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词典》中,对于发生在1977年的“李冬民假案事件”有着客观、清晰的注解。
“1980年6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向中央报告说,1977年2月28日、3月12日两次以北京市委的名义,上报中央的《关于一个反革命集团案件的报告》经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反复核实查证,是错误的,应予撤消。这个报告中所说的‘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李冬民以及和李一起的人,根本不是反革命而是革命的……应该为‘李冬民反革命集团’彻底恢复名誉,落实政策。”
李冬民为何人?这桩假案事件又为何引发了北京市委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一切还要从这桩曾轰动全北京城的“大字标语案”说起。
1977年元旦伊始,1月8日就是周总理病逝1周年的日子,举国上下都涌动着一股热流。
往事不堪回首,1976年初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尚未被平反,民众自然会借由纪念周总理病逝1周年来为之大声呼吁,而这背后牵扯的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关邓公的平反工作。
让民众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本应按部就班开展的重要平反工作,并不见华国锋等中央领导人的积极行动,虽然他们没有阻挡民众自发对周总理进行纪念活动,对于纪念规模却做出了严格限制,绝不能超过纪念毛主席的规模。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李冬民带领十几位同龄人在北京长安街头刷出了大字标语。
“坚决要求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
“坚决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两句话道破了北京乃至全国民众的心声,没成想,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的吴德将李冬民定性为“反革命分子”,而后对其逮捕
“大字标语案”发生后不久,辽宁省旅大市委、市“革命委员会”的门口也出现了相似的大字报,斥责吴德与陈锡联,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坚决拥护邓小平为国务院总理!”
“坚决拥护邓颖超为人大委员长!”
在辽宁省委紧急上报党中央后,华国锋立即做出“对此反革命大字报应该追查”的批示,可想而知,周总理病逝时因为“四人帮”的严控舆论只能冷清度悼念,病逝一周年却依旧冷冷清清,不禁令人心寒不已。
看到这,很多朋友一定会心生疑问,华国锋作为粉碎“四人帮”的“英明领袖”,他与汪东兴等政坛新生力量为何在周总理病逝一周年、“天安门事件”、邓公平反工作等问题上有着这样不尽人意的态度?正如邓公多年后评价的那样:
“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一代,就是‘两个凡是’也是继承了毛泽东晚年的治国方略。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
这句评价就是最好的解释,华国锋骤登高位时凭借“你办事,我放心”以及“照过去的方针办”等等毛主席手令赢得了全国上下的一致拥护,可这并不代表他在后续治国方面全然传承毛时代理念就是正确的。
换言之,“大字标语案”的发生与处理,无论是叶帅、邓公等老革命还是全国民众都只看到了十年动荡阴霾未散,大家心中期盼已久的光明时代并未到来。
笔者如此说也是有史实佐证的,如“两个凡是”的提出、评价“四人帮”走的是极右路线等等,一言以蔽之,华国锋成为毛主席病逝后的“毛主席”,坚决维护毛主席生前一切决策、未能正确处理错误,自然无法推动中国真正迎来大破大立后的新时代。
至于“大字标语案”涉及到的李冬民本人,十年动荡初期也曾是狂热分子,凭借细致观察与独立思考,他开始渐渐醒悟,也越发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局势发展的弊病所在,敢于贴出大字报不是心血来潮。
都说“时间会说明一切”、“历史车轮从不后退”,随着邓公第三次复出,全国上下迎来一片生机,从质疑、废止“两个凡是”开始,新中国得以渐渐回归正轨,李冬民的那桩“大字标语案”也得以昭雪。
开篇提到的那段注解,才真正意味着十年动荡阴霾的渐渐远去……
由于时代因素,大多数人对于这段历史都比较陌生,笔者也是翻阅了许多资料之后呈现给各位读者,因为一些原因,许多历史细节和片段并未阐述的十分详细,也让大多数喜欢近现代史的读者意犹未尽。
基于此,笔者在此向大家推荐《红墙图志》一书,该书作者查阅了大量一手资料,围绕1949-1976年间伟人的政治活动而展开,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以往很少公开,教科书上也鲜有细讲。
同时,全书配有400多张伟人的珍贵照片,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发表,集可读性与收藏性于一身。
在此书中,你能清楚地了解到“七千人大会始末”,以及伟人与刘少奇、林彪、邓小平等人的关系,十年特殊时期的众多不为人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