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生物炭配施有机肥以及无机肥对沙壤土中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文摘   2024-10-10 15:56   广东  

来源:东北地理所网站(2024年10月1日) 

 

生物炭的合理应用对于改善土壤健康至关重要,已发现将生物炭与有机或无机肥料配施可以减缓无机氮的快速矿化并提高氮利用效率,尤其在沙壤土中效果更加显著。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生物炭与肥料结合对沙壤土理化性质改良的影响,但其对土壤微食物网的复杂生物学效应仍知之甚少。


该研究在沙壤土小麦种植系统中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四种处理:单施无机肥(IF)、单施有机肥(OF)、生物炭配施无机施肥(B + IF)和生物炭配施有机肥(B + OF)。旨在阐明生物炭诱导的非生物因子和植物根系变化对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研究发现,生物炭对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因施肥环境而异。在无机肥条件下,生物炭显著增加了总微生物和总线虫的丰度,但降低了杂食/捕食线虫的生物量。而生物炭与有机肥结合则对总微生物丰度及生物量、总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的生物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图1 图文摘要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生物炭配施无机肥通过直接效应影响微生物和线虫丰度,并通过降低NH₄⁺-N和DOC含量间接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生物炭的直接影响主要源于其固有特性,如大孔隙率和高吸附能力,这些特性改善了土壤结构,为土壤微生物和线虫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地。生物炭的大孔隙通常直径为10至30μm,适合容纳0.3至3μm的细菌。这些土壤孔隙不仅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还为线虫的运动和捕食提供了支持,从而增加了微生物和线虫的丰度。



图2 在无机施肥 (A) 和有机肥料 (B) 条件下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微食物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比之下,在生物炭配施有机肥中,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和土壤 pH 值的降低是微生物丰度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因素。根系生物量的显著增加可能导致可溶性物质释放量的增加,增强微生物的利用效率,并提高微生物丰度。同时,pH值的降低使碱性沙壤土为微生物群落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这些发现强调了生物炭的环境依赖性,其对土壤微食物网中的调控途径取决于所用肥料的类型和土壤环境的相关变化,以及植物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application of biocha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positively impacts the soil micro-food web in sandy loam soils”为题,发表在土壤与生态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上,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作学科组张士秀研究员和河南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学科组赵灿灿副教授等共同完成。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2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1737,3213006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青促会项目(2021228)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2022QNXZ04)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信息即链接如下:


Zhuang W,Zhao C,Zhang Y et al. Synergistic application of biocha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positively impacts the soil micro-food web in sandy loam soils.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2024,123:103680 https://doi.org/10.1016/j.ejsobi.2024.103680.

    




近期文章推荐 


【土壤+肥料检测指标大盘点】氨基糖、木质素酚、磷脂脂肪酸、酶活、元素、理化性质、有机肥、复混肥等检测指标汇总


权威发布 |《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2015-2020)》出版发行!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九院士和近百专家撰写的“生态农业丛书”出版


新书推荐 | 《地理学的灵魂》 / 傅伯杰著


人民日报|张甘霖:为土壤建立数据库


土壤学报 | 中国科学院朱永官院士团队:土壤矿物碳泵介导有机碳的固存和稳定机制


《英文文献解读》之秸秆/粪肥的有机碳效率


STOTEN|中科院亚热带农业所在自然恢复和耕作促进长期土壤碳固持的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新书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陈怀满研究员序——《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朱永官院士序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张甘霖研究员序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张福锁院士序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可开发票,请在备注中注明开票信息和邮箱)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观察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投稿、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



欢迎关注我们



                   


土壤家
土壤,人类的家园,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守护土壤,便是大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