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东:悠悠乐乡是故乡

文摘   2024-12-22 06:30   湖北  

曾记得一位外国友人说过的话:“这里简直就是音乐的故乡,曾侯乙编钟就是一座音乐的天堂!”他还说:“如果我是一个盲者,看不见美丽的大好河山,但我绝对可以从音乐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那位友人名叫皮埃尔,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请来的一位德国专家。他一生走遍了很多地方,到湖北还是头一次。一开始,他似乎有些沉默寡言,而因为语言不通的原因,一切全依仗美女翻译。工作之余,我们带皮埃尔到擂鼓墩参观了曾侯乙墓址,并在博物馆聆听了编钟演奏。那一刻,他仿佛被音乐唤醒,突然变得滔滔不绝、甚至手舞足蹈起来,几乎与先前的他判若两人。他试着拿起木槌,对着编钟复制品上的各个部位,像模像样地敲打起来,居然演奏出一首《献给爱丽丝》。我忽然明白了,我们之间虽然语言不通,但音乐不需要翻译的。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各国各民族的语言和生活习性虽然不同,但乐理是相通的,音乐没有国界之分。只要你拥有音乐的情怀,你便会跨越国度和种族的界限,并且拥有诗一般的灵魂。

素有“编钟古乐之乡”的湖北随州,以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而名闻遐迩。曾侯乙编钟是2000多年前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1978年在随州擂鼓墩出土。曾侯乙编钟全套共六十五件,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律准确,被誉为“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恢弘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曾侯乙编钟曾多次作为“外交使者”越洋演奏,赢得了国外友人的青睐。

事实上,随州号称古乐之乡的缘由远不止于此。炎帝神农“削桐为琴,练丝为弦”,首创了音乐,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把“神农琴”。这种琴的制作和演奏,不仅丰富了古人的精神生活,为古代的音乐文化带来了创新,也为诗歌的传唱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在农耕时代,人们从事集体劳作而发出的劳动号子,演变成为了诗歌。而诗歌往往与音乐相伴,诗乐同源,许多诗歌都可以配合音乐歌唱。“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正因为随州是炎帝神农的故里,所以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和音乐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是一个音乐的国度,这里是一个有知音情怀的地方,也演绎着许多高山流水的故事。李白在随州,与紫阳真人结成了“神仙之交”,写出了很多如“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和“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的美丽诗篇。欧阳修在随州生活了18年,居住在随州城南,曾在城南的李氏东园与文人墨客交流、以文会友,诗文相和。宋祁(安陆人)在随州结识了连舜宾、欧阳修等人,并与药山长老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写下了《寄药山长老省贤》、《喜药山贤师见过》,留下“供缘宾阁饮,耳界帝城钟,却举当年话,无言促麈松”等著名诗篇。宋庠、宋祁、欧阳修三人曾在随州,互相谈诗论文,抒发抱负。除李白、刘长卿、欧阳修、黄庭坚及“二宋”之外,还有沈佺期、王维、韩愈、梅尧臣等文人雅士,他们均在随州与朋友相聚,一起抚琴品茗、吟诗作画。在随州,很多仁人志士通过音乐和文字结成生死之交、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他们在音乐的氛围里,做到心与心相通,神与神相交,梦与梦相连,形成思想与灵魂的共鸣。

随州不仅在古代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现代的音乐活动也丰富多彩。如集南北之大成、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随州花鼓戏,既有北方戏曲的高亢、粗犷,又有南方戏曲的委婉细腻。随州的千年银杏谷景区和编钟乐舞,分别上榜了《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生态景区和年度魅力旅游演艺节目,进一步展示了随州的音乐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

因为有了音乐,才有了清脆悦耳的“东方红”在太空中奏响;因为有了音乐,才有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和勇气;因为有了音乐,才有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寄托;因为有了音乐,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神魂相交、心有灵犀。

当你在音乐的海洋里恣意地徜徉,你会发现,享受音乐,拥有知音,是人世间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只有懂得美好,才会倍感珍惜;只因有了音乐,才能体会到心灵的宁静。我爱人说之所以选择了我,就是因为我唱的一首歌感动了她。后来我去外地工作过一段时间,每当我想念家乡或思念亲人的时候,耳边便仿佛响起那些我们曾经喜欢的音乐。音乐可以疗伤,还有什么能比音乐更能治愈的呢?伴着袅袅乐音,从相遇到相识,相识到相知、相爱,我们在音乐中走过人生旅程里每一段难忘的时光。

随州这座礼乐之都,见证了音乐的起源与昨日的辉煌。随州贴近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里民风淳朴,随州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音乐,处处充满了丰收、诗意和浪漫的气息。田野上,风里吹来随州香稻的稻花香味;泡泡青上的泡泡,像极了编钟和青铜器上的铭文;银杏叶飘落的金黄,如同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大洪山麓的潺潺流水,流淌着醉人的乐章;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随着音乐响起,随州城的每个广场上,都有一群人在那里翩翩起舞。而我,就像是一条土生土长的鱼儿,和着音乐的节奏,从古老的涢水游向长江、大海。

悠悠乐乡是故乡。随州不仅靠音乐连接世界,更是用无尽的人文魅力,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这里冷暖交替,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是一片宜居宜业的乐土。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可以领略到文化的韵味,可以品尝到美食的香甜,可以享受到生活的惬意。在这里,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历史,每一段旋律都诉说着故事,每一曲乐章都传递着情感。随州,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是一个永恒的音乐传奇,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更是每一个游子心里永远的故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作者简介

贺卫东,随州药山人,新诗笔名“三月三”,某大型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文学爱好者。


编辑:三月三   福林绿洲   审核:熊欣

相关链接



《神农文艺》为随县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将致力于搭建文学平台,弘扬神农文化,追求文学品质,展示随县魅力,打造精神高地。我们竭诚欢迎您的来稿!
 shennongwenyi@163.com


神 农 文 艺


随县作家协会主办


神农文艺
随县作家协会官方公众号, 主要用于发布协会信息、会员作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