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施一公弟子,已发8篇Natrue+2篇Science+4篇Cell

学术   2024-11-17 11:47   新加坡  


近期,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李晓淳团队在顶级期刊 Cell 在线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论文,题为“Molecular insights into human phosphatidylserine synthase 1 reveal its inhibition promotes LDL uptake”。李晓淳为唯一通讯作者。


这项研究首次解析了人类磷脂酰丝氨酸合酶1(PSS1)的冷冻电镜结构,涵盖野生型PSS1(PSS1WT)、引起Lenz-Majewski综合征的Pro269Ser突变体(PSS1P269S),以及PSS1与抑制剂DS55980254复合物的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抑制PSS1能够促进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吸收,这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这项突破性的工作展示了李晓淳实验室在胆固醇代谢与膜蛋白领域的深入探索,也再次巩固了其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李晓淳2004年至2012年在清华大学求学,师从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完成了理学学士与博士学位。他在清华期间便表现出出色的研究能力,专注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012年,李晓淳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加入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Günter Blobel教授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方向逐步聚焦于关键膜蛋白的分子机制,期间获得Life Science Research Foundation Fellowship资助,并因其杰出表现荣获C.H. Li Memorial Scholar Fund Award等荣誉。


2017年6月,李晓淳加入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分子遗传系,担任助理教授,并成为Clements Biomedical Research学者。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云集了许多世界级科学家,包括胆固醇代谢机制发现者、1985年诺贝尔奖得主Joseph Goldstein与Michael Brown。

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李晓淳带领实验室开展独立科研工作,主要利用冷冻电镜与生物化学技术,探索胆固醇代谢与信号转导的核心机制。他的研究方向不仅对代谢紊乱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还为膜蛋白相关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迄今为止,李晓淳已经在 ScienceNatureCell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40篇论文,其中包括8篇Nature、4篇Cell2篇Science

他的研究成果涉及胆固醇生物合成、信号传导通路以及关键膜蛋白的结构功能分析。这些工作对分子生物学、代谢生物学以及临床医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他还因学术贡献荣获多个重要奖项,包括2017年的Tri-Institutional Breakout Prize for Junior Investigators以及2019年的Damon Runyon-Rachleff创新奖。

值得注意的是,李晓淳是一位很低调的学者,在其个人主页与网络信息中,很少见到其过多提及自己的成就。

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lbertz;来源| 综合



科研城邦
服务百万华人学者,见证祖国科研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