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四人帮当夜,汪东兴握着手枪,张春桥怒问:你们凭什么抓我?

文化   2025-01-05 13:24   江西  

“早在九届二中全会上,我思想上已经准备全家被杀了……”

这段话出自张春桥在“天安门事件”后写给独生子张旗的书信,口吻近乎遗言,虽说这场运动一度被错误定性,张春桥得以侥幸过关,可他还是因此深深预感到自己即将受到历史的严厉惩罚。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隔离审查,张春桥的政治生涯戛然而止,拘捕他的行动可谓一场特殊的战斗。

当晚,有两件事算得上“亮点”,其一是汪东兴握着手枪,其二是张春桥怒问,在不经意间深刻折射出当时党中央政治斗争不为人知的凶险与白热化。

事件发生背景在此不做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四人帮”在毛主席病逝后对华国锋屡次发难都未能达到目的,张春桥感到心虚之余,还是咬着牙发誓“大干一场”。

事发当天下午,中央办公厅发出晚上8时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通知,主要议题为《毛泽东选集》清样、毛主席纪念堂建筑方案、毛主席故居安排,还破例通知不是政治局常委的姚文元参加。

在华国锋、叶帅等人的谨慎谋划下,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铺开,就连疑心极重的张春桥都未发现端倪,吃过晚饭便整理好材料前往开会地点,可当时的他注定想不到,怀仁堂内外早已严阵以待。

按照汪东兴的安排,华国锋和叶帅早早来到怀仁堂正厅,其中陈设简朴肃穆,事先经过调整,只摆放了几张沙发。

叶帅就坐后,示意汪东兴坐在他旁边,只见汪东兴拿出手枪指了指屏风,叶帅瞬间心领神会,作为本次行动的指挥员,汪东兴也是战斗员之一,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障在场两位领导人的安全。

行动开始后,汪东兴握着手枪隐蔽起来,将近8点钟,张春桥第一个抵达怀仁堂,如往常一样,仰着脸、慢条斯理地向大厅走去。

当他刚走到走廊拐弯处,灯突然熄灭,几名卫士一拥而上将他紧紧扭住,张春桥刚要喊就被捂住了嘴,随即被架着来到大厅,见到华国锋及叶帅后怒问道。

“你们凭什么抓我?”

华国锋当场宣布党中央对他做出的隔离审查决定,对此,张春桥明显心有不甘。

“你以为你们胜利了吗?不,无产阶级革命派会和你们算账的!”

听到他如此说,叶帅愤怒地大喝一声。

“住口!对你们的罪行是会清算的。你们干了多少坏事!迫害死多少干部!人民要审判你们!”

听到这话,原本目露凶光的张春桥瞬间变得无可奈何,整个人呆立在那里,长叹一声后,卫士奉命给他戴上手铐,从后门将他押走,前后用时不过几分钟。

其实,按照当晚怀仁堂内的严密部署,汪东兴大可不必躲在屏风后,但叶帅对他如此应对还是完全理解的,早在筹谋行动之前,他就是叶帅心中最需要争取的力量。

原因很简单,汪东兴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警卫部队负责人,叶帅等人想要在中南海有所行动,必然离不开他的配合和支持。

事实证明,汪东兴在粉碎“四人帮”的行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躲在屏风后的严阵以待,恰恰说明他多年来坚守的严谨作风,还有对中央领导人安危的殚精竭虑。

至于张春桥的那一声怒问,看似应激反应实则耐人寻味。

如前文所言,对于自己被突然拘捕这件事,张春桥在心理上必定有所准备,只是没料到华国锋、叶帅等人的行动会如此迅速,此外,他很清楚自己一路走来的所作所为。

尤其在毛主席病逝后,因遗体保存一事发难华国锋、指派王洪文切除党中央与各省市自治区的联系、配合江青索要毛主席手稿、主张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张春桥的种种举动几近疯狂,这还不算他远程指挥上海准备武装暴动。

桩桩件件罪行都表明,张春桥根本没给自己留后路,这也应验了他当初进京赴任时对妻子的“交底”,他想通过接触江青来接近毛主席,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时的他就下了狠心——成则为王,败则扔掉脑袋。

此后多年来参与党中央政治斗争,张春桥始终保持着清醒认知,即便心中充满悲观与忧虑,破釜沉舟的决心从未改变,说什么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事实上,这样的态度的确贯穿了张春桥的后半生,哪怕后来身陷囹圄也是如此,真真可以用“死不悔改”、“罪无可恕”来形容。

由于时代因素,大多数人对于这段历史都比较陌生,笔者也是翻阅了许多资料之后呈现给各位读者,因为一些原因,许多历史细节和片段并未阐述的十分详细,也让大多数喜欢近现代史的读者意犹未尽。

基于此,笔者在此向大家推荐《红墙图志》一书,该书作者查阅了大量一手资料,围绕1949-1976年间伟人的政治活动而展开,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以往很少公开,教科书上也鲜有细讲。

同时,全书配有400多张伟人的珍贵照片,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发表,集可读性与收藏性于一身。

在此书中,你能清楚地了解到“七千人大会始末”,以及伟人与刘少奇、林彪、邓小平等人的关系,十年特殊时期的众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旧时楼台月
近代史,现代史,历史人物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