise Instrument 公司研制的 LOADWISE 500 Series 系统,图形化显示高处作业吊篮运行过程中的载荷与摆动幅度,使施工人员更为详细地掌握吊篮的运行状态信息。

创新技术3

多平台支持

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平台,如PC端、手机端等,方便操作人员随时随地查看高处作业吊篮的运行情况,同时可降低管理人员对单个平台的依赖性,即使一个平台出现问题,其他平台的仍可继续监控,持续保障施工安全。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设计为民,开拓创新。总院将继续以饱满的精神,创新奋进,践行“设计为民”的理念,推进总院品牌建设,以实际行动推进高品质住宅设计工作。



往期推荐



喜迎上海建工集团第四次党代会 | 科技赋能,激发创新转型活力动力


弘扬奋斗者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 总院召开一届二次党代会


喜讯 | 总院受邀参加2024年上海市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国际建筑文化节——上海市建筑学会会员代表大会2024年会暨年度表彰大会

总院亮相2024年上海市建筑学会学术年会·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年会暨上海国际建筑文化节——平行论坛




SCDRI

上海建工设计总院
上海建工设计总院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审图、监理、检测、项目管理等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和工程总承包的综合性设计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