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若不辞职只有死路一条,说他是逃兵的非蠢即坏

文摘   2024-10-11 10:34   广东  

👆点击关注,老陈和你说点真话👆  


    大家好,我是老陈。


近两年来,不断有人转发批评陈行甲辞职的文章,甚至将其斥为"逃兵"。


起初我对此不以为然,但随着这类言论愈演愈烈,我不禁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发声。



回想起来,我算是比较早关注陈行甲的事迹。在他的处女作《在峡江的转弯处》中,陈行甲简略说到媒体平台带来的影响,也首次发布了他在当地纪委全会上的讲话,引发社会关注,由此开启了他的"网红"之路。


我对陈行甲的认知,与大多数人相似,主要来源于他的访谈和自传《别离歌》。通过这些材料,我逐渐勾勒出一个在恩施官场屡屡遭受羞辱的基层干部形象。有些羞辱甚至是面对面、毫不掩饰的。


我至今记得书中提到的一个令人震惊的细节:有一次陈行甲去向上级汇报工作,那位州委书记竟然蛮横地说:"你不过是个县委书记,老子是州委书记,十次约见见你一次就是给你面子。"面对如此赤裸裸的侮辱,陈行甲只能低头默默承受。



据陈行甲自述,类似的羞辱在他离开官场前并非孤例。每次他都选择隐忍,但这无疑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我能想象得到,事后的他一定懊悔不已,后悔当时没有奋起反击。


更令人心痛的是,在遭受这些打击之前,陈行甲就已经患上了抑郁症。这些经历无疑加剧了他的心理负担,也为他日后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此外,他在《在峡江的转弯处》中披露的内容令人深思。2012年6月至7月期间,也就是他调任巴东县委书记8个月后,陈行甲面临的局面着实令人唏嘘。



表面上,以县长为首的本地重要官员似乎支持他的工作。然而,暗地里却是另一番光景。他们使绊子的手段可谓是既阴险又高明,让这个外来的县委书记难以招架。更棘手的是,这些人在州里的大佬中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使得他们肆无忌惮。



从2012年4月开始,陈行甲就开始失眠。白天,他必须强撑着应付繁重的工作;晚上,只能靠安眠药勉强入睡。身为县委书记,他不敢在县里声张自己的困境,也不愿让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妻子担心。


这种情况下,陈行甲的焦虑与日俱增。然而,越是着急,情况就越发恶化。更糟的是,由于对心理健康认知的匮乏,他讳疾忌医,反而自责自己不够坚强,辜负了组织和百姓的期望。于是,他只能咬牙坚持,强行支撑。



当消息传出陈行甲因抑郁症住院时,县长立即赶往州里,向州委书记进言,声称陈行甲患了"精神病",不适合继续担任县委书记。这一幕,充分展现了地方政治的复杂与残酷。


令人心寒的是,在陈行甲披露这些内情后,竟然还有一些对地方政治一无所知的人,自以为是地评论说:"作为县委书记如此被动,这说明陈行甲缺乏执政能力。"


面对这样的无知言论,我只能叹息。这些人显然不了解基层政治的复杂性,也无法理解一个外来干部在根深蒂固的地方利益集团面前所面临的困境。陈行甲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更折射出我国基层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而陈行甲在巴东的反腐战绩,我在他的书中读到过,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


那本畅销书发行量过百万册,充分展现了他面临的困境:当你周围的同事、下属甚至上级都在贪腐,而你坚持清廉,必然会触动他们的利益。这种斗争可谓是你死我活。


虽然陈行甲身为县委书记,但他孤军奋战,又是个书生出身,怎能抗衡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在那种环境下,他不收钱就会被孤立。


更何况他不仅自己不收,还反对别人收,甚至还要抓人反腐。这不仅断了别人的财路,更是断了他们的仕途。面对如此局面,那些人自然会与陈行甲斗个你死我活。


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想象得到,陈行甲当年的处境有多么艰难。如果他能在这种环境中如鱼得水,那只能说明他已经同流合污了。即便是装作视而不见,都可能成为别人对他下手的理由。


大家不妨查一查,陈行甲任职期间,当地上级官员后来有多少落马的。单看那一届州政府的正副州长,落马的就不在少数。


据我所知,只有一位陈姓女副州长幸免于难。他当年的对手中,约80%如今已经身陷囹圄或受到处分。从这个角度来看,陈行甲全身而退,并不能算是败给了那些人。


李克军先生在《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案例:1999年11月,时任陕西省蒲城县县委书记王绪刚遭遇车祸。住院期间,他收到了17万元的慰问金,但他全部退还。


这一举动在蒲城官场引发了各种非议,有人说他不给面子,疏远了干部感情;有人说他沽名钓誉;更有荒唐的说法是,他这么做会让其他领导干部不敢生病。


王绪刚感慨道:"很多人可能不是不想廉洁,而是不敢廉洁。做一个廉洁的干部,比做一个腐败的干部需要百倍的勇气。"



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基层干部的心声。在当前的政治生态中,坚持清廉往往意味着孤立无援,甚至可能遭受打击报复。陈行甲的经历,正是这种困境的真实写照。



而且当时陈行甲的处境,已经是身在困境,进退维谷。他不仅自己不收钱,还坚决反对他人贪腐,这无疑触动了当地许多官员的利益。


我认为,这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一场由他的正直引发的生死较量。如果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能在官场中过得轻松些,但显然,他不是那种甘于平庸的官员。


陈行甲若不辞职,那群后来落马的贪官很可能会让他的抑郁症复发。在那种情况下,他的处境将更加危险,甚至可能无法活到看到那些贪官落马的那天。


我还记得2016年2月18日那天,陈行甲即将递交辞职报告,那天下午,他向时任湖北省委书记递交了辞职报告。3月6日,他又按程序向湖北省委组织部递交了辞职报告。


当晚8点,有人问他递交辞职报告时是否感到悲壮。他的回复令我印象深刻:"壮而不悲"。他还说:"天空够大,容得下大雁的翅膀。世人谓我似寇准,唯君知我是海瑞。"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他的胸襟和决心。


尽管有人希望他留在体制内,认为这样对当地百姓更有利。但2016年7月18日,他透露了一份当地纪委对他的函询材料,充分证明了对他的迫害正在加剧。


我的看法是,陈行甲能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全身而退,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至于那些说他当逃兵的言论,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些人的无知之谈。


他们根本不了解陈行甲面临的处境,更不知道在那种环境中坚持正直需要多大的勇气。



最后,再多说一句: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成为那个反腐的斗士,成为那个冲锋陷阵的英雄,成为那个伸张正义、为民请命的清官能吏,还不允许他有一丁点瑕疵,那样太苛刻。


他在那个位置上的时候,他没有回避,他是在斗争,他也干了事。他离开了那个位置,他去做他想做的,我们应该支持。


我们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做了什么,我们假如处在那个位置上会做什么,能做什么,做成什么?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彩时评👇


办公室主任老陈
深谙体制内生存之道;专注分享体制内人情世故、写作素材等,助力个人体制内职场的成长与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