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财新周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极越汽车“闪崩”的全过程。报道详尽,向优秀的媒体人致敬。然后咱们趁热,简要复个盘。读完这篇报道,我的一个强烈感受是,冯唐老师在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当中提示不要犯的错误,极越全都犯了。
冯唐书道作品: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不着急”说的是对时间的态度。一个人做完该做的努力之后,就该放下,手里放下,心里放下,等。有耐心,有定力,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给周围人足够的时间,给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足够的时间。然而从财新的报道来看,极越似乎非常着急。其中一个最极端的表现是,这种着急甚至到了不等拿到造车资质。以至于后来更换品牌后,不得不重新来过,浪费了时间、人力、资源,乃至机会窗口。
除了宏观层面,还有一个着急的细节,就是极越一开始就推出了无门把手的设计。这种不符合大多数消费者习惯的设计,被诟病成了“无效创新”,在后来市场推广中需要大量解释沟通工作。
“不害怕”说的是对结果的态度。充分努力之后,足够耐心之后,结果往往是好的。在好消息来临之前,担心结果好不好一定是无用功。即使结果不好,那也不意味着就到了穷途末路,人生可以依旧豪迈,只要人在,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不害怕是对结果的成败无所畏,而不是对结果的成败无所谓。在极越的这个事件中,关于对结果的态度上似乎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没态度。没态度不是害怕结果,而是害怕决心。
财新的报道中多次提到一个细节,就是在股东双方的战略重心当中,都没有极越的位置。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双方在极越的投入方面都显得非常“矜持”。这新能源汽车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似乎格格不入。
不要脸不是没皮没脸,而是事在人前。有一个人把事在人前做到了极致,就是孔子,因为他做到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境界。反过来,意必固我这四点都是过于凸显自我的典型表现。
在极越最终的问题爆发之前,三方其实都没有明确表示过要放弃,但似乎又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比如极越一直不愿相信两位大股东会停止投资,而股东们则觉得极越的车还能再多卖点儿,都没做到“毋意”。财新的报道中还提到一个细节,就是2024年开始,极越采取了相当激进的促销策略。所谓“激进”的意思就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虽然终于在下半年8月份单月突破2000辆,但巨额亏损却超出了股东的预期。
从九字箴言的角度,做了一个简要的复盘。这只是其中一个角度,另外此次复盘依据的材料仅是财新的一篇封面报道,难免挂一漏万。另外还需要提醒一下大家,我们毕竟面对的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挑出错来是很容易的,所以复盘很容易陷入挑毛病的惯性中。
那复盘的作用一方面是让我们去看到问题,更重要的一方面也是一个提醒,如果重新回到历史现场,比如回到2021年极越初创的时候,如果是我们在那个位置上,我们应该怎样避免错误的发生?
推荐两门课程:金线原理和冯唐五道战略成长营。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两门课解决的核心痛点就是怎样在当下的时点,规划好未来的事情,以及怎样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新年红包(提醒一句,有效期到12月31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