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在演员们的一次次谢幕中,在全体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里,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2024年度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十场演出圆满收官!本轮演出,《无字碑》两度亮相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精彩的演绎获得了专家评委及观众们一致好评。
在本届秦腔节中,西安三意社多名青年演员也向广大观众奉献了一部部经典折子戏,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更是5日、11日两度亮相秦腔节,获得一致认可。经组委会专家组综合评审,秦腔《无字碑》荣获本届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古典题材剧目榜首,青年演员马永亮、周蓓荣获“表演艺术传承新星”荣誉称号。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罗周执笔,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执导,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红琴领衔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小雄、张涛,国家一级演员李康定、优秀青年演员刘卓琳,国家一级演员王战毅,著名花脸演员李小卫等担纲主演。
剧目由“钩心”“进饼”“入戏”“面碑”四折构成,以武则天与丈夫、儿子、朝臣为线索人物,以无字碑为架构主线,生动描绘了一幅磅礴大气、瑰丽浓郁的盛唐群像,彰显了武则天“大道孤勇,一往无前”的胆略与气魄。
武则天的一生,有困苦、有崛起、有无奈、有辉煌,更相伴无休止的挣扎与沉思。《无字碑》的舞台上,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在演员们精彩而投入的表演中,化为震撼人心的场景。
伴随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一系列的情感和矛盾冲突,引人入胜的故事让现场观众们屏气凝神。大家纷纷被武则天的传奇与秦腔的韵味深深吸引,每当雄浑磅礴的秦腔音乐响起,激昂的旋律和唱腔直击观众灵魂,观众们看到的是武则天的传奇人生,感受到的则是秦腔的雄浑魅力。
“演出虽然结束了,但三意人带给观众的精彩还将继续。”“武则天”的扮演者、三意社社长侯红琴说到,“三意社将通过打造更多精品力作,践行新时代文艺院团使命,以大秦之腔讲好中国故事。”
11月16日——18日,西安三意社还将继续在开元大剧院演出红色秦腔现代剧《陕北往事》、精品折子戏专场以及新编历史剧《司马迁》(两场),欢迎广大的戏迷朋友们莅临观看。
西安三意社,原名“长庆班”,演出活动始于1895年,创始人苏长泰,1921年正式更名为“三意社”。三意社是当代中国具有百年戏剧演艺史的剧社之一,百余年来,三意社历经沧桑和文化洗礼,创作出一大批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涌现出苏哲民、苏育民、苏蕊娥、王辅生、周辅国、乔新贤、李正华、肖玉玲等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享誉盛名,为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在省、市、曲江新区和西安演艺集团关心支持下,西安三意社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成功创作、复排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秦腔剧目, 先后参加建国五十周年、七十周年晋京展演活动,涌现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侯红琴,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升娟,西北名丑薛广民,国家一级演员康亚婵、马路路、王战毅、李应红、李康定、王永进、屈苏红、巩娇浇,著名编剧刘戈兵、著名琴师米春胜、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张崇学、优秀导演刘伟、李晓娟等艺术家和青年艺术人才。
在现任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侯红琴带领下,西安三意社内设艺术委员会、创作中心、业务办公室、秦腔艺术传承研究中心(辖秦腔苏(育民)派传承工作室、肖(玉玲)派传承工作室、秦腔音乐传承工作室)等业务部门,深入开展优秀传统剧目传承与新创剧目创作工作。在常务副总陈宁博引领下,综合、人资、财务、企宣等部门持续加强剧社运营管理、剧目宣传,不断夯实百年三意社文化品牌。
目前,三意社能够演出经典剧目《火焰驹》《玉堂春》等30余部传统大戏,新编眉户现代戏《谷雨》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新编历史剧《大明宫》荣获第五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特别奖”;新编历史剧《七步诗》荣获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传统戏《集云山》荣获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新编历史剧《司马迁》荣获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红色题材现代戏《陕北往事》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陕西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新编历史剧《无字碑》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