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黑土有机培肥耕地质量保育与面源污染防控方面取得进展

文摘   2024-10-18 14:22   广东  

来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2024年10月18日)

黑土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传统施肥导致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日益突出。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持久、碳源丰富,采用有机-无机肥混施是缓解黑土地“量减质退”趋势的核心措施之一。然而,土壤有机培肥存在氮、磷的遗留性面源污染隐患。坚持农田生态系统优先绿色发展,全面、系统地解析有机培肥黑土生态系统中氮、磷流失的发生过程与机制,是关系到耕地质量保育与水环境安全的重要科学问题。

聚焦黑土有机培肥耕地质量保育与面源污染防控关键科学问题,东北地理所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团队依托吉林省杏木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基于10年有机-无机肥混施非控制野外试验研究(混施质量比:0%、30%、60%和100%),探明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土壤中碳、氮、磷的积累效应,以及地表径流中氮、磷的输出特征与污染负荷。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微团聚体的黏连效应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物理保护作用。同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功能酶的活性,促进了矿物结合态氮、磷的溶解,以及有机态氮、磷的矿化。基于黑土培肥地力与污染防控相协同的目标,化肥减量30%配施有机肥是适于东北黑土区的最佳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与对照组(有机肥配施比0%)相比较,该处理组土壤有机碳(SOC)、氨氮(NH4+-N)、硝氮(NO3--N)和速效磷(AP)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8%、30%、570%和163%,地表径流中总磷(TP)浓度降低了55%。但是,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表径流中总氮(TN)的浓度,特别是化肥减量60%条件下,需重点关注氮素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风险。

图 1 试验区概况图

图 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含量变化

图 3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地表径流中氮和磷的浓度变化

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和《Applied Soil Ecology》上,由崔虎特别研究助理(第一作者)、欧洋副研究员(通讯作者)和祝惠研究员(通讯作者)等人共同完成。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307085)、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JCTD-2020-1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Y2021068)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2023QNXZ04)的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及链接如下:

Cui,H.,Zhu,H*.,Shutes,B.,Rousseau,A.N.,Feng,W.D.,Hou,S.N.,Ou,Y*.,Yan,B.X.,2023. Soil aggregate-driven changes in nutrient redistribu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after 10-year organic fertil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348,119306. 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3.119306.

Cui,H.,Shutes,B.,Hou,S.N.,Wang,X.Y.,Zhu H*.,2024. Long-term organic fertilization increases phosphorus content but reduces its release in soil aggregates. Applied Soil Ecology,203,105684. https://doi.org/10.1016/j.apsoil.2024.105684.




近期文章推荐 

【土壤+肥料检测指标大盘点】氨基糖、木质素酚、磷脂脂肪酸、酶活、元素、理化性质、有机肥、复混肥等检测指标汇总


权威发布 |《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2015-2020)》出版发行!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九院士和近百专家撰写的“生态农业丛书”出版


新书推荐 | 《地理学的灵魂》 / 傅伯杰著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中国氮肥需求


The Innovation | 地球科学新纪元:人工智能引领地球科学发展与突破


SBB|沈阳生态所在揭示秸秆还田对原位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Geoderma|研究发现植物资源输入可快速改变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成


Science子刊 !25个国家、304个样地,全球100多位科学家联合揭示干旱区木本植物主导地位的驱动因素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新书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陈怀满研究员序——《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朱永官院士序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张甘霖研究员序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张福锁院士序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可开发票,请在备注中注明开票信息和邮箱)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观察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投稿、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



欢迎关注我们



                   


土壤家
土壤,人类的家园,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守护土壤,便是大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