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的公司,骑自行车20分钟多一点就到了。前几周要进东三环那边偶尔去开会汇报工作,路上一走就是两个小时,真觉得浪费时间精力。
早些年住在海淀香山那边,上班在二环里的大学高校图书馆,每天上下班都极度煎熬,拥挤的公交,饥肠辘辘的胃和空空的口袋,也没有多少焦虑。
焦虑这个词,突然发现有时候艰辛、煎熬不一定是焦虑。焦虑可能更多是一种心灵感受,艰辛大多数来自于身体外部。
年轻的时候,体能,精力足够绽放,工作一天下班也要去周边商场转转,约一下同事朋友聚餐聊天,总想着要去见未见过的人和事物。
说真的,现在自媒体的流量都在于自己的隐私,人们越放大自己的隐私,越不在意自己展示真实 ,就越多人围观,人们乐见穷人的痛苦和富人的炫耀。
35岁之后,就会觉得时间飞快,真的不能继续蹉跎,体能,心力也慢慢不能适应那种高速运转,卷来卷去无休止的屎上雕花,越来越厌倦那种PUA式的布置任务与工作。
当你明白世界的运行规则,看穿了公司的把戏,迷失了自己最初的理想,放弃了尊严脸面,你开始寻找一条自己的出路。
单位或者公司,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组织,在任何组织中,你不可能承担很少却收获很多,在收入这点上绝对公平。
事少,离家近。事务少,人际关系少,离家近,多近?从卧室到客厅就是最近,一人公司就是这个逻辑。
35岁之后,面临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困境,年龄的焦虑,所有这些都能压垮一个本身正常的正值壮年且并不强壮的身体。
如果你不想失业,至少要事做多钱少赚且不抱怨,问题这几点都能做到的老黄牛,也会被排挤或者努力付出被无视的命运。
钱多事少离家近打工人的终极述求,但是这个并不存在,或者具有偶然性,公司购买了你的时间和你全部上班时间的精力。
如果你不能保证双赢,甚至被剥削,你就不可能有稳定的长期的工作,大厂的互联网企业如此,小企业也是一样。
未来世界,机器和AI取代人类的工作越来越多,并不存在你理解中稳定退休的工作,教师医生这些原来的所谓铁饭碗也不见得就真的摔不破。
不需要思考的低水平重复性工作,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搬运工,驾驶员,仓储库房管理、质量检查的,清洁和保安等。
只有这几个行业会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与收益:低价零售、游戏娱乐、命理玄学、情绪消费、养老银发。
行业对了,岗位还要对上,所以你觉得好工作,适合你的工作,还能钱多事少离家近,真是祖上荫庇,积累了多大福报才能有今天的安逸。
钱少事少离家近的好处,不用多说了,距离决定了时间,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他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留给自己时间很少,是会出问题的。
当然,当自己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命节奏,给了再多时间也是无聊发呆和自娱自乐,对于自己成就和成长也毫无增益。
所以,傻白甜的人生才是我们羡慕的人生啊。
不是35岁之后选择小公司苟延残喘,而是你必须要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命如何度过,你要自己闭环一整件事,只有这样才能永不被替代。
写作,自媒体看似很拥挤,其实是少有人能坚持走下来,所以并不拥挤,打开电脑,整理文档,开始美好一天,仅此而已。
35岁之前,怎么样,看2024年Z时代青年创业白皮书的公示:
根据《2024年Z世代青年创业白皮书》,Z世代创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创业赛道倾向数智化应用:Z世代青年创业者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且深度融入互联网技术,更倾向于数智化应用领域,如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
他们对数字产品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理解力,这是其独特的创业“基因”。
受教育程度普遍高,知识技术储备更强:Z世代创业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创业者总占比达到93.2%,其中本科占比51.6%,硕士及以上占比3.6%。
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研究资源和大厂实习经历,为技术驱动的创业领域提供了坚实基础。
创业年龄年轻化:19-23岁的青年创业者合计占比达到47.9%,其中20岁是创业高峰点。
这个年龄段的创业者不仅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启动创业项目,而且思维活跃开放,愿意接受新事物,同时有着更多的精力和更少的家庭负担。
创业启动资金来源单一:个人储蓄、家人/朋友赞助是Z世代青年创业者资金的两大来源,其中个人积蓄占比达到69.1%,家人/朋友赞助占比为58.1%,投资机构来源仅占19.4%。
创业辅助工具与平台多样:Z世代青年创业者更倾向于寻找性价比高的工具,如免费或低成本但功能强大的软件和服务,以最大化地实现创业目标。
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和云服务是他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创业首要动机追求个人价值:Z世代青年创业者的原始驱动力中,征服自我的占比最高,达到73.8%;其次为市场需求,占比73.3%。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Z世代青年创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深厚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创业灵感和资源,如“非遗+文创”等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