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多山。2500多年前的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便是利用平原上的阳堂山等9座孤丘作为地理坐标建立起来的。现在只剩下了府山、塔山、蕺山三山鼎立,屹立城中。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蒋士铨曾描述:“种山列郡署,蕺山横讲堂,塔山植浮 图,鼎峙而相望。”
三山之一 蕺山
绍兴多水。古代浙东曾是郦道元所描述的“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支津交渠”之地,在这种地理水环境之下,先秦时期浙东的越人依赖于水,“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浙东运河穿城而过,河流如血脉,纵横交错,滋润了一方水土。
浙东运河贯穿绍兴众多街区
绍兴山水孕育了深厚绵长的越州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灿若群星的俊彦人杰,同袁宏道所说,“闻说山阴县,士比鲫鱼多”。
名士之乡,自然少不了书院学堂。
所谓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也是宋代以后民间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绍兴历史上,书院有过辉煌的记录,心学大师王阳明,理学家刘宗周等均在书院讲学。蕺山书院、府学宫、大通学堂、三味书屋……一座座书院、学堂让古城绍兴有了灵气与风雅,让古城绍兴有了文脉与灵魂,也将古越文化传承至今。
蕺山书院,位于蕺山南麓。因明代理学家刘宗周在此讲学而得名。清乾隆《越中杂识》载:“蕺山书院,在蕺山戒珠寺后,明末刘念台讲学于此。”
蕺山书院
刘宗周,字启东,号念台,明末著名理学家,曾讲学于蕺山书院,先后从学者200余人,世称蕺山先生。其主要学术观点是“诚意”“慎独”“气质”,被人称之为“千秋正学”。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
蕺山书院是刘宗周等人探讨讲学之处,后因故破坏,于康熙五十五年重建,成为官办书院,持续近二百多年,名士蒋士铨、全祖望、李慈铭等人都在此或当院长,或著书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蕺山书院曾改为山阴县学堂。期间,辛亥革命党人徐锡麟在此任教,历史学家范文澜、数学家陈建功、作家许钦文等曾先后在此就读。
今蕺山书院为2003年重建,建筑造型古朴庄重,门额悬“刘念台先生讲堂”。
蕺山书院内建筑&门额“刘念台先生讲堂”
布局严谨,建筑结构合理,体现了古代书院建筑的传统风貌。书院内有讲堂、藏书楼、斋舍等,环境幽静,古树参天,是一个适合读书、讲学的理想场所。书院的主体建筑为一座大讲堂,堂内陈设简朴,墙上挂有王阳明的画像和他的学说箴言。讲堂前有一片宽敞的庭院,庭院内有几株古老的银杏树,树影婆娑,给人以宁静和肃穆之感。
王阳明的画像及学说箴言
敬先贤、种蕺草、唱童谣、学绍兴方言、讲名人故事……蕺山书院现在已经成为孩子们研学游的重要课堂。
府学宫,位于投醪河路稽山中学内,是绍兴古城内仅存的古代教育建筑设施,格局清晰,现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戟门
府学宫始建于宋嘉祐五年至治平二年(1060-1065年),由邑人吴孜舍宅办学。自府学建成之后,历代皆有修缮。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大修后,学宫焕然一新,壮丽完整,称“浙东诸庠第一”。府学弄之名也因此而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罢科举,府学废。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秋,在府学宫址上建立了私立绍兴中学,次年改名为绍兴稽山中学。
稽山中学
在这里走出了一批徐光宪、陶文铨、陶文钊、谢晋、张桂铭等英才大家。
今尚存戟门、泮池、文庙门,戟门中保存有“绍兴府重修儒学记”石碑。刘宗周于崇祯甲申(1644年)所作《重修绍兴府儒学记》曾提到“越郡学宫”,即府学宫。
刘宗周《重修绍兴府儒学记》部分
绍兴博物馆藏
府学宫图
明万历十五年(1587)《绍兴府志》刻本
大通学堂,位于胜利西路,清代建筑,为辛亥革命纪念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通学堂,全称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原址为古贡院。1905年,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徐锡麟等人为培养训练革命武装起义军事干部创办了大通学堂。1907年,秋瑾曾接替陶成章、徐锡麟,被推荐为大通学堂督办。1907年7月13日秋瑾在校内被清军所捕,学堂也因此遭查封。
第一进,门厅,正中悬挂的“大通学堂”匾额系赵朴初先生题写。
门厅
第二进,礼堂,现为光复会史迹陈列室。礼堂原为大通学堂学生集会之地。徐锡麟、秋瑾曾在此发表演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主持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
礼堂
第三进,在1982年正式对外开放时被辟为徐社,介绍徐锡麟的生平事迹。东侧第一进西首第一间,原是秋瑾工作室和被捕处。
徐社
大通师范学堂是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精心培育革命火种、锻造军事精英的圣地,更是我国师范教育领域独树一帜,率先开创体育专修科的先驱之地。大通学堂先后办了4期,每半年1期,第一期学员仅30人,以后二、三期各上百人,再加上短训班的学员,约培养光复军骨干一千多人。通过大通学堂的培训,浙江的会党骨干与成员,大都先后参加了光复会,还参加了以后的光复南京、浙江的战斗。可以说大通学堂成为辛亥时期革命人才的摇篮。
大通学堂
作为我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重要活动场所和辛亥革命的重大史迹,大通学堂已经成为我们缅怀先人、追忆历史的重要基地。
春山试寓,位于龙山后街,是清代建筑。春山试寓是古代士子应考所居之地,原建于仓桥之西,1999年在兴建城市广场时,将春山试寓按原貌移建于宝珠桥畔。
建筑坐东朝西,粉墙乌瓦。正大门为两扇厚实的乌漆大门,上刻一块“春山试寓”的四字门楣,台门两侧粉墙上嵌有花式砖窗。
春山试寓
试寓,是旧时候专供参加科举考试读书人食宿的旅馆。绍兴历来是重科举的“名士之乡”,仅从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绍兴府举人就多达656人,居全国科甲排行榜前6名。像如今的绍兴大通师范学堂,旧址为南宋贡院,一直是古代会试的考场。清末民初,随着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增多,每逢考期绍兴府属的各县考生均汇集于贡院一带,因此产生了以适考生投宿迎考的客栈。据说,当年的乌篷船曾把绍兴内河挤得水泄不通。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大多数人知道三味书屋,是因鲁迅先生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绍兴三味书屋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是绍兴市区仅存的清代私塾。
三味书屋原为寿镜吾家书房,后改为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时在此入塾。屋内陈设的桌椅,据说是当年的原物。鲁迅刻了“早”字的桌子也摆在那里。
鲁迅座位
书房正中上方悬挂的 “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末大书法家梁同书所书。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同鲁迅先生所说,学生每天上学第一件事是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
“三味书屋”匾额、《松鹿图》及寿镜吾先生的画像
《松鹿图》右下侧有寿镜吾先生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绍兴市第一中学的历史起于1897年(清光绪23年),原名绍郡中西学堂,由山阴乡绅、维新人士徐树兰捐银筹款创办。1898年蔡元培应聘出任绍郡中西学堂校长。1910年9月,周树人(鲁迅)由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来校任监学,兼博物教员一年。后历经岁月,才有了现在的绍一中,而这两位老师也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助力。
绍郡中西学堂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来源:绍兴古城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