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则关于孤独症儿童的新闻被转载报道,触动了无数人心。
康康在六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也称自闭症),爸爸为了陪伴和照顾他,只有等晚上孩子睡着了才能出门工作,接单送外卖。
后来,康康来到了北京优脑银河诊所进行公益治疗,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评估和康复治疗。现在的他不仅已经入学,还像个小大人一样帮着爸爸分担工作。
SUPER JOB
研究大脑的女青年
治疗技术源自昌平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部的科研成果,本期SUPER JOB的嘉宾就是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者之一,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孙肖月。
这位研究大脑奥秘的女青年,平时喜欢养养花、做手工,采访时还笑称自己的天赋大概在厨艺,因为“我第一次做红烧肉就做出来了,像饭馆做得一样”。
在面对并不专业的科研相关提问时,她也会在思考后细心地举例,有条不紊地向我们剖析和答疑。
对于女性在科研行业中的现状,她坦诚而平和地看待:“目前首席科学家里女性占比确实较少,不止在科研领域,这个现象在各行业可能都会遇到。女性在家庭、婚姻、亲子上兼顾要更多一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放在其他部分自然会变少了。”
有关康康的治疗经过,她感慨道,“或许不能说是挽救了一个家庭,确实极大地帮助了他们的家庭。”
平日里,父母送小孩到学校后就可以去上班,能自行安排时间。但中重度的孤独症小朋友们却不行,因为他们离不开人。
他们没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说感应到自己有需求,简单到吃东西、换衣服、去卫生间这些事都需要人去照顾。
“我们在他(康康)三个月的治疗周期里每天坚持去做干预,也就是TMS(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记得在治疗了一个星期左右,他就能自己去卫生间了,他父亲也很开心。”
TMS的原理就是贴近头皮在局部位置内去产生一个快速变化的磁场环境,这个磁场穿过头皮和颅骨。
脑内的血液是一直在流动的,血液中带电荷的离子切割磁场,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一个次级的电流,这个电流能够激活或抑制神经细胞的活动,因而改变那片区域的神经元活动。
同时神经元产生释放特定的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改变和这个区域功能连接更高的其他区域。
也就是说虽然只干预了一个位点,但其实干预效果会辐射这个位点所在的整个脑网络,改善整体功能。我们一般把用于活动的位点叫作“靶点”,例如DLPFC(背外侧前额叶),在治疗很多精神类疾病中都有效。
一两天可能看不出效果,一般至少得一个星期或者是几周,年龄越小的治疗者可能维持的效果越好。TMS运用大脑的可塑性,因此年龄越小,大脑越是处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干预会越有效。
以前大家可能没有这个意识,现在越来越多人会关注起来,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去做相关的检查和测试。
在面对小孩子时,家长也可以快速地意识到异常行为可能预示小孩的神经发育问题,比如多动症、自闭症。
智商是反映在很多方面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认知能力、记忆能力,还有一些其他能力,如注意力和集中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等等。
国际上有几个不同的智商测试量表,结果通常以一个分数来表示个体在标准化测试中的表现与同龄人平均水平的比较。
智商的平均值通常设定为100,标准差为15。这意味着大约68%的人的智商分数在85到115之间,95%的人的智商分数在70到130之间。140分以上的就是我们常人认为的“天才”水平。
由于我是硕博连读,在六年时间里研究方向都是围绕神经学科。
做科研,对于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精神可以激发我们去深入研究,设计实验,实现我们的想法,或者解答我们的问题。我也被这种学术氛围所吸引吧,它能够提供深入的知识和研究机会。
之所以对神经科学产生兴趣,部分原因是本科毕业时参加了一个夏令营。
在活动中接触到了脑科学,一位女教授的宣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讲述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些现象,比如视觉错觉,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影像学和生理学原理,非常有趣。
我们可以做一个视觉的小实验——测优势眼,是关于眼睛和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可能存在的差异。
Step 1
选择一个物品作为参照物,比如一支笔、一本书或者任何视线内方便看到的东西,并举起一根手指指向参照物。
Step 2
调整双眼、手指和参照物在一条视线的直线上,并用双眼盯住参照物。
Step 3
保持姿势不变,分别遮住你的左右眼,用另一只眼去看一下参照物和手指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有变化。
如果偏差很小,说明此刻你没被遮住的眼睛就是优势眼,这个眼睛接收的信息在大脑视觉信息处理中占权重较高,它提供的视觉信息更接近两只眼睛同时观察时的情况。
我们通常认为两只眼睛提供的视觉信息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大脑可能会对来自每只眼睛的信息赋予不同的权重。
睁眼的每时每刻,眼睛就在不停的接收视觉信息,这些信息的本质是光子。
它们打到视网膜上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外侧膝状体,然后进一步传递到视觉皮层,位于后脑勺的位置。电信号从那里继续向更高的层级传递,最终到达前额叶。
通过注意力、视觉通路等多个机制,我们最终理解了我们看到的东西,这就是大脑的如何处理视觉信息的粗略过程。
目前所在的项目组中,科学家们会进行大量的大脑功能分区研究。在临床上,我们通常会根据个体化的脑功能分区,针对特定的功能网络进行干预,以改善每个人的不同状况。
我们实验室里还有项目组是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就是老年疾病,帕金森、老年痴呆等,项目组日常要跟多家医院合作,开展一些临床实验。
说起恋爱脑、智性恋、颜控这些就涉及个体差异了,对于不同的恋爱点,每个人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人们常说肯定都喜欢长得好看的,这也很正常,基于人的审美和择偶偏好,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
恋爱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过程,本质就是脑子里发生了一些电化学反应。人在恋爱时大脑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神经递质,各自起的作用还不一样。
比如更喜欢苹果的话,那吃到苹果时脑子里产生的兴奋神经递质会更多。换到恋爱里也是一样,如果你更享受交流相处的乐趣,那么即便对方外貌更出众,但彼此话都说不通,就可能引起你的烦躁情绪,愉悦感就变少了,好感度自然也会降低。
神经科学告诉我们,爱情的奇妙感觉来自多巴胺、苯基乙胺、内啡肽、催产素等化学物质。当人们坠入爱河,荷尔蒙和神经传导物质会随之激增。
在爱情最初的阶段,产生好感会促进脑细胞分泌多巴胺,让人觉得新奇、有趣,产生聚焦式专注,比如旺盛的精力和开心愉悦的感觉,“爱情让人上瘾”不无道理。
真正陷入爱情时,会分泌苯基乙胺(爱情兴奋剂),产生呼吸和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来电”感觉。这种神经兴奋剂让人感觉更有精力、信心,产生“光晕效应”,无限放大对方优点。
当爱情进入新的阶段,肢体接触会促使大脑产生更多的催产素来维持爱情,催产素又被称为爱情的“麻药”,它并不直接促进爱情,而是会刺激大脑反复分泌多巴胺。
当亲密关系继续发展,人们会渴望更加持久的长期陪伴和依恋状态,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内啡肽。相对于苯基乙胺和多巴胺等快乐激素带来的迷醉和疯狂,内啡肽起到的是镇静剂作用,让我们感到温馨、舒适和留恋。
英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当人看到恋人的照片时,脑内负责判断力和推理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降低,使他们暂停所有批评和怀疑。
大脑中负责恐惧的部分和另一个涉及负面情绪的区域也“关闭”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爱得神魂颠倒时会如此快乐,不再担心会有坏事发生。
其实前额叶所在的脑区还控制着很多东西,工作、记忆什么的都在这里,压力、焦虑也都和它有关。人在特别焦虑的时候,身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不正常的活跃状态,可以做深呼吸来自我调节,让躯体的焦虑症状先缓下来。
短视频设计的初衷,就是抢夺人的注意力,毕竟每天不太能花几个小时去看长视频。而看一个小视频,尤其是你感觉还带点知识的,看完就会觉得有学到新知识获得新信息的满足感,会给人很及时的反馈。
这一点可能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所以会让人产生类似于“上瘾”的行为,觉得每天不刷点视频就好像缺点啥。
如果选一些更有深度的东西,比如看名著或者听有声书,这些作品是被考验和认可的。不过这样阅读和聆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刻意的训练,因为要沉下心去做,需要投入精力去深入理解,会占据大量的时间。
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人,比如90后,也是通过以前的文艺作品去了解当时的年轻人在做些什么,那些作品多少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以后的人们怎么去了解我们这一代人呢,这也是类似的。
所以不管长短视频或是长短文章,甭管好坏能写下来、能保存下来的,都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象,都有一定的价值。
行业加班情况还挺多的,取决于每个人的压力和追求吧。同事和同行们加班都不少,我读博时感觉博导的工作量也挺大。
一个创作者,他的一个IP爆了,那未来几年围绕IP可能会一直有发展,但这个逻辑对科研就行不通。
当然,如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科研成果,确实可以获得资源跟经费,继续在这个领域内做研究。但是那种开放性的成果很难做出来,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可持续过程。
其实科研领域不太是想象中的按部就班,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虽然行业不同,但处于塔尖的就那么一小撮人,科研也是一样,更多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塔尖下面的部分。
目前在脑科学研究中,对于AI的运用确实很多。前段时间我们邀请了一位清华教授,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科学家,他们团队去年做了一个非常前沿的研究,叫“天眸芯”,是全球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以AI模仿人类视觉信息加工的过程。
还有北大的教授团队,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电极,能够同时记录1000多个通道的信息。如果技术成熟,那么在这个领域内的科研速度有可能会提升十倍。
也就是说本来需要花十天才能获得的信息,一天就能获得了。
这些是在技术技能、科研工具上的涂抹,在科研领域,真正的突破往往建立在大量信息积累的基础上。
每个研究者都在自己的领域内一点点地挖,有的向前挖、有的向深挖、有的往周围领域去扩。这种积累过程是必要的,可以比喻为拼图,每个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自己关注的那一块。
这种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大概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点,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个“天才”或者一个创新的想法,将这些前期所有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引来重大的科学突破。
所以,我比较看好的是未来,不是短期内。比如在基因治疗及其相关领域,可能会为研究带来长期进展,将有望对医学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 文中图片视频:源自网络及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