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J |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赵乔课题组和罗小舟课题组综述从天然色素到植物合成生物学

学术   2024-12-12 08:31   湖北  

自然界中,色彩斑斓的色素分子赋予了植物和微生物丰富的颜色。这些色素不仅美丽动人,还在生物的生长、适应和生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色素属于二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和微生物中。它们的功能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色彩,许多色素分子还参与了生物的光合作用、紫外线防护、抗氧化以及吸引授粉者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Natural pigments derived from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classification, bio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首次系统总结了植物和微生物来源色素,给植物颜色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常见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等。叶绿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中,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供植物生长和发育使用。类胡萝卜素则是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作用。在许多花卉和果实中,类胡萝卜素赋予了它们黄色、橙色等色彩,帮助吸引蜜蜂、蝴蝶等授粉昆虫,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黄酮类色素是植物中常见的水溶性色素,具有抗紫外线、抗氧化和抗病的功能。它们不仅在植物的花瓣和果实中起着着色作用,还能增强植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花青素是黄酮类色素的一种,它在植物中呈现出红色、紫色和蓝色等色彩,并且其颜色的变化与植物细胞中的pH值密切相关。

 

1 不同颜色天然色素代表

这些色素分子的合成依赖于复杂的生物化学途径。例如,黄酮类色素的合成从苯丙氨酸开始,通过多种酶促反应生成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和白藜芦醇。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也涉及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生成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色彩鲜艳的分子。这些色素不仅帮助植物适应环境,还通过抵御紫外线和病原微生物的威胁,为其提供保护。

吡咯(Pyrroles)是一类具有五元环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据吡咯环的数量,它们主要分为四吡咯、三吡咯和二吡咯类。四吡咯类化合物包括叶绿素、藻蓝素、维生素B12(钴胺素)、血红素等,参与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等重要生理过程。例如,叶绿素通过捕获光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化学能,而血红素则在体内负责电子传递及感应气体信号分子,为植物提供ATP及参与胁迫应答。吡咯类化合物的多样性也反映在其色彩上,如叶绿素呈绿色,血红素、普罗地戈辛呈红色,藻蓝素呈蓝色。这些颜色源于分子结构的差异。它们的合成通常由复杂的酶促反应驱动,例如,叶绿素的合成从谷氨酸开始,通过原卟啉合成酶等关键酶完成。某些微生物还可以合成独特的吡咯类色素,如灵菌红素(Prodigiosin)和Tambjamine,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胁迫应答和生态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代表性吡咯的生物合成途径


嗜氮酮是一类具有氧化的吡喃-喹啉二环色素的真菌代谢产物,颜色从黄色到红色不等。它们主要由黄曲霉、单胞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合成。其合成涉及乙酰辅酶A和丙二酰辅酶A等底物,通过酶的催化形成具有结构多样性的二环结构。黑色素是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及动物中的色素,具有聚合性。植物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依赖于酚类物质,通过酚氧化酶(PPO)催化生成。在微生物中,黑色素的合成主要通过将酪氨酸转化为多酚单体,形成不同类型的黑色素。甜菜碱色素主要分为甜菜红素(betacyanins)和甜菜黄素(betaxanthins),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甜菜科中。这些色素的合成从酪氨酸开始,通过一系列酶反应形成Betalamic acid,进而合成甜菜碱色素。提高酪氨酸的生物合成或优化途径中的活性,有助于提高这些色素的生产效率,具有潜在的食品和医药应用价值


 

3 天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能够在实验室中模拟和优化这些天然色素的生产过程。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花朵颜色,来实现增强观赏价值、减少化学污染和改善人们生活的目标;通过工程化微生物或植物,可以高效合成天然色素,用于替代化学合成染料,推动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行业的绿色转型。这种技术不仅能满足工业需求,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天然色素不仅为自然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还在生物适应环境、生命保护和繁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深入研究色素的合成机制及其调控网络,我们不仅能揭示更多的生命奥秘,还将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应用价值,从而实现科学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博士后唐倩(现就职于深圳城市职业学院)和助理研究员黎志波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赵乔研究员(https://scholar.google.com/ citations?user=lakABXauApsC&hl=en&oi=ao)和罗小舟研究员(https:// 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dLVZofE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为该研究工作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合成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以及深圳合成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pbi.14522


植物生物技术Pbj 交流群

     为了能更有效地帮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获取相关信息,植物生物技术Pbj特建立微信群,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投稿以及文献相关问题、公众号发布内容及公众号投稿问题都会集中在群内进行解答,同时鼓励在群内交流学术、碰撞思维。为了保证群内良好的讨论环境,请先添加小编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之后我们会及时邀请您进群。小提示:添加小编微信时及进群后请务必备注学校或单位+姓名,PI在结尾注明,我们会邀请您进入PI群



植物生物技术Pbj
本公众号致力于生物技术领域重要进展的推介,由 Plant Biotech. Journal杂志(2022年影响因子13.8,植物学研究型Top3 期刊)官方授权,华中农业大学为运营主体,PBJ杂志执行主编-华中农大金双侠教授担任总编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