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对农民的印象是刻板、生硬的,他们或许压根就没有真正的见识过农民的四季。
他们的印象是书本里的、是电视媒介中的、是畅想着田园式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实际呢,晒的黝黑、风来雨去、虫咬蚊叮等等不好因素,或许压根没想过。
当然,现代培育技术先进,也逐渐替代掉落后的耕种方式,如大田地化、高机械化,这些就离我们实际远了许多。
现实的,乡村的农民,仍然是相对守旧的,化肥种子、喷药除草等,这些琐碎无尽的杂事,才是真的。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看,农民作为一种职业或社会角色,其身份认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
在现代社会,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民的身份认同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意义。
他们可能同时扮演着农民、工人、商人、创业者等多重角色,其身份认同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
从社会经济地位的角度来看,农民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在不断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支持。
尽管农民群体在身份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上发生了变化,但他们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基本角色和职责并没有改变。
农民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通过辛勤劳动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日本不仅从战后的废墟中站了起来,而且进入发达国家前列。那么,在此期间日本农村和农民发展得怎样?
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日本和后来的中国一样,走的路线是“加工制造业+出口导向”。快速的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也跟中国一样,就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收入迅速拉大,市民很快富了起来但农民没有跟上。
日本政府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政府认为,如果继续任凭日本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拉大,日本未来的发展将无以为继。
因此,1961年日本推出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中就包含大量旨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按照这个时间节点,中国应当在1990年左右就开始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但现实是中国光取消农业税就已经晚至2006年了。
日本究竟是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首先是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农业现代化资本促进法》、《农业基本法》,等等。
这些法规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直接抬升农民收入。给农业以高额补贴,保护脆弱的本国农业。
在所有制方面,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取收入。在经营模式方面,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土地集中、扩大单个农民的种植面积,促进个体农民转向农场化。
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升级。
日本和中国一样是小农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但农业机械在1970年代就已经在全国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
中国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情,不断受到农业资本下乡的冲击和挤压。小规模农业受到农业资本、三农政策的多重因素的影响,受到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土地流转集中到村镇统管,农民实际上变成了农业资本的雇工,农民需要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转型成为新型农民,老一辈的农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种情况,土地不适合大面积流转,同样需要在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下,因地制宜继续发展“小而美”的精致农业。
第三种情况,小农家庭继续保持纵向一体发展,即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可以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来实现。
如果够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那么多重经营的合作社既可以克服高资本投入的瓶颈,又可以避免家庭的“自我剥削”(恰亚诺夫,1996)。
当下的中国,外来资本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造,特别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在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的流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加速发展。
涉及到农产品源头、产量和品质方方面面的经济价值和利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资本的控制和攫取中很难监控,传统的小农经济正受到严重的威胁,人们也在逐渐觉醒,希望健康绿色农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