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曾国藩复方子白)人是第一位的,有人才能有事,得人才能干事。但是,谁真的能委以重任,“托三尺之孤、寄千里之命”,是个非常难以判断的事儿。读书、写书,做事、做人,都是一辈子的事。
可以托付的人
用人之道,广收,慎用。
选人之道,做人有操守,行为无官气,做事多条理,说话少大言。
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真正满足这四条的人,就是可以托付一辈子的人,一辈子有三四个这样的老哥、三四个这样的兄弟、三四个这样的老弟,就足够了。如果真能遇到这样的人,请千万珍惜,切切。
不变的是道
不要赶时髦。
要揣摩不因时间流逝而变、不因空间转换而变的真、真理和大美。
变的是俗,不变的是道。
争取做个得道之人。
忘 机
每个人的三观形成之后,因为基因的力量、原生家庭的影响、教育的积累,非常难被常规手段改变。
作为一个想要成事的领导者,尊重以上事实,不要妄图改变每个人的想法,不要妄图在每件事儿上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甚至不要让不同人的不同心眼和心思影响到自己。
领导者身处高位,笃定不易,不去想周围人的心眼和心思,既然想也没用,那就索性不想。
忘机——忘记,把力气花在能使得出力气的地方。难得糊涂,吃得下,睡得着,老实最安全。绝大多数的心眼和心思会如浮云散去,绝多数的矛盾和不祥会在置之不理的懵懂中消失。
理不必太多
大道理不用讲太多、太细,一两句日用家常话,切实遵行,足够了。
教化人类也如此: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二,不给别人添麻烦;第三,多喝水。
朴拙之人
没有什么人的脑门上大写一个“渣”字,在确信和确定基本素质和靠谱程度之后,察看心性修为,还是要等重要节点——紧急关头、考验时刻、危难之际。
危难之际,朴拙之人最靠得住,聪明人会油腻,会撒谎,会逃跑。
剩下的朴拙之人,是一生的好伙伴,千万珍惜。
靠自己、靠队伍
阅历世变,在诸事无常、诸事不可控的前提下,渺小的个人如果想成事,能靠什么?只能靠人。人似乎最不可靠,似乎又是唯一能依靠的。
靠什么人?
靠自己,靠一个训练有素的自己,“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靠队伍,靠一个勤慎笨拙而有执行力的队伍,“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