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山寨饮料,重夺汕尾首富

财富   2024-10-09 08:02   广东  


从“山寨”起步,却以非凡之姿将公司市值推向近千亿的辉煌成就,东鹏饮料(股票代码:605499.SH)的故事不得不令人瞩目。

在今年的七月中旬,东鹏饮料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业绩答卷: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稳稳站在80亿元台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四成;净利润更是亮眼,超过16亿元,实现了接近五成的同比增长。这份成绩单,无疑是市场对其强劲发展势头的有力证明。

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响,更是对东鹏饮料成绩的最好注解。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累计涨幅超过20%,更在部分时段内飙升超过40%。以具体数字为例,从年初的每股160.66元,到7月25日攀升至每股231.36元,这样的涨幅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尤为耀眼。

将东鹏饮料的股价与行业内其他佼佼者相比,其表现更显突出。比如,中国首富旗下的农夫山泉股价为30.85元/股,养元饮品为20.43元/股,承德露露则为7.61元/股。相比之下,东鹏饮料的股价表现无疑成为了市场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随着公司市值的不断攀升,东鹏饮料的实际控制人、汕尾首富林木勤的身价也随之飙升。据《财富杂志》预测,到2024年,林木勤家族有望以总计6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90亿元)的净资产,跻身全球富豪排行榜,并再次巩固其作为广东汕尾首富的地位。

东鹏特饮创始人林木勤在2023年被评为福布斯中国最佳CEO之一/图源:福布斯‍‍‍‍

在资本狂欢的舞台上,东鹏饮料虽然享受着鲜花与掌声的簇拥,但其背后的隐忧却如同烈火烹油下的暗流,难以被表面的辉煌所掩盖。

首要问题是,东鹏饮料面临产品线单一的挑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第二大股东频繁减持套现,自上市以来累计套现金额已超过28亿元,这无疑给市场投下了不稳定的阴影。

为应对这一困境,林木勤作为掌舵人,自2023年起积极尝试多元化发展,涉足电解质水、椰子水、鸡尾酒等多个领域,然而这些新品并未能在市场上激起太大波澜,反响平平。

与此同时,实控人家族的操作也引发了外界关注。一方面,他们通过慷慨的分红政策,三年内将超过15亿元的资金收入囊中;另一方面,公司却背负着巨额的短期借款,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在2023年起维持在31.9亿元至43.4亿元的高位。

这种“分红自己拿,借贷公司担”的做法,被指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被营销策略专家沈博元形容为“比较不健康的情况”,他强调,上市公司频繁借贷往往意味着现金流状况不佳。

然而,战略品牌专家陈晶晶则提出了不同的视角,她认为短期借贷是企业灵活运用资本的一种手段,有助于企业扩张或应对短期现金流需求,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并不必然等同于负面,反而可能反映出企业的积极经营态度和发展潜力。

至于东鹏“大存大贷”策略背后的真正逻辑,或许只有林木勤本人才能完全洞悉。

但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是,如果东鹏饮料不能有效打破对单一产品的依赖,那么其曾经赖以起家的“山寨”之路,在未来还能否继续支撑其前行,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山寨红牛,击败正主

曾以“山寨红牛”身份低调起步的东鹏饮料,恐怕连自己也未曾预料到,有朝一日能超越红牛,稳居中国能量饮料行业的头把交椅。

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IQ的最新数据,2023年东鹏特饮的销量在能量饮料市场中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43.02%,成为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头羊。

东鹏特饮的崛起之路,是从深耕下沉市场起步,从广东本土逐步扩展至全国版图的辉煌征程。在红牛曾占据绝对优势、市场占有率超八成的市场格局中,东鹏特饮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

那么,是什么让这家最初模仿红牛起家的企业,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呢?一位常年驾驶、频繁饮用功能性饮料的卡车司机给出了直截了当的答案:“东鹏特饮,便宜又好用!”

这里的“便宜”,正是东鹏特饮高性价比的真实写照。

回望近三十年前,红牛初入中国市场时,6元/罐的高昂价格曾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而今,同样容量的东鹏特饮,市场售价仅需2元/罐,而更大容量的500ml瓶装,更是亲民地定价在5元/瓶,真正实现了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享受能量补充的愿望。

500ml大瓶装的东鹏特饮在超市货架上的售价为5元/瓶/图源:网络

在价格上,东鹏特饮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其价格仅为红牛的一半以上,这一高性价比策略让它巧妙地捕获了红牛未曾充分关注的下沉市场。

而在这片市场中,卡车司机、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蓝领群体成为了东鹏特饮的核心消费群体,他们正是那些以辛勤劳动和宝贵时间换取生活来源的代表性人物。

回望千禧年初,红牛已经成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其品牌形象与NBA、极限运动紧密相连,如翼装飞行、钱塘江国际冲浪赛等赛事的赞助,以及2008年豪掷1.6亿元竞得央视北京奥运广告资源的壮举,都彰显了红牛对于高端市场和极限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东鹏特饮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它从东莞这个制造业重镇出发,一开始就精准定位了蓝领阶层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东莞,作为东鹏特饮全面铺货的第一个样板城市,其工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众多。

据东莞市统计局数据,从2000年的204万到2009年的336万,东莞的工业外来劳动力数量持续增长,“百万民工下东莞”成为了那个时代生动的写照。

正是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东鹏特饮迅速崭露头角。2009年在东莞市场的初次亮相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销售出2万多箱产品;到了2012年,更是实现了营收破亿的里程碑式飞跃。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东鹏特饮于2013年重金邀请知名艺人谢霆锋担任代言人,正式开启了由广东向全国市场扩张的步伐,逐步将高性价比的能量饮料带给更多需要它的劳动者。

东鹏特饮在2013年聘请谢霆锋代言/图源:网络

在商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避免重复造轮子”,意思是没必要从头开始创造一切,因为有时候借鉴与创新并行不悖。

在这个背景下,山寨、模仿甚至提供平价替代品,并不总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

实际上,站在行业巨人的肩膀上,能够更快地找到前进的方向,比从零开始创新一款全新产品要省力得多。林木勤,这位曾负责华彬红牛中国代工业务的专家,就深刻理解并实践了这一理念。

林木勤不仅巧妙地在口味配方上向红牛致敬,连广告语的精髓也一并吸收,将“困了累了,喝红牛”的经典口号稍作调整,打造出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

这种策略既保留了消费者对类似需求的熟悉感,又巧妙地建立了东鹏特饮自己的品牌印象。

林木勤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模仿。他在东鹏特饮的包装上进行了微创新,引入了一个独特的杯状透明防尘盖。

这个小改动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大有用处。它不仅能够有效防尘,保护饮料的新鲜度,还意外地成为了司机朋友们方便的烟灰缸,甚至在钓鱼爱好者手中变身为拌饵料的实用工具。

社交平台上关于东鹏特饮瓶盖的妙用/图源:小红书截图

小小的瓶盖设计,竟然成为东鹏特饮吸引并稳固忠实消费者的秘密武器,让品牌的核心用户群体愈发坚固。

而东鹏饮料之所以能在市场中异军突起,背后还藏着一个“天时地利”的契机——中泰红牛之间的商标纷争,无意间为市场留下了一片待开发的沃土。

故事始于2016年,当华彬集团与泰国天丝集团因红牛商标问题陷入法律拉锯战,这场长达五年的“红牛内战”,如同一场大戏,让旁观者东鹏饮料悄然抓住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东鹏特饮正是那位智慧的渔翁。

为了精准触达北方消费者的偏好,东鹏饮料的掌舵人林木勤敏锐洞察到北方市场对大容量饮料的青睐。于是,在2017年,一款创新设计的PET瓶装东鹏特饮横空出世,它不仅容量高达500毫升,还贴心配备了防尘盖,售价亲民仅需5元。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北方市场的精准狙击,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东鹏特饮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约5%飙升至2020年的15.4%,成功跻身行业第二把交椅,而昔日的龙头红牛则不得不面对市场份额从75%以上大幅下滑至52.1%的现实。

更令人瞩目的是,自2021年起,东鹏特饮不仅在销售量上超越了红牛,成为国内功能性饮料市场的领头羊,到2023年,其市场占有率更是突破40%,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统治力。

当中泰红牛双方终于从法律漩涡中抽身,准备重新布局市场时,却发现东鹏饮料已凭借这段时间的飞速发展,于2021年成功上市,成为了业界瞩目的新星。

在上市庆典上,林木勤展现了其高瞻远瞩与感恩之心,他特别向华彬集团的严彬表达了感激之情,感谢其将红牛引入中国,不仅培养了国人对能量饮料的初步认知,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番话,既是对前辈的致敬,也是东鹏特饮从模仿到超越,最终实现后来者居上的最佳注脚。


单品隐忧,无法躺平

东鹏饮料虽然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在其产品布局中,东鹏特饮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连续多年贡献了超过九成的营收,是名副其实的“利润支柱”。然而,这种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的现状,也为东鹏的未来埋下了隐忧。

具体来看,2023财年,东鹏特饮的营收高达103.36亿元,而公司其他所有饮品的总营收仅为9.14亿元,东鹏特饮的营收占比仍高达约92%,显示出极强的集中度。尽管公司近年来在努力拓展其他业务线,但东鹏特饮的营收占比仅从95%微降至92%,这表明多元化发展的步伐尚显缓慢。

长期依赖单一产品,对东鹏饮料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点。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仅仅依靠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

特别是在功能性饮料行业,随着行业渗透率的提升,以低价策略拓展市场的空间已越来越有限,市场增量逐渐触及天花板。同时,体质能量、乐虎等新兴品牌的崛起,也给东鹏特饮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更为严峻的是,东鹏特饮的传统消费群体——卡车司机等蓝领就业人口的数量正在减少,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需求。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东鹏饮料需要更加积极地寻求转型和突破,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卡车司机是东鹏特饮的重要受众/图源:小红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消费者群体的规模也面临着缩减的挑战,东鹏饮料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即所谓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意味着,东鹏不仅要稳固现有的市场地位,更要努力打造出第二个能够与东鹏特饮相媲美,甚至超越它的明星产品。

面对这一任务,东鹏的掌舵人林木勤展现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策略。

他借鉴了过去成功“山寨”红牛并进而壮大的经验,但这次,他的目光更加开阔,不仅仅局限于模仿,而是更加注重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和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捕捉。

林木勤采取了一种紧跟市场潮流、快速响应的策略。每当市场上出现热销产品或是新的消费趋势时,他总能迅速捕捉到这些信息,并以此为灵感,推出相应的新品。

这种“市场什么火,我就推什么”的做法,虽然看似简单直接,实则背后蕴含了对市场动态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比如:

2020年元气森林气泡水出圈,同年其推出东鹏加気含气能量饮料;两年后推出东鹏气泡特饮;

2023年,元气森林旗下外星人电解质饮料销售规模翻倍,东鹏特饮推出补水啦电解质饮料;

2023年,看到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爆红出圈,东鹏饮料马上推出乌龙上茶,并计划继续加码无糖茶领域;

2024年初,东鹏饮料又投入鸡尾酒市场;

……
可以说,从气泡水、电解质水,再到椰汁、柠檬茶、拿铁、油柑汁和鸡尾酒,市场上火过一阵的饮品,林木勤都做了个遍。

东鹏推出的诸多产品/图源:东鹏官网‍‍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林木勤显得尤为急切。在2023年3月的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他明确提出了紧迫的任务:“未来三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培育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绝不能抱有懈怠或‘躺平’的心态。”

东鹏饮料在尝试通过撒网式的多元化战略来寻求突破时,并未如预期般迅速迎来增长。相反,由于新拓展的饮料品类毛利率普遍低于主营的东鹏特饮,这种快速扩张的做法反而可能带来利润率下滑的风险。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企业的第二曲线发展呢?陈晶晶向盐财经分享了她的见解:企业应基于现有的品牌特色和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来规划第二曲线的成长路径。

她同时指出,市场上“谁火就学谁”的策略并非全然不可取,从商业角度看,模仿是许多企业起步的必经之路,如百事可乐之于可口可乐。

但关键在于,要在广泛尝试中保持敏锐,逐步缩小选择范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拥有20余年饮料行业经验的沈博元则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建议。他回顾了东鹏特饮通过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与中泰红牛竞争的历史,并指出,若要在未来实现精细化发展,东鹏必须从产品研发、创新、市场营销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调整。

沈博元特别强调了产品定位与消费者需求匹配的重要性。他指出,东鹏特饮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蓝领群体,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些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高要求。

这种需求特性并不适用于所有饮料品类,如鸡尾酒和气泡水,它们的消费群体与东鹏特饮的传统用户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沈博元还提醒说,像电解质水这样的产品,其消费场景和频率都较为特定,不能简单地作为日常饮料来推广。

如果没有适当的流汗场景,频繁饮用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增加肾脏负担。

因此,沈博元认为,东鹏饮料在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时,必须摒弃单纯依赖低价驱动市场的老路。

只有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精准定位产品,并辅以全方位的创新和管理优化,才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存大贷
分红一半落实控人兜里

在东鹏饮料的分红故事中,其慷慨程度与A股市场中的“吝啬派”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2021年5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短短三年间,东鹏饮料已累计向股东派发了高达30亿元的红包,这一数字在其同期净利润总额46.73亿元中占据了相当比例,展现了公司对于回馈投资者的诚意。

值得注意的是,东鹏饮料背后是一个紧密的家族企业网络。实际控制人林木勤先生不仅直接持有公司近半(49.93%)的股份,其家族成员包括兄弟子侄以及妻子陈惠玲的兄弟们,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共同掌握了公司约三分之二的股权。

这种家族式的管理结构,使得林氏家族在三年间直接从分红中收获了超过18亿元的财富,真正实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财富效应。

然而,东鹏饮料的“大手笔”分红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和疑虑。有观点认为,公司在赚取46亿元净利润的同时,却选择将其中30亿元用于分红,这样的“掏空式”分红策略是否会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

毕竟,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保持足够的资金储备以支持业务扩张和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更令人费解的是,尽管东鹏饮料账面上并不缺钱——财报显示其拥有大量银行理财产品投资(43.80亿元)和证券投资(1.06亿元)——但公司却依然保持着高额的短期借贷。

从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东鹏饮料的短期借贷规模一直维持在30亿元左右的高位,这一现象与市场上普遍追求的“去杠杆”趋势相悖。

东鹏特饮2024年一季度存在33.67亿元短期借贷/图源:Wind‍‍

东鹏饮料在财务操作上展现出了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它慷慨地大手笔分红,不断将利润回馈给股东;另一方面,公司却同时背负着大额的银行贷款,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

对于这一现象,一位匿名分析师向盐财经揭示了背后的逻辑:分红是实控人或大股东个人收益的体现,而债务则是由上市公司这一集体承担。这种安排使得公司能够通过不断借贷来维持运营所需的流动性,并利用盈利来支付贷款利息。

然而,这种操作并非没有风险。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流动性充足,能够轻松覆盖各项成本,那么短期内或许能够平稳运行。

但一旦销售盈利出现下滑,资金链就可能面临断裂的风险。

此外,大额借贷所产生的利息费用无疑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东鹏饮料大存大贷的谜团尚未解开之际,公司的股东和高管们却纷纷选择抛售手中的股票。

特别是今年7月,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在IPO股份解禁后,再次抛出了减持计划,欲套现约25.71亿元。而在去年5月,公司的股东及董监高也曾集体减持,合计套现约14亿元。

这种股东和高管解禁后立即减持的行为,无疑给东鹏饮料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果连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和重要股东都不看好自己公司的长期发展,那么市场上的投资者又怎能放心呢?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朋友们转发、点赞、发表神评!

END

-扫码添加华哥微信-
每天分享商业第一手讯息和投资感悟

华哥说商业
有深度、有内幕、有爆料,在这里读懂商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