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的帷幕已经缓缓落下,激动人心的欢呼与掌声似乎还回荡在耳边。它带来的不仅是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故事,更在于那份超越自我、跨越国界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
如同奥林匹亚山上不灭的火焰,在每一位参赛者和观赛者的心中持续照亮。即便赛事结束,依旧激励着无数人在各自的人生赛道上勇往直前。
每一位运动员的背后,都有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关于信念、毅力,还有爱。
他们的自传不仅是对个人奋斗历程的记录,更是一扇扇通往梦想与坚持的大门。书页间有着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光辉灿烂的那一刻,更深深写下了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日子,不为人知地无数次跌倒又爬起。
或许这几天,有不少朋友还在巴黎时区的奥运会戒断反应中。让阅读成为我们的良方,建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随着文字的引领,感受精神火种的力量。愿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抱有永不言弃的勇气,在孤独与压力中自我超越。
“
你的心力水平到底怎么样,
关键时刻扛不扛得住、
敢不敢赢?
《心力》
作者:邓亚萍
这是中国体育初代“大魔王”、乒坛传奇邓亚萍的个人作品,深刻剖析了她在面对挑战时如何锤炼“心力”。学会掌控心态、战胜拖延、提升效率、精准抗压,被称为是大心脏世界冠军解读人生关键时刻的制胜心法。
1973年,邓亚萍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自5岁开始接触乒乓球,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在16岁时便首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夺得女双冠军。随后,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连续夺得女子单打和双打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首位夺得四枚金牌的运动员。
在运动生涯中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并连续八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在书中,她提到中国乒乓球队挑选队员参加国家比赛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公式,就是实力=技力 X 心力。
“技力”就是一般理解的技战术水平,包括力量、速度、反应等;“心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具体来说包括抗压能力、发挥的稳定性、自信心等。输不输得起?打比赛能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这些都是心力的范畴。
太多人将努力花在了提升自己的技术上,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技力奠定下限,心力成就上限。
“在没日没夜的高强度训练中,
我学到的很关键的一个道理
就是大脑会骗人。”
当你发现自己效率低下、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候,先别急着去责怪自己,批评自己不专心、不专注,应该试着去处理一件更复杂的工作,这是帮助注意力重新聚焦的好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不像在比赛上哪里有那么多裁判?而且有这时间和裁判较劲,还不如尽快平静下来,专注到下一个球、下一场比赛或下一个工作任务之中去。
“不管上一场球
是赢还是输,
都结束了,
马上打住。
从领奖台走下来
那一刻,
一切从零开始。”
她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失败和挫折的。
“不管我赢了多少次,对于很多国人来讲,永远会跟我讲输的那场球,小山智丽那场球。”
在书中她坦诚地分享了这些经历,并指出失败并不可怕。在下一次出发前,做好失败的复盘。把那些原本我们以为在控制外的因素变成控制内的因素,给出解决方案。
“我不会在输球的过程中一直沉浸在我输了我否认我自己,不是这样,我会面对它。我今天到底输哪里了。只要打过的对手能赢我的,恐怕只有第一次的机会,第二次就没有了,哪怕事隔几天都不可能了。”
面对失败,自我激励很重要,打鸡血可以激发情绪,把准备好的东西完美地表现出来。但是,如果不愿意锻炼专业技能,那不管用什么方式自我激励都是白搭。
核心的原则就是——针对过程打气,不要给结果打气。
“成年的标志之一,
就是不再奢望
别人的称赞。”
书中还记录了她退役后的生活与转型,有人问她:“你害怕转型吗?”她说:“有什么好怕的呢?因为从一生下来你什么都不会,不是通过一点点地学习成长吗?”
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的成功,但明天的失败也不等于你后天不可以成功。不只身体运动是这样,脑力劳动同样如此。
比如背单词,你肯定也有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但事实上,越过了某个临界点,你的意志力和专注力就会重新提升。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
我也有过没日没夜背单词的日子!
我也曾经觉得撑不下去,
但只要撑过去了,
又马上可以再战好几个小时!”
在退役前,邓亚萍被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这一职位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当时的她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法语更是一窍不通。面对这一重要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巨大反差,邓亚萍深感压力,并决定从零开始学习英语。
“第一次去国际奥委会开会,就我一个人带着翻译去的,听也听不懂,别人在议论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光我这么一个代表中国的运动员,我说我总得说说话吧,好不容易憋半天又害怕,带着翻译总是会慢嘛,就感觉特别不好,真的受刺激了。”
“第一次开完会回来,自己就觉得不行。我准备了一张纸,请了一个私教帮我念一遍,我录下来,然后天天听、天天听,鹦鹉学舌一样。一个月后去里斯本开会了,上台开头就开始,一口标准的剑桥音。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努力,虽然实际底下还是靠翻译,因为刚刚开始嘛,但不管怎么样找回一点小小的我。”
而这时,是她学习英语的第三个月。
正是这样强大的心力,在面对“会不会有那种业余乒乓球打得特别好的人,总是幻想能够赢你?”这个问题时,她的回答毫不犹豫:
“不可能。
可能有人想试试,
试完以后就知道了,
不可能再叫板的。”
“
当我终于在旋转后稳稳站定,
世界才张开双臂,
拥抱了我。
《璇木》
作者:刘璇
在体操运动中,曾有一个被普遍视为不可逾越的界限——运动员在年满17岁后,其竞技状态与获奖能力往往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在这既定的规则之外,总有那么几位杰出的运动员,以坚韧和才华挑战着极限。
刘璇,便是这样一位勇于突破的体操女杰。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当璀璨的聚光灯逐渐淡去,年仅17岁的刘璇,面对伤病与年龄带来的双重压力,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退役。
回到省队后,她并未选择安逸,而是开启了更加艰苦的训练与康复之路。日复一日,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伤痛、调整技术,更在心理上完成了从运动员到挑战者的蜕变。
1997年的全运会,她用一枚枚奖牌宣告了自己的回归。紧接着在1998年亚运会、1999年世锦赛,再次以卓越的表现征服了观众与裁判,证明了自己的坚持与努力。
终于,时间来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大幕缓缓拉开。21岁的刘璇带着更加成熟的技术、更加坚定的信念,再次征战。
最终,她以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也为中国体操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运动员,
你走上赛场就要
像个战士,
你就得拿出常人
所不具备的
能力和毅力。”
这些能力和毅力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平素最艰苦的训练和挑战中学来。
1979年,刘璇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5岁时开始在少儿学前体操班接受训练,后入选湖南省体操队。
为了保证读书和训练两不误,经过爸爸妈妈、教练和班主任的三方协商,刘璇每天上午去读书,下午一点去体校。一练就是六个小时。回家吃饭前,还要绕路去同学家问当日的课后作业。有时候,做完功课已时至凌晨。
从年幼时的刻苦训练到成年后的伤病困扰,一路上种种不易更不乏温情相伴,书中表达着对家人、教练、队友以及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的感激之情。
“小时候,我们只知道痛,
不知道苦。”
字里行间传递着她对体操的爱,这种爱超越了时间、伤痛与荣誉,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操带给我们这几代运动员的是对生命的感悟,也许超越了所谓的快乐与痛苦之类的感触。”
她回忆道,小时候每次有大人来家里玩,对我说,练体操很苦哇!我就说,一点都不苦,甜着呢。但一旦有人说,练体操很痛吧!我就伸出小手掌回答说,嗯,真的很痛。
那时看过体操训练的家长:要不就痛彻心扉地在体操房外涕泪滂沱;要不就将孩子从训练场接走,彻底不回来了。
1993年,刘璇凭借出色的表现
入选国家体操队,
更专业的训练开始了。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过关下杠的,只记得从那一刻开始我真的不再喜欢与荡秋千类似的任何动作和游戏。手掌被磨破,但摆浪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这,就是专业队的训练。”
专业的训练也意味着更加的严酷,身体的痛感都已经降低到几乎失去了知觉。每个人真的是练得太苦了,都练怕了。
有的队友为了不训练,故意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将被子掀开,期盼第二天早晨醒来就发烧;有的队友背着家长和教练喝生水,求爹爹告奶奶地祈祷肠胃炎迅速光临她的身体;有的队友还曾用脑袋使劲对着器械撞去,希望脑袋上留下一个巨大的伤口,以停止训练。
“说起那时候的苦,
说起那时的乐,
我们俩无不感恩于生命给予过我们这样一段时间的锤炼,
才使得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
没有怕过输,也没有怕过累。”
“现在说起来好笑,也颇有些荒诞,在一个强身健体的体育场所里,每个人都在寻找方法,想要生病。
生病,就是豪华度假。”
竞技体育的训练过程往往严苛至极,近乎非人性,这或许正是为了不断突破人类体能的极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不朽目标。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她那小小的身躯逐渐积聚起惊人的力量。
“食得咸鱼抵得渴。
在人生途中,
对痛苦有多大的承受力,
对美好就有多大的感知度。”
面对成功,刘璇却说:我不是一个极具天赋的运动员。也正因为如此,运动才教会我这种可贵的信念——“坚持”。正所谓,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在自传中,她反复且深情地强调“坚持”这一信念的无穷力量,以此激励每一位读者。
“亲爱的读者们,
如果你们现在正打算
放弃一次自己的努力,
请相信你们自己。
把梦想交给你们坚强的信念吧,
因为,它将是你一生中
不可或缺的忠实伴侣。”
(资料、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