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秋

学术   2024-11-09 00:01   广东  

◆ 内容来源:谁最中国

华夏气候 粉丝3.2万+,欢迎投放商业广告价格优惠
感谢您的认可与支持!

文字 |「誰最中國」
首圖 |「來自網絡」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层次丰富、五彩缤纷的。

春天的绿色,容易形成单调的回忆;夏日的葱郁,有些来不及感受的繁嚣;冬天的冷清,又太过枯燥和孤独。秋天的瑰丽,更像是沉淀下了一年的历练,五彩纷呈,美不胜收,仿佛赶在万物归于沉寂之前,把所有潜藏的情感和秘密,释放给你看。

秋天是丰收成熟的季节,秋天也是色彩斑斓的季节。记得济慈写过一首《秋颂》,是他独自漫步在田野时有感而发的:“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

诗人没有直接使用颜色词,但我们已然看见了一幅多彩而饱满的画面:缀满藤蔓的紫色葡萄,压弯枝头的红色苹果,丰润饱满的金色葫芦,鲜亮圆滚的褐色榛子……只一块日常的小景,秋天就可以将它的色彩和气息,全部灌注于人们的想象力。

世上总有看不透的意境,而人的心灵从未停止对交流与感悟的期许。我们行走在秋天纷繁的色彩中,对过往的经历也总会更多一份感触。如果人生可以分四季,那么应该在秋季积淀下深沉与豁达。当那些得失、悲欢与起伏在脑海中翻过时,我们的心里,又会一一作出怎样的回应?


秋高气爽,长空清阔,阳光褪去了猛烈的芒刺,让我们更愿意好好看这片蓝天,蓝得更清澈、明朗了一些。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在秋天里,我们时时不自主地抬头仰望,看云起云散,看大雁南飞,看风吹树叶,看远山渐染……目光所到之处,萦绕着我们的千思万绪,在底子上衬着一片澄澈的蓝。

此时的蓝天,经过了清风细雨的洗礼,重新焕发出少年的意气。它见惯了无数的风景,仍然光明磊落,让我们的胸襟随之宽广了许多,也仿佛月下的朱自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人们在繁华中追逐名利,在澹泊中寻找自我。我们要先去行过很多路,然后回到秋天宁静悠扬的韵律里,把一切看得更通透一些。

秋天适宜远眺,秋天也适合内省。蓝色,通往深邃的内心,也连接着壮阔的远方。秋天仿佛是一个宽阔的道场,让我们去认识自己与周遭的世界。

置身秋水长天之间,我们格外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天地之间的存在,也把交付给远方的思念延展得无限长、无限远,对于那些在岁月里沉淀下的未经咀嚼的故事,也多了些彻入心扉的感受。

有时候,远远望着苍茫天际处某个隐约的背影,会有那么一瞬间,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在我们身边,然而一切又在慢慢离我们远去。我们在秋天目送太多的东西消逝,然而那片蓝会一直在那里,给予我们内心的力量,指出远方的方向。

碧云天,黄叶地。每逢秋风一起,黄叶一落,文人墨客的忧伤惆怅就开始泛滥成河。

其实,黄色从来都是温暖的。夕阳暮鼓,秋风落叶,激起了人们难以排解的情绪;而那情绪总是带着最贴近内心的温度,在多愁善感的时节,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最在意的东西。

最明亮饱满的黄色,常是在草木花果之间。

徽州的贡菊,延绵在山上,保持着冷静隐忍的温度,不会明晃晃地刺激你的眼,却可以轻易沁入你的心。

洞庭之畔的农人,把橘子装满了筐,仿佛采撷起和煦的秋阳,深秋的情意都已融进饱满多汁的果实里。

北国的稻穗,一浪接着一浪,它们有着金子般的品质,却在谦逊地低着头,表达着对土地的敬意。有时候,承受得越多,越懂得对哺育者的感恩。

黄色,有一种丰饶的感动。想来,也只有灿烂的黄色,才能配得上我们一年的汗水与眼前的笑容。

秋天的黄色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或是银杏。金黄色的树冠,宛如天庭放下的华盖,聚拢在古老苍劲的树干上,熠熠闪耀,习习生风,虽然临近凋零,却格外放肆而热闹。

银杏有灵性,许多名寺古刹,都有两株几百年树龄的银杏,植在最宽敞的院子里。银杏是雍容华贵的,却毫不吝惜地把它的黄叶洒在地面上,任人们去拾,去踩,仿佛是要将这遍地的金甲,以其积攒的橙黄厚重与千年的泥土根植为一体,聚集起涅槃重生般的勇气和气势,再一次演绎生命的繁华与辉煌。

于是,在金蝶狂飞漫舞的图景里,这银杏不仅毫无凋败零落之感,反而令人欢欣鼓舞。今年的我们,比任何年份都明白,世间多得是变故、未来多得是难测,然而在这金黄色的世界里,我们放慢脚步,伫立思量,倾听着若昭若揭的故事,也比任何时候都坚定着对生命的信仰。

滕王阁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令千百年来的人们寻了又寻,想了又想。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片灿烂的落霞,或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斜映在屋宇、马路,或是山坡、田野、草地,还有我们的脸庞上。那终不可及的日落西山后的另一个世界,不得知,不可论,亦不闻……

当辽阔的秋水长天,被落日余晖抹上了一层红晕,那深浅渐变、幻化莫测的红,让秋天显得格外华美与隆重,也多了些神秘和深沉。群雁飞越过林薮,衰草拥抱着残茎,一并沐浴在红色的柔光中,宛如一曲壮歌,留下无尽的追忆。

红色总是代表热烈。秋天愈深,天气愈冷,我们似乎也尤其珍惜这份热诚。所以,夏天里那么多鲜艳的花朵,都未必能吸引我们驻足,然而秋天的红叶,却是一定要跋山涉水去看的。

红叶有某种奇妙的隐喻,它总是在经历风霜之后,释放出更热情的火焰。一丛丛,一簇簇,一坡坡,一山山,斑斓纷繁而疏密有致的红,映衬着蓝天、山川、河流,构成了秋天标志性的画面。秋天也会结下红色的果子,树上火红的柿子,甚至会一直挂到冬天,坚守着独立寒秋的执念,在衰草寒烟中留下点点光亮。

秋天,一定要找个好地方,去看夕阳西下、层林尽染。秋天的火红是毫无保留的,它仿佛要燃尽世间最后的一丝热量,只为让我们欣悦地徜徉。然而我们知道,大自然的热量并没有消失,只是在进入下一个轮回之前,用它神奇的力量,点燃人们心中光明与希望的火种。

是啊,悲秋总是难免的。但是,世间愈是萧瑟,心中愈是要热起来啊。

如果你在深秋坐列车,从南方北上,一路上你会发现,车外的风景,绿色越来越稀薄,生机似乎也越来越黯淡。

在南方,入冬户外尚有常见的阔叶绿植,北方却少有这样的幸运,一般只能寄望于墨绿的松树。然而无论是南是北,秋天以后的绿色,在色彩的明艳程度上,都远不能与春夏相提并论了。

红花总需绿叶扶。绿色向来充当着自然界的底色。如果秋天是一幅画,各种笔触之下,那张平平无奇的纸一定是绿色的。它在秋天暗淡下青翠欲滴的色泽,却更能衬托其他各种色彩争艳的热闹。

蓬勃璀璨的东西,都未见得长久,而绿色始终是一种安稳的陪伴。放眼望去,满眼的秋色之中,或远或近的绿,从来不是最醒目的,却带来妥贴的安全感。

当我们翻过一座座山,绿色一直与我们同行。它带我们走到山巅,去看大好的山色;它也将迎接我们返程,回到最开始的地方。

第一次读马致远的《秋思》,脑海中呈现的,是一个没有亮色的黄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那是一个看不清远方的角落,有太多故事掩进了一片褐色,浓厚得化也化不开。

后来看宋人的山水画,画秋山寒林,那些历经千百年的绢,早已泛着黄褐色,却仿佛于笔墨之外,更能散发秋天的荒凉气息。

其实,对于褐色,人们未必有很好的观感,那是枯槁的颜色,代表着生命力消散时留下的残骸。

每年深秋,都希望劲风来得不要太早,也别吹得太猛,尽量让树上的叶子多留几天。但总还是会在一个狂风大作的夜晚之后,醒来看着秃秃的树干,承受着心里的失落。

胡杨林的叶子,从发黄到凋落只有十几天时间,最后留下的,只一片褐色的苍凉。但是,没有人会对那种壮美无动于衷。那些枯萎的、衰朽的,隐含着另一种生机,另一种亲切。它们在生命的最低点,开始了一段新生命的里程。

生命是顿生顿灭的过程,灭即是生,寂即是活。

秋天的云很淡,偶有几片长长的云朵在空中闲聊着,在你稍不留意的时候,就不知跑到哪里不见了。

但是秋天清晨的雾很多,白茫茫的一片,如雨丝,如纱帘,遮住人的视线,淡淡的湿气,像墨在宣纸上缓缓晕开,营造着缥缈的梦境,难以捉摸。

云很远,却显得真实。雾很近,却非常梦幻。秋天,便是这样如真似幻的存在。

不知有多少人喜欢去婺源看秋天。在山色掩映中,飘渺的云雾,灵动地串联起蓝天、白云、古树、梯田、石桥、马头墙……铺陈出撩人的韵律。

婺源的秋天,有着秋天该有的所有颜色:高大的红枫下是金黄的柴垛,灰色的房顶上晒着火红的辣椒,深绿色的大山溪流里飘着零星的红黄叶子,还有铺满枯枝败叶的古驿道,不知散落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时,不得不佩服徽派建筑的智慧:素洁的白墙灰瓦,与绚烂的秋色掩映为一体,人居与自然如此完美地融合,胜过世上一切图画。

到了婺源,一定要选一个清晨,看氤氲的雾气,和着农家袅袅升起的炊烟,隐约中,粉墙黛瓦和百年的红枫,以及村落里五彩缤纷的景观交织在一起,似是回到了梦里的老家。

秋天,是人间最快的风景,也是我们距离世界、距离自己最近的时节。

秋天的每一种色彩,都是自然的馈赠,映在我们的眼里,沉淀在心上,让我们继续向前的脚步更踏实一些。

秋天有变幻莫测的颜色,秋天也有收集不完的浪漫。秋天在我们的所知所感里,一边缓缓绽放,一边悄悄逝去。你可能不会记得每一个秋天,然而烂漫难收,在你生命的道路上,早已铺就了那些善待自己的时光。

编辑丨丘畔

华夏气候”除了原创,其他都是转载其他公号/媒体的,来源在开头都明显标示,“阅读原文”附有原文链接!

CCTC®


关注更多气候狭义/泛义)资讯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华夏气候

广告/投稿/业务etc

联系电话:16620430193
             微信
/邮箱:995201502@qq.com

想深入了解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

关注更多CO2)资讯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3060

华夏气候
传播侠义“气候”、也包括泛义“气候”的精彩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