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老师,你那边有没有资源?我手上有篇论文要发。”
相信在学术圈,很多人都很熟悉这句“搭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很多做科研的老师同学,都开始默认接受了发论文需要“走关系”这个“事实”来了。
尤其是在文科领域。这种情况更加普遍。大家都知道,其实发论文很多时候根本不是靠“实力”就能解决的,能不能顺利发文的关键因素反而是“关系”和“机会”。
作为“学术货币”的人脉关系
做学术、出成果,靠人脉、地位、资源才能搞定,这听上去似乎是在开玩笑,但有些事实却让人有点忍不住要笑中带泪——真的是个“冷笑话”。
在一些期刊的投稿过程中,能否成功接受审稿,往往取决于你和编辑的关系,而非你论文的学术价值。学者提交的论文质量好坏无从判断,审核速度更是完全取决于个人关系背景。
某些学者甚至形容,期刊编辑审稿就像是在玩一场扑克游戏:不是看谁有更高的“牌”,而是看谁手里有更好的“关系网”。如果你能通过一封“友好”的邮件,或者通过某个共同的朋友搭桥,突然间你的论文就能轻松地穿越审稿的重重关卡,直接发表。
因此,科研实力在这场游戏里的话语权,受到了“关系”这一非正式“游戏规则”的挑战,逼着大家为了尽量让自己不被冷落,除了提升科研水平,也悄悄去“经营人脉”。
这种人际网络,慢慢就成了学术圈里重要的“学术货币”。如果你没法通过某个编辑、某个同行来运作,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成果可能永远停留在实验室的桌面上,成为别人拒稿的废纸。
不光是关系,还有“交易”
如果你以为发论文只是依赖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学术圈的“灰色交易”早已将这一切推向了极致。发论文,不仅仅是靠关系,还是靠“交易”。这个交易里,货币、资源和人脉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
简而言之,学术界的“交易市场”往往是围绕着这些资源和交换展开的,而能力在有些时候似乎变成了附属品。
有些学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人际网络,他们更希望能通过金钱来让自己的论文“顺利出稿”。某些期刊甚至明确告诉作者,若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论文就能以更快的速度接受并发布。
这种交易,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学术研究的神圣性何在。更有甚者,有的学者通过“购买”期刊的机会,实际上是在“买一个名额”,而不是为了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推向学术舞台。
这种情况并非孤例。很多期刊,甚至包括那些知名的期刊,不知道怎么就流落到一些“贩子”手里,获得了明码标价的“收费标准”。
若你不愿意走这条“捷径”,你的文章很有可能会在漫长的审稿过程中被无情地搁置,直到没办法托人找中介支付了费用,优先发表的机会才会到来。
这一现象可以用“灰色交易”来形容,因为它没有明文规定,却在学术界的“潜规则”中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学术“冷笑话”,科研“硬话题”
走进学术圈,很多年轻学者可能一开始会觉得,自己有雄厚的研究能力,发表论文只是时间问题。然而,这种想法很快就会现实打击到。
年轻学者面对学术界的竞争,常常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职称晋升、基金申请等多个方面,科研水平往往无法直接体现出个人的优势,而关系网却成为了影响因素。
即便是毕业很多,许多学生还需要依赖导师的关系来推进自己的学术生涯。若没有导师的引荐或人脉支持,这些年轻学者的论文便很难进入那些有影响力的期刊。
这种依赖导师人脉的现象,使得许多研究者即便拥有卓越的研究能力,也可能因为人脉不足而被学术界边缘化。
这种“关系”对学术界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论文发表上,甚至会延伸到学者的职业发展。当职称评定、科研奖励等都与“关系”紧密相连时,许多年轻学者不得不放弃学术追求,转向依赖关系的道路。
毫无疑问,通过“关系”发表论文,不仅会加剧学术腐败,也让许多学者在长期的竞争压力下感到焦虑。关系网络的形成使得学术的“价值”变得模糊不清,而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往往因为缺乏“资源支持”而被淹没。
对此,在清除这一怪象的问题上,除了多方管理之外,我个人觉得,尤其重视加强对期刊行业的管理,完善同行评审机制,可能更加的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你们觉得呢?
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lbe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