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爱说实话的老陈

文摘   2024-10-21 20:56   广东  


不知不觉微信好友数已经超过9000多人,这是在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这么多天,这么多人,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老陈,你是谁?


今天晚上和朋友喝了点小酒,趁着酒劲,简单和大家聊聊。



数十载光阴,恍若白驹过隙。


回首往事,往日种种历历在目。初入仕途时的青葱岁月,身居要职时的意气风发,转战商界时的激情澎湃。还有那些披星戴月的奋斗时光,世态炎凉的冷暖人生,以及与同仁们共同经历的悲欢离合。


十多年前的今天,在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中,我毅然决然地脱下“官服”,离开围城。


毕竟,我也曾在组织部等核心机关任职,也下过基层干过活,每个人都似乎觉得我应该更上一层楼。


然而,在体制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我年少的岁月里,"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前路。


从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来,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后面再接触到网络,看到“小镇做题家”这四个字,顿时觉得再贴切不过了。


十余年的公务员生涯,我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精力。每天熬夜,机关材料有的要的急,尤其是有些领导要争脸的材料,比如给单位评优或是领导个人的发言材料,要求还高,写的不好,领导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



说实话,当时自己就是焦虑,一句话就是急,我太急了,我害怕休息多一天,机会就会少一点。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我的能力、人脉、资源和运气,都还不足以支撑我一飞冲天。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居势,不在力耕,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我很久才明白过来。


往后几年,在受到一系列挫折之后,有段时间负能量非常多,脾气也变得爆炸,心里各种抨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仿佛又成了一个愤青,但大量的工作不得不做,让日子过得很别扭。



直到有天,才早上五点,电话铃响了,迷迷糊糊中传来父亲的声音:“快来,奶奶状态不好。”


于是,猛然惊醒,脸都没洗就窜下了楼,加速开车赶到了家里。


奶奶气色挺好,眯着眼,像是冬日里蹲在墙根晒太阳的状态,只是已经进气多,出气少了,明显的回光返照。


五点二十,奶奶停止了呼吸,只一瞬间,奶奶的整个身体松弛了下来,缓缓地闭上了眼,没有呻吟,没有挣扎,有没有痛苦就不得而知了。奶奶就这样走了,很安详,遗容上仿佛带着解脱的微笑。


父亲没有哭,妻子没有哭,我也没有哭。


也许因为早就为这一刻做好了准备,做好了心理建设;也许父亲知道接下来要有很多事要做,没时间悲伤;也许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奶奶已经与世长辞了。


那时候,我才实实在在地明白,生命是有句号的。


犹记得《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个章节,写到徐霞客的一生,作者当年明月写道:


“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都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

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我可能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但是我非常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


离开体制这一步,只需要一封辞职报告,但是过程我足足犹豫考虑了一年多,每一个晚上的辗转反侧、每一个白天的心事重重。


尤记得当初写辞职信时的反反复复,每一个字都像是心中沉甸甸的石头,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和父母坦言后,从一开始的愤怒到后面的释怀,往来种种事情,他们总是用三个字来总结:


都是命。


当然,辞职后,说没有动摇过是假的。毕竟新环境要适应,过去的会回忆,所有不理解你的人都笑你傻…


幸得有个契机,和一位中医朋友合伙做了药材生意,加上我自己平时也对中医比较感兴趣,搜集了各种中医的资料,同时慢慢也摸清楚各种药材的门道,也时常帮身边的朋友辨别药材真假,时不时也给家里的长辈寄点,收入也渐渐稳定了下来。



加之离开了围城,很多话便也没了拘束,时不时在在平台上写写文字,发发“牢骚”,赚点零花钱。


大富大贵肯定谈不上,不过偶尔还能和身边几个知己撸撸串,喝点酒便是人生最大的乐事了。


一口气说了很多,想到哪就写到哪。


最后用《我与地坛》里面,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惨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图为史铁生

办公室主任老陈
深谙体制内生存之道;专注分享体制内人情世故、写作素材等,助力个人体制内职场的成长与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