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账、盲盒、玩偶……日常闲暇中,年轻人沉浸于DIY快乐屋,寻找一种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展现个性的方式。
在10后的神秘世界里,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泡泡玛特”。花花绿绿、形形色色的「咕卡」已然兴起,并迅速走红,占领书包和书桌。
什么是「咕卡」
咕卡,是指在小卡片上进行装饰的行为。用词源自韩国,发音为“gukka”,意为“贴卡”。
通过粘贴各种贴纸、胶带、亮片等装饰材料,让卡片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个人特色。
咕卡的“卡”分为官方卡和非官方卡两种。
官方卡通常由官方机构或团体发行,随机赠送给购买相关商品的人员;非官方卡则由粉丝群体、个人工作室、个人玩家等非官方机构制作。
咕卡就是通过在这些未装饰的卡片上,进行二次创作得到的。
( 各款咕卡材料展示 )
近年来,咕卡的热度不断攀升。
据百度指数显示,“咕卡”的搜索指数自2022年便开始直线上升,并且延续良好的势头。
抖音#咕卡#话题的播放量高达25.1亿次;小红书关于“咕卡”的笔记数量多达61万条,浏览量2.5亿,超越了同期关于“飞盘”和“陆冲”的话题。
( 网友分享制作的咕卡作品 )
咕卡的人气不仅是在社交媒体上,在电商平台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淘宝平台,#咕卡DIY#以688.9万的热度登上热搜,相关宝贝数量超过4.6万件。产品包括咕卡套装、咕卡砖、咕卡盘、咕卡贴纸等,出售的种类繁多、价格亲民。
( 咕卡套装、咕卡贴纸等 )
另外,一些实体店也反馈了咕卡的热销情况。
有文具店表示,咕卡相关材料已成为店里的“销冠”,销量持续增长。
店里的顾客群体涵盖了从儿童到年轻家长等年龄段,家长们也通常会将咕卡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手工活动。
( 家长们参与咕卡游戏,亲子PK )
值得注意的是,还是学生的10后们已经成为咕卡文化的重要推动者。他们不仅喜欢购买咕卡材料来制作自己的作品,还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咕卡正逐渐成为他们与同学、伙伴、朋友的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
“咕卡的过程让我觉得很放松,每次完成一个作品都很有成就感。我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们的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
( 10后在社交平台踊跃分享自己制作的咕卡 )
四年级的豆豆,是资深玩家
每天都有一小时的时间用爸爸妈妈奖励的材料制作咕卡。她认为咕卡极富创意和想象力,乐于和同学们分享制作经验;还成功带动了班级女生一起玩,咕卡成为了增进友谊的“社交神器”。
可可是“入坑”不久的咕卡新手
她觉得这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为了爱好,会用零花钱购买贴纸,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幸运的是家长非常支持她,认为这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会和她一起玩。
常见的咕卡有哪些类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贴纸咕卡
这是最基本的咕卡类型,通过贴纸来装饰卡片,是很多爱好者的入门款。
奶油胶咕卡
使用奶油胶将立体的贴片装饰到卡片上,增加更多立体感和层次感。
火漆印章咕卡
用火把蜡粒融化,倒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再粘到卡盘上,过程较为复杂,但效果独特。
从简单的贴纸装饰到复杂的立体造型,再给咕卡串上一条彩色的小链子,这样就可以挂在书包上、手机链上、钥匙扣上。
如今,随着玩家们的无限创意,咕卡已不再局限于卡片本身,而是扩展到了各种物品,实现了“万物皆可咕”。
( 网友分享“咕”出的小桌板、扇子、甚至是鱼缸。)
同时,咕卡的玩家群体也逐渐从10后延伸,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群的目光,包括00后、95后。
他们比10后成熟,但同样对咕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更加注重精致度和创意性,将咕卡视为一种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方式。
不得不说,这个充满创意与乐趣的潮流手工,不仅易上手,更易上头。
( 咕柜子、咕大盘,创意玩“咕”的年轻人们 )
“00后”咕卡爱好者小C表示,就很热衷于为自己的物件贴上精美的贴纸,让它们变得独一无二、赏心悦目。她认为咕卡不仅是一种装饰手段,更是体现了个人审美和风格个性化的表达。
在咕卡的花花宇宙,玩家们精心挑选贴纸、配饰,巧妙搭配色彩,将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融入其中。此时此刻,享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创作时光。
(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