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地理中国》走进古城绍兴

旅行   2024-11-21 19:00   浙江  





话说,绍兴地处钱塘江南岸平原。汹涌的钱塘江大潮曾经在两岸造成了大量的滩涂地带,对沿岸百姓耕种和居住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古代时期,古越人从深山中走出来的时候,他们一部分选择了钱塘江南岸的平原作为定居地,后来也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绍兴古城。

绍兴地处钱塘江南岸平原


春秋时期,不断受到涌潮侵袭的钱塘江沿岸地带是吴越两国频繁交兵的战场。越王句(gōu)践从山区走向平原。他的到来使钱塘江南岸滩涂成为越国的核心区域。为了把这片江畔平原建成复兴越国的根据地,句(gōu)践决定将都城迁到这里,这是绍兴古城的发端。

公元前490年,越王句(gōu)践“臣吴至归越”,大臣范蠡劝谏:“今大王欲国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越王句(gōu)践委托范蠡选址,“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就是对新都的要求,即既要有平坦的地势,又具备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

范蠡选择在今天绍兴城址位置,以城内的九座孤丘为中心,在卧龙山南麓建立了一座小城,史称“句(gōu)践小城”。

卧龙山今府山及飞翼楼


钱塘江南岸地势南高北低,众多河流自南向北汇入钱塘江,绍兴城区所在的平原区域是由河流冲刷形成的一片古冲积扇。每年夏季和秋季,这片平原受到海洋季风影响会出现台风天气,既导致暴雨,同时也造成海水涌向内陆,而钱塘江口汹涌的大潮,又进一步加剧了海侵的强度。因此,越国先民居住的地方往往有水灾。加之,越王城建立之后出于发展经济和加强战备的需要,越国先民在这里大规模开荒耕种。为防洪排涝、阻挡海潮的侵袭,古代先民们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绍兴很多地名都带有溇、港、塘、堰等字样,这些地名来自于古代的水利工程,这都是治水的痕迹。

所以说,越王城这种“城中有山”的布局在当时是十分务实的选择,既能在敌军攻城时居高临下发起反击,也能在遭遇洪灾时就近撤退到高地避难。

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也很重要。绍兴古城河流纵横交错,城区陆地被水系分割成多个小岛。在这些河流中,南北流向的基本上是天然河流,而东西流向的河流大多是人工开凿的运河

越王在此建都之后,大批越国百姓移居到这里,以句(gōu)践小城为基础扩建的山阴大城迅速落成。为解决东西向水运不畅的问题,古越先民开凿出了一条条运河。古城内也有历朝历代开凿的人工河道。比如,在现在吕府台门附近,唐时期绍兴古城就开挖了一条新河,还留下了“新河弄”的地名。

自越王建都开始,历代绍兴先民不断修塘建闸、围堰筑坝。排蓄兼备的水利设施造就了绍兴农桑的繁盛。随着运河与钱塘江水系的贯通,绍兴的水运日渐兴盛,成为宁绍平原的“四达之地”。

绍兴成为古越王都,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越王句(gōu)践在绍兴建都之后,历经十年的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打败了吴国。春秋时期中原诸侯之间的战争通常是战车集群冲锋、步兵紧随其后。但在多山多水、地势崎岖的吴越之地,这种大规模的军阵难以展开,两军交战往往是短兵相接。剑则成为了主要的作战兵器。

相传,越王句(gōu)践为求强兵精武,邀请铸剑大师欧冶子指导越国工匠铸造兵器。欧冶子走遍浙东山野开矿炼铜,为句(gōu)践铸造出多把稀世名剑。

“越王句(gōu)践”青铜剑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在绍兴博物馆,有多把精巧锋利的古越青铜剑。这些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之久,至今剑体依旧光洁,很少有锈蚀的痕迹。

“越王嗣旨不光”青铜剑 绍兴博物馆藏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在他的创作历程中,笔下频频呈现出家乡的风物。



在过去,绍兴人出行或劳作时,几乎都要戴乌毡帽。冬日保暖,夏日遮阳。然而这种充满水乡特色的乌毡帽,最初来自于西北地区的游牧部落。古越先民有着“尚乌”的传统,认为黑色最为尊贵,因而将仿自牧区的白羊毛毡帽染成黑色。

乌毡帽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


鲜为人知的是,百草园其实是鲁迅家的菜园。据说,在过去每逢连续阴雨天气,农民无法将蔬菜送进城,城里很多大户人家都开辟有自己的菜园。在湿热的夏季,蔬菜难以保鲜,当地人把收获的瓜菜切割、腌制、晾晒,最后装入瓮中发酵,制作成耐于存放的乌干菜。在绍兴,乌干菜不分贫富贵贱,是人人皆宜的乡土之味,也是鲁迅离乡远行后挥之不去的乡愁。

乌干菜 图源:绍兴菜博物馆


乌篷船也是鲁迅多次在作品中提及的家乡风物,与乌毡帽、乌干菜并称为“绍兴三乌”。纵横密布的河网,让乌篷船成为绍兴人出行的重要交通。绍兴夏季炎热,黑色的船篷更利于遮挡阳光。绍兴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之后多次在原址上扩建,在南宋初年,形成绍兴水城的格局。纵横交错的河流将古城区分隔成一片片形如小岛的街区,街巷沿着河岸两侧延伸。很多民居门前依旧保留着属于自家的小码头。

乌篷船 图源:越城文旅


绍兴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园林、民居、古桥、古街分布其间。



沈园是绍兴唯一留存至今的宋代园林,因南宋大文豪陆游和妻子唐琬的爱情故事而闻名。

沈氏园

陆游与唐琬举案齐眉、两情相悦。然而陆游的母亲却对知书达理的唐琬百般挑剔,最终迫使二人离异。数年之后,陆游与唐琬在沈园偶遇,回想起昔日的离别,陆游将感怀伤情的悲愤抒发于笔端,极言“离索”之痛。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碑

沈园也随着这首古词的传唱而广为人知。

“爱情园林”

沈园粉壁黛瓦的院墙与房舍,圆拱形月亮门、飞檐翘角的门楼,诸多建筑都充满浓郁的徽派特征。徽派建筑虽然兴盛于明清,但结构比例的协调、空间布局的平衡、细节精美雕饰等建筑风格早在宋代已经出现。而沈园中的建筑,各种极尽巧思的设计无处不在。

“坐井观天”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沈园中的两口古井都建有井亭进行遮护。
其中宋代井亭的匾额与众不同。

“宋井亭”匾额


这口宋代古井的井圈形状狭长,居中一道石质横梁将古井分为两个取水孔。

古井被分为两个取水孔


古人的神来之笔,恰到好处地点明了古井独特的造型。在绍兴城内还有三眼井、四眼井,它的特点是一个井身可以同时多人使用,方便几户人家同时取水用而互不干扰。

园中,还有一处古井,在井亭中间可以望到天空,即六朝井亭。亭顶中空的设计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设计。人们在取水时就地取材,用竹竿子来提水,在提水的过程中,竹竿子往上提就会伸出亭顶。

六朝井亭 图源:越城文旅


宋代沈园属于私家园林,是一个大户人家聚族而居的宅邸。园中的设施在追求美观的同时,也兼顾日常生活的方便实用。


中国传统园林不仅注重建造工艺和装饰,地势环境和自然生态体系的和谐也非常重要。这种意境被古人形容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而沈园的建筑风格也处处呈现出绍兴水城的风貌,将古建筑的审美艺术与民居的实用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沈园占地面积50多亩,分为南苑、东苑和北苑三个园区,以花墙、水系作为分隔,各园区之间界限分明,整体上却浑然一体,并无割裂感。

沈园园区 俯瞰


曲折多变的小径和溪流,以及茂密的花木对视野的阻挡,营造出曲径通幽的神秘感。利用有限的面积实现了庭院深深的意境。

园中茂密的花木


绍兴城区在春秋时期是钱塘江南岸的沼泽地带,水网密布。古人为排水泄洪又开挖出众多人工河渠。城内河道纵横交错,陆地被分隔成密集的小岛。天然地势的限制使当地的园林难以修建得十分宏阔。于是,古代工匠在布设景观时力求突出“小中寓大”的效果,以水系作为园区的中心,所有建筑物一律朝向水面,将自然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多了几分自然天成的韵味。

冷翠亭面水而建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

来源:绍兴古城

内容来源:CCTV-10科教频道《地理中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绍兴文旅发布
越国古都 东方水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