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男子将祖传“冰箱”捐给故宫却分文不收。 表示只想要另一件东西!

文摘   2024-08-11 07:07   江西  

时光倒流到1985年的深秋,北京的街道上,一位名叫潘大卫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脚步也格外轻快。这是因为,他怀揣着一个惊天的秘密,马上就要见到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了。

潘大卫的外公是天津有名的中医,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古董文物。那年头,穷人家的孩子还在为温饱发愁,可外公却经常行走于古玩店和拍卖行。

1930年代的一天,他在天津的一个拍卖会上,竞拍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冰箱。

据说,这个冰箱是慈禧太后当年丢失的珍宝,做工精美绝伦,品相完好无损,十分罕见。

不过因为体积巨大,外加那位拍卖师信口开河地吹嘘,竟没人敢出手,最后被外公以3500大洋拍走。

外公虽然自诩文物鉴赏的行家里手,但在儿女成群的当口,一个冰箱显然排不上用场。

所以这个大家伙被束之高阁,静静地躺在仓库里落灰。幸好外公有先见之明,特意嘱咐后人不得随意丢弃。于是经过潘大卫父亲之手,冰箱就传到了他这一辈。

1985年的这个秋天,潘大卫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他找来文物专家,仔细查看了这个祖传的宝贝。

专家惊呼连连,直言此物必是宫中之物,做工精湛绝伦,品相完好无比,恐怕价值连城。可是碍于体积庞大,摆在家中实在碍事,潘大卫便起了捐献的念头。

就在这一天,潘大卫辗转来到故宫博物院,兴冲冲地表达了捐赠宝贝的意愿。可当工作人员得知他要捐的是冰箱,都露出了一脸狐疑的表情。

毕竟冰箱这样的现代物品,怎么配得上“文物”二字?潘大卫见状,连忙解释道,此冰箱可非同一般,上面还有“大清乾隆御制”的字样呢。

听到乾隆年号,在场的文物专家来了精神。他们跟随潘大卫来到存放冰箱的地下室,当打开仓库大门的一刻,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眼前赫然矗立着一个约1米多高的红木大箱子,通体以掐丝珐琅装饰,纹理细腻,色彩艳丽,美轮美奂,俨然就是一件稀世珍宝。

最让人惊诧的是,在冰箱的箱口,清晰可见“大清乾隆御制”六个大字。虽然岁月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却无法掩盖它的尊贵身份。

文物专家激动地拍着潘大卫的肩膀,连声称赞他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人士,并当场表示要帮他申请丰厚的奖金。

可让在场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潘大卫却摆摆手,坚决地表示不接受任何回报。

他说,这么珍贵的国宝,本就该回到故宫,自己只是尽了一个文物收藏者应尽的责任。如果非要给点什么,他只想要一面锦旗,上书“无私奉献”四个大字,足矣。

消息传开后,有人找到潘大卫,说他太傻。这么稀罕的宝贝,要是拿去拍卖,少说也能换来几千万,保证吃喝不愁;

可他居然就这么白白捐了,简直是暴殄天物。面对质疑,潘大卫只是淡淡一笑。他说自己这辈子,能有幸做一回文物的守护者,已经知足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虚名更是过眼烟云;能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尽一份力,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如今,这尊巧夺天工的景泰蓝冰箱,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一睹它的风采。

当人们驻足在它面前,无不为大清宫廷工匠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同时,也为潘大卫先生的高风亮节所感动。

用他的话说,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智慧,我们有责任将它完好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收藏最大的意义所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