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上海话,可能都来自于TA丨闵行情

政务   2024-12-11 16:15   上海  

惬意浦锦

版权归原微信号所有

编辑=浦锦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语言更是如此。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本地闲话从何而来》(上)。



上海地区通行、使用的方言属现代吴方言太湖片,是古代吴音的继承和发展。历史上的上海方言是在吸收周边地区方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演变过程曾以“嘉兴”为重、以“苏州”为重、以“松江”为重过的,这在当地历代地方志上都有明确记载。如明正德《松江府志》(1512)的记载是“方言语音皆与苏(州)、嘉(兴)同,间有小异……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大率皆吴音也”。明嘉靖《上海县志》(1524)中说县城的“方言语音视华亭为重”,到清嘉庆时的《上海县志》(1814)更有“方言同是吴音而视府城稍重”的记载。

志书所称的“上海县”,是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建立的,即今天大上海的前身,是从松江府析出的。1927年上海市县分治以前的六百多年里,上海县一直属松江府管辖,其县城在南市老城厢(今已属黄浦区)。嘉靖《上海县志》所说华亭,即松江府辖下的华亭县,原是今上海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独立的完整县治(1277年华亭升府,第二年改称松江府),县城在今松江城。明正德、清嘉庆志中所说的府城,也是今松江城。上海县城同松江府城,相距50多公里,但那时上海县城里的方言发音,已从苏州为重、嘉兴为重,转为以松江为重,是跟松江方言走的。这些记载明白无误告诉我们,松江方言是上海方言的根,或者说,上海方言的主要源头之一是松江方言,亦即以松江府城为中心的上海西南方言。

还有个例子更可说明问题。清光绪九年(1883),离明清那两部《上海县志》出版已过去359年和69年,离上海建县也已591年了。这年,徐家汇土山湾天主教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专供传教士及其同伴学习上海方言的教科书,有意思的是,书名不叫上海方言,却叫《松江方言教程》,里面记录的方言词语以及读音等,很多都同今天还在使用的上海西南方言。这再次表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松江方言不仅是上海方言之根,还是今上海市区范围内的行用语言。

民国6年(1917)出版的《上海闲话》认为上海“五方杂处,语言庞杂”,市面上流行的语言可分为五大类(即广东话、宁波话、苏帮话、北方话和上海本地土话)。作者接着又说:“故上海土语,除城南、城西一带,尚有完全土著外,其余一变再变”。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正宗的上海土语那时保留在上海城南和城西,也即在那些“完全土著”中。这是说的方言读音时有变化,这很正常。但当年使用过的大量方言读音、词语、俗语等等,尤其是跟农耕社会、农业生产、农村风俗密切相关的方言词语,其生态状况相对稳定而得以长期流传,并在上海西南农村一直保留至今,使用至今,这也可从1980年代经采风后编纂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卷》中的“上海县分卷”“奉贤歌谣分卷”“松江歌谣分卷”等中的大量土语用词得到证明。

如果有兴趣,还可读读明清、民国时期出版、且风行一时的社会小说、言情小说,如《海上花列传》《歇浦潮》《海上繁华梦》《上海春秋》《最近上海秘密史》《亭子间嫂嫂》等,就会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写入书中的上海滩上通行的大量词语,好多在市区早已消失殆尽,可至今还保存在上海西南乡下头(不排除其他吴地乡下头也有的可能)的本地闲话中,如揪,读音为“秋”,同普通话中读jiū的“揪”音不同,义也不是“抓、抓住”,而是“打”之意。这在清光绪年间松江人韩邦庆(1856—1894)著的《海上花列传》就是这么用的:“拨县里捉得去……揪了二百藤条”(第27回)。后来在孙家振(1861—1939)著《海上繁华梦》中又有例句:“举起那根木棒随处乱打乱揪,打碎了两块玻璃窗儿,三只茶杯。一对台花”(后集第17回)。两部小说中的“揪”字在上海西南原松江府地区至今仍然读这个音,用这个义。或者说,“揪”现在的读音最迟在清代光绪年间时就是这样的。

另外,明清、民国文献中出现过的做闹、罅(音xài)开、壁脚、次间、花衣芒、绞圈房子、肝经火旺、极形极状等等,现在也还都是常用词。只要将前后历史文献中的语言材料稍作对比,就有个感觉,即当年上海城市居民和上海西南松江府原住民使用的方言,二者就像一条主流中分出的两条支流,同源性特别明显,有一个共同的源头。为此,2005年版的《上海通志·方言》卷中这样总结上海方言:“现代上海话的直接源头是元明时代通行于松江府上海县一带的方言,与毗连的松江、嘉兴等地方言有特别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汉语方言大词典》主编、复旦大学教授、博导许宝华先生在分析了上海话的历史音韵、土语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等后的结论是:“上海话的较早源头应该是宋元时代使用于华亭府(后改为松江府)的土语。”(《吴语论丛》1988年9月版第188页)可见,上海西南的松江方言,实实在在是上海方言的“根”。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的组成部分,《本地闲话》就是我们本地语言学者长期研究和坚守的成果集。书中所选文章均在各类学术报刊上公开发表过。为了较为系统、完整地体现闵行地区方言的特性,对地域文化传承的影响和作用,我们把它分成“吴侬软语”“西南方言”“浦江谚语”“马桥土语”四个部分。从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大致了解吴语方言的划分、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地位,以及闵行地区方言的特征、浦江谚语(沪谚)的文化价值、马桥土语的源流等。


2024年12月起,第二十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信息来源:惬意浦锦、今日闵行

往期回顾

- 惬意浦锦 -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惬意浦锦
微信ID:
gh_737add0316de


 

惬意浦锦
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办事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