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叙村事·麻郎垤村|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村民自治

政务   2024-10-13 10:45   贵州  


六盘水市盘州市

淤泥乡麻郎垤村

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麻郎垤村,2008年被授予省级“农民文化家园”;2011年荣获“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2013年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2014年荣获首批国家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贵州省小康示范村”、省级“文化产业示范村” ;2016年被授予“贵州省特色彝族村寨”;2018年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麻郎垤村


彝风彝韵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今年6月22日,盘州市淤泥乡麻郎垤村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民族文化艺术节,这场盛会不仅彰显了麻郎垤村独特的彝族文化魅力,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当天一大早,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同胞们便热情地为宾客们献上了一碗碗自家酿制的水粄酒,伴随着欢快的祝酒歌声,民族文化艺术节的序幕正式拉开。

从6月22日至28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山歌、舂碓推磨、打秋千、捡子、鸡毛球、打鸡、拔河、踢毽子、蜡染、挑花刺绣、剪纸艺术等特色比赛项目逐一上演。晚上的篝火晚会和民族文化表演更是将节日的氛围推向高潮。

彝家男女在拔河比赛中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精彩的摔跤和斗鸡比赛同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而在推磨项目中,大家欢歌笑语,沉浸在这份传统劳动的乐趣之中。

彝家姑娘手中的针线在布料上游走,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夜幕降临时,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照着各族同胞们欢快的笑脸,大家在歌声中尽情舞蹈,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欢聚时光。

6月28日下午,随着跳绳和剪纸比赛的结束,民族文化艺术节也接近尾声。主办方为参赛者们颁发了由本地企业赞助的面条、火腿等特色农产品作为奖品,让这份喜悦延续。

四川游客邱女士兴奋地说:“我们是从四川成都过来的,先游览了乌蒙大草原,后来听说这里正在举办艺术节,就特意来看看。通过参与文化节活动,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你也来,我也来,四面八方的朋友来,阿哥哥,阿老表,酒杯端起来,今天我们相聚在吉祥的日子,举起杯我们唱起来彝家祝酒歌,彝家的水花酒香甜可口,喝了彝家祝福酒,人财两发你样样有,阿老表,再喝这杯彝家酒,心想事成跟你走,喝了彝家三杯酒,彝家祝福你样样有……”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这里的篝火燃起来、达体舞跳起来、山歌唱起来、大碗酒端起来……各族同胞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气氛热烈,这里便成了歌的海洋,舞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麻郎垤十分重视本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将文化保护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并于2012年成立民间文艺宣传队负责做好此项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要求,助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常态化开展,使彝族文化遗产从“活下来”到“火起来”。

全村现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彝族祭山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水粄酒、火把节、搓蛆舞、传统织布)。市级非遗传承人3名(毕摩文化传承人甘正贵,搓蛆舞传承人杜少权,水粄酒制作传承人杜克美)。还有彝族古歌民间艺人柳德兴、彝族服饰(传统织布)传承人甘细梅、刺绣民间艺人王面筛、彝药方圆十里名师杜白英等各类优秀人才10人。

村里充分发挥技艺人才的特长,通过“传、帮、带、学”等形式,培育新生力量,保护和传承彝族人民的传统绩麻纺线、刺绣、雕刻等技艺;选派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村民参加市、县组织的彝族“毕摩”培训班和彝文培训班,培养彝族文化传承人;发挥民间文艺宣传队的作用,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让村民在自娱自乐中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结合“四在农家”及“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住房改造上充分融入彝族文化元素(如板顶、土墙;石头墙、红砖、树制金子墙等),建设彝族建筑风格的民居,展现其独特的文化。

2012年,村里设立了盘州市第一个彝族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着彝族服饰、彝族经书、刺绣、语言文字、劳动工具、手工艺品等“宝物”。如今,这个小小的村级博物馆已成为外界了解盘州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十年来,麻郎垤村在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支部引领、载体搭建和活动开展等多种方式,写好“五篇文章” ,做大做强做优麻郎垤村文化产业的旅游品牌,形成了“文化+生态+民俗+观光+体验+娱乐”的全新格局。

写好节庆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文章。充分利用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彝族年” (彝语称为“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族年为3天)“庆年节”(每年农历十月)等节庆,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参与,为村民创造增收机会。

写好民间习俗与传统体育的融合文章。组织传统祭山仪式、扫寨等民间习俗活动,同时定期举办传统秋千、射箭、陀螺、安踏、斗羊等体育项目,吸引游客参与,促进消费增收。

写好传统服饰与文创产品的开发文章。鼓励支持传统服饰的加工制作和销售,目前全村已有12家从事传统服饰的作坊。同时,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如开设作坊、成立公司等,以此拉动经济增长。

写好文化活动与品牌建设文章。定期举办彝族山歌、古歌大赛,以及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提升乡村人气,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加强夜间篝火晚会、达体舞等活动的组织,实现白天与夜晚活动的有机结合。

写好特色饮食与休闲娱乐的推广文章。推广水粄酒、腊肉等特色饮食文化,提升农副产品的销售能力和影响力。同时,实施垂钓、摸虾、捞鱼等休闲娱乐活动,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增收途径。

村支两委先后扶持村民创办了彝族服饰产业、水粄酒厂、彝家乐。目前,麻郎垤村已有水粄酒作坊48家,彝族服饰作坊8家,彝家乐3家,彝家超市3家,年创收4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00元。昔日贫穷落后的麻郎垤村以文化兴村,开启了致富之门、奔上了小康大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且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向外界展示了独具魅力的民族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2011年,麻郎垤村被评为“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2014年荣获首批国家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绮丽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国内外各级媒体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旅游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省内外等媒体先后云集到麻郎垤村采访报道;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学子纷纷到村调研民族文化;国内著名的彝族歌手“山鹰组合”特地到村拍摄专辑;成群结队的游客慕名而来,摄影家们将镜头聚焦于此。

近五年来,麻郎垤村每年旅游人次近10万人次,促进经济增长上百万元。



墙绘下的村民自治图景

石墙黛瓦,沿河傍山,淤泥河绕村而过,盘绕出百余年的回响。踏春拂柳,歌甜酒香,风耕万畴青锦,彝族秋千在灵秀群山间悠荡。绘在墙上的彝族少女眉目如画、写在墙上的童谣朗朗上口、立在墙边的雕塑气势磅礴……麻郎垤村家家户户门前的墙上,一个个故事在白墙里重现,讲述着麻郎垤的“前世今生”。

“伯伯,‘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彝语该怎么样解释?”踏着朝阳,村支书余二龙来到老支书杜少权家里虚心请教。杜少权是村里彝汉双语宣讲队的双语志愿者,用汉语和彝语给村民宣讲,这是余二龙常说的“德治”与“自治”。

麻郎垤村家家户户门前墙上栩栩如生的故事,就是村里“自治”的一个缩影。“村规民约的条条框框在麻郎垤村收效甚微,厚植在群众心中的文化与传承或许才是我们进行乡村治理的秘诀。”

麻郎垤土生土长的余二龙,生于1987年10月,19岁参军,参加过2008年“5.12”汶川地震救援,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6年12月23日入伍那天,喜气洋洋的余二龙胸前戴着大红花,全村男女老少敲锣打鼓一直送把他到村口,泪流满面的母亲抱着他久久不肯撒手,父亲告诉他:“人要活得有志气!一定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为了家乡和乡亲们的深情厚谊,退伍后的余二龙回到家乡成家立业,致力于服务家乡、参加村寨的发展,成为新一代的村干部领头人。

在余二龙记忆里,对村寨墙画的印象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的知识青年用烧过的木炭在白墙上留下火把节盛况、民间神话故事和忠孝故事的模样深深印刻在余二龙的脑海里。少时的余二龙常常在黑白勾勒间感悟历史的绵延,德、孝、忠、礼、仁、忍也潜移默化在他心里沉淀。

“2004年起,记忆中的墙开始慢慢有了色彩。”白墙黑画渐渐被白墙彩绘取代,群众自发给村里的墙画“上新”,老师、学生提着画笔端着色盘,在墙上精心描绘,成为麻郎垤村一道别致的风景。“培育文明乡风,这就是我们进行乡村治理的秘诀。”

2000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村民自治,麻郎垤村以思想聚力法、村民当家法、互动辩论法、成风化俗法“四个工作法”开展自治工作,使乡村治理持续提质增效。“有事就找村干部”已然成为当地群众的普遍共识。

思想聚力法,以思想凝聚人心。早在2001年,麻郎垤村就成立了“彝汉双语”宣讲队,12名双语志愿者,用汉语和彝语传递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时常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文化活动,利用“土味”把广大群众所需所盼讲深讲实讲透。

村民当家法,村民享有民主权。根据工作实际和群众擅长,麻郎垤村整合“土专家”“土秀才”、致富带头人等和村两委班子队伍,通过报名、动员、选派等方式,把群众安排到村两委跟班,参与村级事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监督村两委工作,实实在在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

互动辩论法,村里的事村民管。以召开院坝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开展村民辩论,对村级治理、项目建设、救助等进行辩论,提出最佳方案。“村里修建公共厨房用什么地砖这种小事都会召开村民大会,让大家都来讲一讲,意见不统一就商量一下,什么地砖耐脏耐用、什么地砖物美价廉,当作自家的事情一样认真对待,增强村民的集体意识。”村民杜学美说。

成风化俗法,文明新风悄然兴。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麻郎垤村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文艺队、宣传队、矛盾调解队等队伍,动员群众参与移风易俗、文化育人、纠纷化解等工作,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润泽民心。

如今,“六有六必到”成为麻郎垤村的文明实践新模式。“六有”即是新思想有人传、科学技术有人讲、群众有事有人管,红白事有人帮、创业就业有人助、移风易俗有人治。“六必到”即政策宣传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就业创业必到、文化活动必到、违法违纪必到。

村民自治、村民善治,带来了村寨无吸毒贩毒人员、无违法犯罪人员、无上访人员、无零就业人员家庭、无乱办酒席“五个零”的好光景。

“没有实施移风易俗的时候,我们村在婚丧嫁娶这块,每年达到五十到七八十场次。‘吃酒钱’一度成为村民最重的负担。”余二龙说。

自2000年起,麻郎垤村成立了专门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服务流程。村民家中有大小事务需要办酒时,需提前向红白理事会提出申请,由理事会进行备案、商议、复核后才能确定这场酒席能否办。

村民柳涛说自从开展移风易俗以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家一年的开支在两万左右,现在只要七八千左右,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因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麻郎垤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2008年被授予省级“农民文化家园”;2011年荣获“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2013年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2014年荣获首批国家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贵州省小康示范村”、省级“文化产业示范村” ;2016年被授予“贵州省特色彝族村寨”;2018年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清风徐来,万物复苏,绿芽轻坠枝头,不错过一寸日光。百余幅墙画沿巷穿堂,没入林荫,麻郎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对面,一幅墙画惹人注目:火把节热闹喧嚣,群众载歌载舞,田园牧歌,盎然生机……这幅由余二龙所设计的墙画,抬眼望去,那便是麻郎垤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文化与文明,源于百姓,也传承于百姓。一代又一代的麻郎垤彝族同胞固守着他们心中最美的家园。“迷人的村寨、不老的传说”不仅是这座村落历史脉络的见证,更是它坚定的底色和灵魂。




供稿:徐鷃 李曼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新闻(民生)热线:0858-8261612

投稿邮箱:983426384@qq.com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终审:宋建英

编审:范青

编辑:邓文理





微凉都
发布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六盘水市本地新闻资讯,开展在线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