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无字碑》 | 导演张曼君——《日月凌空,光曌万方》

体娱   2024-08-19 18:46   陕西  

秦腔《无字碑》导演张曼君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表演艺术家;创作60余部舞台作品,涉猎京、昆、越、评、梆、黄、秦、川、晋、蒲、沪、歌剧等剧种,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

主要作品有秦腔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采茶歌舞剧四部曲《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一个人的长征》;京剧三部曲《马前泼水》《青衣》《红军故事》;评剧三部曲《红高粱》《凤阳情》《母亲》;黄梅戏三部曲《小乔初嫁》《妹娃要过河》《我的离骚》;湘剧三部曲《李贞回乡》《月亮粑粑》《忠诚之路》; 歌剧三部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青春之歌》《田汉》;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沪剧《敦煌女儿》、闽剧《生命》、粤剧《红头巾》、昆曲《瞿秋白》。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秦腔《无字碑》排练现场

日月凌空,光曌万方

——秦腔《无字碑》导演阐述

这次秦腔《无字碑》的创作,整体需要向一种大气质、大格局、大超度的风格方向发展,在更具有情感和激情张力的写意与诗意的空间状态里,挥洒我倡导的“颂扬体”的表达方式。看华丽的万邦朝圣的盛唐时期,一个女人是如何在这样的繁盛中站在C位,成为一代女皇的。从人格的建立到达到的成就,是历史长河中耀眼的唯一。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历史给出的精准评述,用“一意孤行,义无反顾”注释这个人物的舞台行动,也是我们找到的这次创作的最精准而且独特的解释。

在剧本结构的家庭亲情里,武则天是女皇、妻子和母亲,处在万人之上、放眼一马平川盛世之时,而她寻求的恰恰是要越过礼法、伦理和血脉,要登上的是越过这一切关联的所在,一览天下无双,用远非常人的高远志向,去实现具有某种宿命意义的使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人物提供给全剧的一个主题,一个至高无比的自我价值实现的主题!勃勃野心,旺旺生机,就是为了实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身价值,是武曌自我的理想规定,亦是她人生设立的“不顾一切,一意孤行”的人生“励志篇”。

于是,我们将看到一个实现“更高更远”的性格命运故事,看到庙堂顶位之高的一个女性,在女皇、妻子、母亲间的取舍较量。他们都是通向顶位必须突围的阈限,是要全力撕裂挣脱的束缚,是必须摆脱甚至远离的割弃,哪怕最后仍然是“独怆然而泣下”的悲凉吟歌,于“无字”间引而不发的空白。

从剧本看到的“日月同辉”,可以成为人物抒情言志、贯穿人物全剧行动主旨的“理想之歌”,亦可以称之全剧的音乐主题。其间,人物燃烧的抱负理想,高悬苍穹,吸引她义无反顾,甚至一意孤行,不顾一切。我想这就是对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女人最好的读解。因为没有什么比日月同辉并列苍穹更辉煌的了。

这很有点儿存在主义戏剧的感觉,就是使自己成为那个可能的人,武则天就是这样的人,她也一定是人类里的最自强不息者。

同时,日月同辉她看得见,这是是一个兼具人性、神性、魔性的人。

从这点出发,我们就有了颂扬的角度,那种高高的、空旷在苍宇的气蕴和语汇。也有了对人性体恤的落点。

我说的大格局、大气质、大超度即在于此。大约,也是编剧罗周面对武曌的慨叹和沉吟。

在这里,剧作家将武曌置于亲情中,浸入最亲密的血脉人物关系,落在人伦常理的框架之内,让其的果断无情,踩着自己的痛点前行,这已经不是外部的格斗,而是自己与自己的撕扯,又甚至是不见撕扯的刀刀割裂,几乎在极限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决绝,完成了这个人物极致的激情状态。

但是,《无字碑》的气质和风格不是单一故事性的,而是充满抒情性的。因为故事在历史的传诵中,亦被大多数人熟知,置身在亲情的绞杀也已经不太新鲜,对武则天的褒贬功过也不是我们这个戏的主旨。在秦川大地上,我想这里的人民和我们这些后来者,对先祖的敬重和礼拜是涌动在血脉里不变的宗旨。又鉴于戏曲优长的特点,彰显抒情、抒发先祖激情开拓的功业,应该是我们这次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这里,我不想吐槽所谓“野心”,觉得读解这个剧本应当采取更正面的讴歌方式,所以提出了“颂扬体”的走向。在日月凌空、光曌万方中,找到一种抒发个人理想,越过性别阵营的“雌雄同体”的人物形象,在一种礼拜颂赞的“理想之歌”中,完成“日月交辉”的灿烂,完成无字碑的无限遐想,从而在人生的理解和价值追求上,提出一个有关哲学层面的探究和思考,这种思考往往使我们的理解和演绎,创造出诗意无处不在,诗情畅通可行的状态。在此过程中,盛唐宫廷的华贵和绚烂,万邦来朝的沉稳和高贵,张扬的性格姿态、不羁的自由放达,都会在此得到合理统一的展现。这是我认为的大格局的体现。

日、月、星的拟人化表演将外化我们的抒情。我们将用“仪仗队”的方式设立专门的场景,比如让儀仗队举着日、月、星前行,主题歌的深邃高远及浩淼形成的理想颂歌,将贯穿全剧,成为剧中人一以贯之的舞台主题任务,亦成为全剧的一种主要抒情支柱。宫廷的群臣、内侍、宫女、女官、叛军等,都将以意象造型式的方法,展现虚实、实现意象、体现诗情。非写实而取写实之轮廓,非写意而用写意之剪影和造型,由此来完成全剧的多元的大气质设定。

在“理想之歌”的颂扬统筹中,我们也将把对“无字碑”的解释放在最核心的思考点上。因为这是人物最高的行为举止,也是全剧要解释的最高任务。但煌煌功业,千秋功过,怎能说得清道得明朗?武曌留下的几千年的猜想,是开放到“空”的阔达,是历经割舍撕裂,沉稳如山不能撼动的一种本能,是千百年人们一直的追问和遐想,亦是我们面对这位伟大的人物需要俯首超度的时刻。我想,这大约也会是我们这次创作的最有意思的地方。由此,扎扎实实地进入剧中人的体验,认认真真用自己的剧种语言表达情感,抒发人物志向,抚慰体恤人的情怀,悲悯人的欲念和悲情,“开放”的结局也许会成为最有力量的超度,最真诚深沉的颂扬。

第一次来到西安排戏,第一次竟然会在三意社排戏,对这个已经129岁“老字号”先贤院团,心存敬畏,很折磨我这个有睡眠障碍的人。也许先祖有灵,却让我在深夜无法入睡时,在抖音上恶补了侯红琴、李小雄、张涛的戏,尽管与李小雄、张涛不是第一次合作。但武曌的扮演者侯红琴,却让我看到了创作的这个戏最有保障的力量。我想,剧作家罗周当年的提笔,也一定是想到了“神形合一”这个词组。那天,站立在乾陵的无字碑前,双手合一,也分明得到了光照沐浴感受。

祈福我们的戏,得以光曌万方护佑,伏惟尚飨。

西安三意社,原名“长庆班”,演出活动始于1895年,创始人苏长泰,1921年正式更名为“三意社”。三意社是当代中国具有百年戏剧演艺史的剧社之一,百余年来,三意社历经沧桑和文化洗礼,创作出一大批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涌现出苏哲民、苏育民、苏蕊娥、王辅生、周辅国、乔新贤、李正华、肖玉玲等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享誉盛名,为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在省、市、曲江新区和西安演艺集团关心支持下,西安三意社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成功创作、复排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秦腔剧目先后参加建国五十周年、七十周年晋京展演活动,涌现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侯红琴,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升娟,西北名丑薛广民,国家一级演员康亚婵、马路路、王战毅、李应红、李康定、王永进、屈苏红、巩娇浇,著名编剧刘戈兵、著名琴师米春胜、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张崇学、优秀导演刘伟、李晓娟等艺术家和青年艺术人才。

在现任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侯红琴带领下,西安三意社内设艺术委员会、创作中心、业务办公室、秦腔艺术传承研究中心(辖秦腔苏(育民)派传承工作室、肖(玉玲)派传承工作室、秦腔音乐传承工作室)等业务部门,深入开展优秀传统剧目传承与新创剧目创作工作。在常务副总陈宁博引领下,综合、人资、财务、企宣等部门持续加强剧社运营管理、剧目宣传,不断夯实百年三意社文化品牌。

目前,三意社能够演出经典剧目《火焰驹》《玉堂春》等30余部传统大戏,新编眉户现代戏《谷雨》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新编历史剧《大明宫》荣获第五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特别奖”;新编历史剧《七步诗》荣获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传统戏《集云山》荣获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新编历史剧《司马迁》荣获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红色题材现代戏《陕北往事》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陕西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新编历史剧《无字碑》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 END -  

编辑|宋含露

初审|张崇学

复审|陈宁博

终审|侯红琴



百年三意社
三意社原名“长庆班”,演艺活动始于1895年,创始人苏长泰。1921年正式更名为“三意社”。三意社长期活跃于戏曲舞台,为秦腔剧种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演出大量优秀剧目,并涌现出大批著名秦腔大家,如苏哲民、苏育民、肖玉玲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