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无独有偶,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共同获奖者丹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乔普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模型解决了一个50年前的问题:预测蛋白质的复杂结构。两个诺奖同时颁给了智能技术的使用者,可见AI已经成为尖端科学研究的关键工具。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人物、OpenAI前研究副总裁达里奥·阿莫迪,曾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预言:当AGI到来,它的纯粹智力方面甚至能超越诺贝尔奖得主,将科学新发现的速度提高10倍。现在看来,梦想似乎已经照进现实。当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思考和推理,解决广泛的复杂问题,显然将给商业进化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以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从AI到AGI,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虽然AI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即使是最领先的AI工具,也仍是执行人类命令和实现人机交互的程序,而不具备独立决策的能力。
那么,抵达AGI时代需要跨过怎样的技术鸿沟?以及要解决哪些复杂的现实挑战?就此,《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执行出品人齐馨与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总裁徐润安展开了一场对话,从新华三的探索与实践出发,探讨企业在推动AI应用落地过程中需要培养的新能力、新思维。
AI应用,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AI技术正以其强大的变革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重构着百行百业。从互联网行业不断迭代的搜索和推荐系统,到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再到制造业广泛开展的智能化转型,背后都离不开AI的深度助力。
位于杭州的新华三未来工厂,便是AI赋能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在这家工厂里,传统的人工流水线被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所取代,从研发生产测试到仓储物流,无人化作业覆盖全流程,整体自动化率接近90%,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尽管如此,随着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与AI三要素——算力、数据、算法息息相关的一系列痛点也随之而来,这将是各行业AGI之路上面临的重要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算力问题。如今,全社会对算力的需求激增,企业不仅希望增强基础的算力能力和性能,也对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智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高效地调度算力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数据中心侧的模型训练与业务侧的微调、推理的协同问题,变得愈发重要,它关系到企业AI应用能否真正落地。”徐润安表示。部分企业在测试AI应用时发现系统反应较慢、加载时间过长等,很可能都是因此导致的。
数据问题也日益严峻:一方面,AI大模型的发展需要愈发强大的数据治理能力,来保证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管理,以满足大模型高效训练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数据规模的急剧增长,也使得数据治理的难度大大增加。
数据的质量又进一步影响到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上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各领域数据的差异性等,都要求企业对算法进行迭代与提升,在特定应用场景中选择最合适的算法,能够实时处理数据并做出快速反应。
能耗问题亦不容忽视。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全球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超过250TWh,约占全球电力需求的1%,占全球碳排放的0.3%。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因此,如何构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能耗治理,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能效,事关AI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总裁 徐润安
前瞻性布局,加速走向AGI时代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徐润安对AGI时代的到来仍持乐观态度。“现在我们能够看到openAI推出的新模型O1已经出现了慢思考、推理的过程,加上脑科学、神经科学的进展,所以我相信AI会越来越接近人类。”
在他看来,AGI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一旦出现则将会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模式,助力社会各个层面的创新与发展。这种对未来的信心,不仅是基于对技术进步的深刻理解,也源自新华三的前瞻性布局。
比如,为了解决困扰行业的智算效率难题,新华三在深化“AI in ALL”、加速“AI for ALL”的企业战略基础上,提出“算力×联接”,旨在通过多元化算力和标准化联接的深度融合,打造更为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让算力得以更灵活地调度和释放。
具体来说:在算力方面,提供CPU和GPU多元化选择,满足市场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加强供应链的供给保障;而在联接层面,积极推动联接标准化,通过服务器内、外部GPU联接标准化,实现异构GPU的智算集群,降低算力部署和应用的成本。
“企业在不同的AI应用场景下要用到不同的算力,所以光靠某一种算力是不行的,一定要做集群。这不仅需要计算侧的互联,也要做到网络侧的互联。让不同的算力资源实现池化,再加以科学调度和管理,从而带来智算效率的大幅提升。”徐润安表示。
傲飞算力平台便是这一理念下的重要产物之一。作为智能调度和业务开发平台,它不仅支持万卡集群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统一调度,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智算场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为AI应用的成功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不仅如此,在近期的新华三智算新品发布会上,新华三又重磅推出了多款计算、存储和算力调度领域的新产品,其核心就是秉持着“内生智能、成就智慧”的产品理念,一方面通过内置NAI智原生能力,将AI技术融入产品设计,打造可进化的架构和智能管理系统;另一方面,面向AGI时代的长远考虑,新产品将全面贯彻多元异构、开放兼容、高效稳定的技术战略,构筑可进化的算力基础架构体系。
除了算力层面,在数据、能耗等方面,新华三的一些解决方案同样走在行业前沿。比如,在解决数据治理问题上,绿洲大模型数据治理平台能够通过异常清洗、过滤、去重、去隐私、语料增强、多维评估等流程将原始数据转化为训练数据,并对结构化数据、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进行高效管理,覆盖AI数据应用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在能耗问题上,为提升散热系统能效、降低智算中心PUE,新华三的全栈液冷方案已覆盖冷板式和浸没式两大技术路线,并加速迭代中。
构建AI生态,推动产业共同繁荣
在新华三的布局中,不管是算力的释放、数据的治理,还是能耗的优化,这些过程都离不开AI的深度赋能,在新华三内部被称作“×AI”。也就是在基础架构升级中全面引入AI之力,大幅提升各项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应用体验,从而使基础架构在AI等新型业务负载中获得更加优异的表现。
“AI具有指数级的放大能力,乘以AI能够让所有业务收益倍增,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特性的叠加。”徐润安表示。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面向AGI时代的转型绝非单纯的技术变革,更是一种思维上的革新。培养新的生态思维是大势所趋。毕竟,任何行业问题的解决,都不能靠某家企业的单打独斗。尤其是在通往AGI时代的道路上,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多方联手,做好生态建设,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共同繁荣。
“没有哪家公司能够从头到尾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在徐润安看来,企业总会有自己的一些短板,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满足市场的一切需求,所以不仅要在整个产业链里面找准自己的生态位,而且要有合作意识,懂得借助生态伙伴的力量。“我们鼓励或者希望整个大产业里的伙伴都能聚集在一起,共同解决现在的算力、算法、数据问题等等,大家一起去努力。”
而从这种生态思维出发,新华三也在持续致力于建立一个包容不同伙伴类型、倡导多样性、开放性的良性生态系统,在此之上携手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深化AI技术的行业应用,共同孵化越来越多的融合解决方案,推动各个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迎接AGI时代的早日到来。
周强 | 文
周强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中心高级编辑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