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叙村事·乐民村|乐民村的前身——乐民千户所城

政务   2024-10-17 10:32   贵州  


六盘水市盘州市

石桥镇乐民村

乐民村,今乐民居委会,位于盘州市东南部石桥镇境内,东临新街居委会,南与欠屯村隔河相望,西面和北面与关把山村接壤。距盘州市政府驻地红果30公里,距石桥镇政府驻地1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1220亩,林地932亩,现常住人口986户3026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兼有彝、回、苗等少数民族。


明嘉靖《普安州志》载:“土地肥沃,食足而民乐”,故名,乐民。乐民村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冠名设“乐民千户所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经历明代至清代的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清康熙年间,乐民千户所转为乐民里,千户所的军事作用消失。清末至民国期间,经历了从府、厅、州制到区、乡、保制的转变,乐民地区的行政归属也随之多次更迭。直到1949年前,乐民一直是盘县(今盘州市)下属的一个乡。


新中国成立后,乐民地区行政体制发生根本变化,从保甲制度转变为行政村、组体系。20世纪中叶,随着国家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乐民地区从属不同的区、乡、人民公社等。至1984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乐民村正式归乐民乡管辖。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撤区并乡政策的实施,乐民乡升级为乐民镇,乐民村随之隶属于乐民镇。2015年12月,乐民镇与石桥镇合并为石桥镇,乐民村隶属于石桥镇。2018年1月,乐民村改为乐民居委会。这一行政格局维持至今。


1936年3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长征途中途经此地,留宿于乐民村。1947年,盘县游击团创始人龙腾霄在乐民村的斗阁召开了一个意义重大的会议,旨在组建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迎接全国解放。1950年8月23日,乐民所正式更名为乐民村。


乐民村历史悠久,村中古迹众多,明清建筑古朴典雅,石板街道、凉亭、石牌坊等遗迹尚存,与参天银杏、古驿道、屯堡、营寨、古井、千户所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休闲旅游及历史文化研究者。2004年,“乐民妥乐堡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乐民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的乐民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现了全村自来水与电力的普及,户户通路且路面硬化,数字化网络全面覆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多元,涵盖农业、畜牧业、商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截至2023年底,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0元。



乐民村


乐民村的前身——乐民千户所城

乐民村前身就是明清时代的一个军事机构驻地,唤作乐民千户所,其功能就是负责当地的守卫和镇压非官方反叛武装。


千户所的最高行政长官(统领)为千户,亦称千户长,官名(军职),金朝始置,沿袭至明、清时期。


乐民千户所建制1200人,从统兵数量上来看,为上千户所(700人以上为上千户所,500人以上为中千户所,300人以上为下千户所)。朝廷为避免在地方形成割据势力,乐民千户长在任时间都比较短,一年半载朝廷都以回京述职的旨意调离,因调动频繁,可见文卷不多。


乐民千户所城,始建于明朝洪武(朱元璋)时期,据明嘉靖《普安州志》载:“乐民千户所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七月蒙调北征南,百户戴容等创立‘托落堡’於夹牛岭上,二十六年六月改设为乐民所,其山高峻,城周围一里零一百八十六步,高一丈二尺,城门一处二重,城楼两座,城铺九座”。


乐民村


乐民千户所城,属普安卫(普安卫,明清时期朝廷治理贵州部分地区的官名)所辖六个千户所城之一,现尚存城墙基础部分。原托落堡还在夹牛岭下东北侧槐花园内(现为丁家坟堂),设有守军大帐,现仅存辕门口石坎。所城后迁黑羊大箐(现乐民老街),于东面松树林建东门,西面石门坎建西门,南门未建,北面街口建北门。各门为拱形,高4米,宽4米。


乐民千户所城的建成并非一蹴而成,这片土地,在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演变中,一直扮演着交通要塞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宋时期,此地唤作嘎牛囤,据说因牛群汇集交易而得此名,后因一位陇姓彝族土司家族纷争败退,领地易名,至于叫什么无从考证,也无人知晓。


到了元朝,朝廷为了行军方便开始在“西南远夷之地”开驿道、设驿站,以确保战备供给的畅通。境内著名的古驿道“邕州古道”,也称“战马古道”“茶马古道”,就是元朝时候修建的。


邕州古道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从普安总管府连接盘州高家屯、杨柳沟、美女山、板桥、赵官、水塘、妥乐、乐民、水洞坪等地,最终通向云南罗平,并延伸至广西邕州,全长1690余公里。通过驿道,商贩们便可将本地良马运到外地销售,同时,又从外地运回本地需要的食盐、粮食、茶叶等物品,所以古驿道也叫“茶马古道”。这条驿道不仅是西南地区商贸往来的动脉,也是其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对于加强贵州、云南、广西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元朝廷为了方便客商往来,日供食宿,在古驿道上每隔60里建一座驿站。乐民塔刺密驿站就是当时建的驿站。据乐民村村民杨书光(贵州省作协会员)介绍,那时的古驿站南向开门,马头墙徽派风格显著,全木构造,灰瓦白墙,占地广阔,约一亩,楼高6.6米,深度8米,布局含前后院及两侧厢房,形成精致四合院,配有精雕窗栏与人行道,内置戏台。前庭为200平米石板院坝,曾为古驿道上最壮观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乐民塔刺密驿站因诸多原因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塔刺密驿站作为驿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起到了连接多地、便利往来的作用。这一时期,此地亦叫塔刺密。


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号令明军相继收复了由元朝统治的四川、贵州地方势力,其中就包括元朝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统治的盘州。


乐民村


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战结束后,明军将20万将士留守地方,安居屯田,叫“军屯”,史称“调北征南”;同时从四川、湖广等地迁徙移民,世代定居,称“民屯”,史称“调北填南”。乐民,就成为古道上的卫所屯兵之地,村里主要的大姓丁姓、邵姓、吴姓、杨姓、王姓、舒姓,大多是明洪武年间南征从军而来。现存境内《丁氏族谱》《吴姓族谱》《张氏族谱》《邵氏族谱》《王氏族谱》等,都写明先祖是因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征招参加南征的将士后人,因战势稳定铸剑为犁而就地生息。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7月,调北征南百户戴容等创立托(妥)落堡(今乐民黄家营村西部大营山)于夹牛岭上,建筑坐西南向东北,堡垒为圆形状,高4米,周长10米(遗址处立有一座石碑)。


托落堡的建立,是乐民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高峻、城防坚固。这一时期,此地更名为托落堡。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6月,明将王威推行“千户所制”,撤托落堡,改设立乐民千户所,迁至乐民老街,加以基建,这便有了后来的乐民千户所城。


据说,之所以叫乐民,因此地不仅属军事要隘之地且有良田好土,最适宜屯田养兵。于是就取孟子“乐民之乐也”的“乐民”来为千户所城命名。


乐民千户所城内驻一个营(时称王家营),由王穆指挥。以王家营为中心,在周边一里之地,东边马王庙设蔡家营,北边设张家营,南边设黄家营,时称四营。在东南西北四方立城门,东门马王庙城门,北门卷洞门(即老街北门鼓楼,又叫“三家堂”),西门黑神庙(亦称过滇楼),南门未建,后立下牌坊为门。


乐民千户所城周围一里零一百八十六步,高一丈二尺,城门一处二重,城楼两座,城铺九座。又建四屯,即毛家屯、江西屯、上欠屯、下欠屯,囤积粮草。设置关马山作为关战马的地方。“营”为“所”提供兵员,“屯”为“营”提供粮草,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关联系统,保卫所城。


现在旧址大都损毁,只留一些土木结构的遗址。


明崇祯年间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黔日游记》中,三次以“乐民所”为地标记路或山的指向。


乐民村千户所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乐民千户所更名为乐民里(“里”,和“营”为辖地名称),为“九里(汉人地)十二营(彝人地)”中的“九里”之一,为朝廷派出的“流官”(流官,指明清时期朝廷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地方官)管辖。


到了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朝廷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朝廷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裁普安卫并入普安州,乐民军事角色正式淡出历史舞台,乐民千户所不复存在。


今千户所城旧址呈南北走向,街道宽13.2米,北起所城北门,南至下牌坊街道,全长152.6米,街道两边商铺林立。


2004年11月,乐民千户所城、托落堡被列为盘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 12 月镇政府投资 30 万元,人民群众投工投劳,对乐民千户所城进行修缮时,于次年5月15日,重立上牌坊。2016年,石桥镇政府在乐民千户所城原址上,重建了一个“练兵场”,还给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又称丽江武靖王)将军立了一尊雕像以示纪念。2017 年镇政府再投资 50 万元对千户所城的老街路面进行改造并增设了路灯。






供稿:李曼   供图:肖润贤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新闻(民生)热线:0858-8261612

投稿邮箱:983426384@qq.com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终审:曾杰

编审:范青

编辑:杨舒月






微凉都
发布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六盘水市本地新闻资讯,开展在线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