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产前超声筛查中,会遇到的胎儿超声异常之一就是胎儿鼻骨未显示或长度不够(缺失?发育不良?),准妈妈们总会焦虑:“是不是我的宝宝没有鼻子?是不是意味着宝宝是塌鼻子?该怎么办?”。下面,真相来了!
鼻骨位于颜面外上部,由一对(即两根:左侧鼻骨及右侧鼻骨)长方形的骨板构成,位于两侧上颌突之间,构成鼻腔上壁一部分,两侧鼻骨于中线处融合。
正常胎儿有左、右两块鼻骨,于孕6周开始发育,9-11周开始骨化,正常情况下胎儿的鼻骨会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长。鼻骨最早可以在11-13+6周NT检查时进行观察。
超声检查鼻骨的方法
显示胎儿头部正中矢状切面,使胎头面向探头,前方无手或脐带遮挡,声束尽量与鼻骨长轴垂直,轻微偏转及侧动探头有利于分辨鼻骨的边界,从而获得鼻骨矢状切面。当显示正常鼻骨及其上方皮肤为两条高回声等号线时为鼻骨正中矢状切面。需要注意的是,矢状面扫查时,一定要避免探头倾斜入射,不要误将上颌骨额突误认为鼻骨。那么,怎样保证图像前端显示的是骨性强回声是鼻骨呢?首先,一定要保证取得真正的面部正中矢状面,图像要显示鼻尖部的位置。再次,鼻骨的高回声是与鼻部皮肤层高回声平行的,而上颌骨额突不会与鼻部皮肤高回声平行。测量鼻骨的长度也是通过正中矢状面测量,正常情况下,鼻骨随着孕周和头臀径的增长而增长。
这个切面显示鼻骨横切面图像,鼻骨位于上颌骨额突的前内侧,呈“∧”形。要注意的是,横断面扫查到眼球内侧“八”字状的骨性结构是上颌骨额突,鼻骨是位于上颌骨之间的拱形强回声,两侧鼻骨在中线处融合。上图为颜面横切面声像图:鼻骨为拱形强回声结构(箭头所示)及两侧上颌骨额突(黄色圈注)
鼻骨缺失可分为一侧或双侧缺失,双侧缺失可表现颜面正中矢状面及双眼球横切面均不能显示鼻骨强回声(动态观察后),而一侧鼻骨缺失在正中矢状面可无异常表现,但是双眼球横切面仅显示一侧鼻骨强回声。鼻骨发育不良在双眼球横切面上可无异常表现,但在正中矢状面上显示鼻骨明显缩小。鼻骨长度低于正常同龄胎儿的第5百分位时,可诊断为鼻骨短小,以大部分大排畸检查时间23周为例时,鼻骨小于5.2mm,可考虑鼻骨短小。鼻骨不是鼻部,鼻骨未显示并不是说没有鼻子的意思。其次,鼻骨未显示并不都代表鼻子塌陷或者鼻梁低平,大部分情况下鼻部形态都是正常的。如果孕期胎儿超声提示胎儿鼻骨显示欠清或未显示,部分是因为鼻骨还没有骨化或骨化不全,导致超声图像上看不见。
在超声检查中,鼻骨的缺失或短小可能提示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风险,43-62%的唐氏综合征胎儿的鼻骨发育不良,鼻骨发育不良已成为最强的软指标之一,提示21-三体可能大。因此,当发现胎儿鼻骨发育不良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遗传学检查,如羊水穿刺或无创产前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声明:*本文仅提供信息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