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叙村事·乐民村|两座贞节牌坊与三块传世匾额

政务   2024-10-18 10:16   贵州  


六盘水市盘州市

石桥镇乐民村

乐民村,今乐民居委会,位于盘州市东南部石桥镇境内,东临新街居委会,南与欠屯村隔河相望,西面和北面与关把山村接壤。距盘州市政府驻地红果30公里,距石桥镇政府驻地1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1220亩,林地932亩,现常住人口986户3026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兼有彝、回、苗等少数民族。


明嘉靖《普安州志》载:“土地肥沃,食足而民乐”,故名,乐民。乐民村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冠名设“乐民千户所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经历明代至清代的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清康熙年间,乐民千户所转为乐民里,千户所的军事作用消失。清末至民国期间,经历了从府、厅、州制到区、乡、保制的转变,乐民地区的行政归属也随之多次更迭。直到1949年前,乐民一直是盘县(今盘州市)下属的一个乡。


新中国成立后,乐民地区行政体制发生根本变化,从保甲制度转变为行政村、组体系。20世纪中叶,随着国家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乐民地区从属不同的区、乡、人民公社等。至1984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乐民村正式归乐民乡管辖。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撤区并乡政策的实施,乐民乡升级为乐民镇,乐民村随之隶属于乐民镇。2015年12月,乐民镇与石桥镇合并为石桥镇,乐民村隶属于石桥镇。2018年1月,乐民村改为乐民居委会。这一行政格局维持至今。


1936年3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长征途中途经此地,留宿于乐民村。1947年,盘县游击团创始人龙腾霄在乐民村的斗阁召开了一个意义重大的会议,旨在组建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迎接全国解放。1950年8月23日,乐民所正式更名为乐民村。


乐民村历史悠久,村中古迹众多,明清建筑古朴典雅,石板街道、凉亭、石牌坊等遗迹尚存,与参天银杏、古驿道、屯堡、营寨、古井、千户所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休闲旅游及历史文化研究者。2004年,“乐民妥乐堡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乐民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的乐民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现了全村自来水与电力的普及,户户通路且路面硬化,数字化网络全面覆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多元,涵盖农业、畜牧业、商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截至2023年底,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0元。



乐民村


家族荣光:两座贞节牌坊与三块传世匾额


在乐民村中心地带,有一条全长165米、宽10米的石板老街。在街道上、下两端,各立有一座石牌坊,两座牌坊相距76米。


上牌坊为“天地正气”石牌坊(亦称贞节牌坊),是乐民千户所城内邵、吴、丁、杨、张等姓众人捐资,立于清同治元年(1862),青石雕刻结构,成直线排列布局,面南而立,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式建筑,通高约8.4米,明间面阔6.5米,四柱敦石均为衔珠石狮,呈“虎坐势”耸立,高约2米,长约2.5米,石柱均阳刻乌龙抱柱,石檐浮雕花草云纹、鸟兽,工艺精细。


以前的牌坊顶层石匾阳刻(阳刻,雕刻术语,既图案和文字为凸起的立体线条)“圣旨”二字,中层石匾阳刻“天地正气”四字,四柱均阳刻大清进士杨开榜所书楹联。

中间石柱联:

灵气与天长非大圣大贤名难不朽

皓魄共日月虽匹夫匹妇死有殊恩

两侧夹柱联:

尘世良缘未分享

相伴城隍共金身


此坊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受到损毁。2012年重立的上牌坊坊为四柱冲天式,青石结构,阳刻乌龙抱柱,南北两面均刻有楹联。

南面中柱联:

南征兴帮建所城风雨春秋铸辉煌

西途情牵治天下万象更新吐芳华

两侧夹柱联:

四阁晨钟惊雾霭几处村落行人早

八庙暮鼓催晚灯阑珊霓虹现真情

北面中柱联:

展文明长卷看银杏银果银光满面

临历史画廊体古镇古城古韵飘香

横额为:

天地正气

两侧夹柱联:

彩云寥山下物阜昌盛通衢道

盛世展精神群雄奋发逐南疆


“天地正气”石牌坊(贞节牌坊),据邵氏族谱记载,是为千户所城内一邵氏姑娘而立。


乐民村


据邵氏后人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乐民千户所城内,邵老爷的千金,正值青春妙龄,豆蔻年华之际。一日,邵小姐与嫂嫂去云台山找猪草,突然,天降大雨,姑嫂二人,困于庙中避雨。这时,庙中城隍菩萨显圣,面带笑容,望着二女。


两姑嫂开起了玩笑,说:“哪个能把手里的提箩挂在城隍的手腕上,哪个嫁城隍。”随后,两人开始丢提箩。一连好几次,嫂嫂丢的提箩都没有挂中城隍手上。而邵小姐拿起提箩轻轻一抛,便挂在城隍手上,嫂嫂见了,笑道:“妹妹,你挂上了,你嫁城隍啦!”姑娘听后满脸红晕,羞着回到了家,没多久便莫名死去。此时,村人看到从城隍庙到邵氏姑娘家屋顶出现一道彩虹,各路众仙彩旗飞舞,吹吹打打从邵家接走了姑娘。


之后,当地人便传邵小姐是“嫁”与城隍菩萨了,遂即,在城隍庙城隍菩萨右侧立起邵小姐金身,侍奉香火,人称:邵氏娘娘。时人以为奇,族人请示地方官绅,申报清廷,立坊旌表。满清皇帝阅奏批文,准旨立坊。因此,所城内的各姓人就自愿捐资立了此坊。之所以命名“贞洁牌坊”,并赐字“天地正气”及“圣旨”二字,原因是邵小姐未嫁人,是纯洁女子,皇上恩准旌表。


“下牌坊”为“清标彤管”石牌坊,又叫“节孝牌坊”,位于千户所城下街入口处,与贞节牌坊相距76米,建筑工艺和风格与上牌坊相同,牌坊上台横匾阳刻“圣旨”两字,中台横匾阳刻“清标彤管”四字,牌坊中门石柱阳刻楹联:

惟氏贤良巾帼文章坚贞亮节苦守冰霜

名标清史泉壤增光灵钟地运世代荣昌

侧面夹柱联为:

真心不二柏松秀

立志好同铁石坚


“清标彤管”石牌坊是黄家营杨氏家族为杨开朝之妻汤氏,在丈夫去世后从二十岁开始守节,长年侍奉公婆,抚育儿女成人,友爱乡邻,其行为值得表彰,经族人合意提请地方同意奏报朝廷恩准而建。20世纪60年代,两座牌坊被砸碎,石雕古迹荡然无存。


乐民村


因为这两座牌坊,都是皇帝钦赐的牌坊,过去,凡是经过乐民千户所城的客商或官员,都不能骑马从牌坊下经过,从南边来的在黄家营蒋家坡就必须下马,从北边来的到丁家祠堂就要下马,步行经过牌坊,否则,就是冲撞圣旨,轻则杖击,重则杀头。


据当地老人说,牌坊所立的原老街两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雕花门窗精巧细腻,厅堂布局严谨透露出古朴典雅的气息。沿街还设有古式铺台,让人遥想当年商贾云集、市声鼎沸的盛景。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一处由江西商人建立的会馆(亦称川会馆)和屯兵时的练兵场,均已不复旧观。


在街尽头,一座厅堂式楼门巍然矗立——北门。作为乐民所城北面的主要入口,它不仅是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也是迎来送往、连接内外的重要通道。如今,北门遗址保存完好,是乐民千户所城保存最完整的一道城门。


乐民千户所城还曾有三块承载着深厚历史与荣耀的匾额,曾是黄家营杨姓先辈辉煌学识的见证。


清道光甲辰年(1844)乐民所黄家营杨开榜率子杨鉴修(又名杨智璞)、孙杨信梁赴贵阳参加乡试,引得地方震动,杨开榜在回家途中去世,有郎岱的学生路迎至家中祭奠,后杨姓家属才接回黄家营家中祭奠安葬。凡参加过乡试的人都以“进士”名分鞭策自己和后人,这就有了杨开榜为恩进士、杨鉴修为岁进士、杨信梁为赋进士的由来。三位参加乡试的贡生,各有一匾悬挂于宅门头上,分别是“恩进士”“岁进士”和“赋进士”(贡生的雅称,只能出现在家谱中,祠堂牌匾,或者墓碑文中,不能用于正式文书之中)。


岁进士匾,为木质长方形横匾,长1.6米、宽0.58米。其中间刻“进士”二字,每字20厘米见方,笔力遒劲。其间小巧的“岁”字,仅占“进士”二字五分之一大小。此匾落款“道光庚戌年孟春谷旦”,即道光三十年(1850)。匾现藏于乐民村杨国进家。


另一侧,村民杨国安家则收藏着一块长方形直匾——“恩进士”,其尺寸略敛,长1.26米,宽0.54米,周身环绕着精致的回形几何纹饰。匾额正中,“恩进士”三字以颜体书写,朱红为底,金箔点缀,虽历经沧桑,色泽已显斑驳,却更添几分古朴韵味。四边“T”形环边图案,巧妙地增添了整体的庄重与华美。


遗憾的是,“赋进士”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被当作食堂的切菜砧板,最终损毁。



更多乐民村故事查看链接

“微”叙村事·乐民村|乐民村的前身——乐民千户所城



供稿:李曼   供图:肖润贤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新闻(民生)热线:0858-8261612

投稿邮箱:983426384@qq.com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终审:曾杰

编审:范青

编辑:杨舒月







微凉都
发布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六盘水市本地新闻资讯,开展在线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