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怎么突然老成这样了

财富   财经   2024-10-05 08:03   广西  


小米的首款电动车,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终于要在公众面前闪亮登场了!

就在近日,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激动地宣布,这款备受期待的小米汽车SU7将在3月28日与我们正式见面。

更令人兴奋的是,从3月25日开始,大家就可以预约品鉴这款新车了。

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仅仅一天时间,预约到店品鉴的人数就激增超过10万人,足见大家对这款小米汽车的期待之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受这一利好消息影响,小米的股价也实现了超过10%的涨幅,足以看出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3月12日,雷军在微博宣布,小米第一台汽车SU7将于3月28日正式发布/图源:微博@雷军

尽管小米汽车即将亮相,但大家仍对其定价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外界对此猜测纷纷,尤其是在今年车市频繁的降价潮冲击下,许多网友对小米 SU7 的前景感到担忧,网络上出现了诸如“小米还没上桌,比亚迪已经掀桌”、“周围全是吉利”等幽默段子,反映出大众对于市场竞争激烈、小米汽车前景不明确的担忧情绪。

这种焦虑与担忧似乎在一组广为流传的雷军对比照上得到了体现。

三个月前在武汉大学捐款时,雷军还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然而,到了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时,他的形象却明显苍老了许多,发际线也有所后移。

当然,这也可能与正式场合要求不化妆有关,但人们不禁纷纷感慨,或许是“造车催人老”,造车之路的艰辛和压力可见一斑。

尽管雷军在微博上发布了新的照片,试图打破这种传言,但身为后来者的小米汽车,目前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雷军近期视频截图/图源:视频号@雷军

早在2021年,雷军便表达了他对造车事业的坚定决心,他称自己造车是押上了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就像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

然而,时光荏苒,转眼间三年已经过去,这场关于汽车产业的赌局却仍未正式开盘。

与此同时,竞争环境却变得日益激烈,各路车企纷纷加大投入,争夺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米汽车的赢面似乎变得越来越小。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胜利的天平是否还会眷顾雷军呢?


定价仍是胜负手

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小米汽车今年的状况,可以说是尚未上桌,便已被各大车企的重围所包围。
这种“包围”最直观地体现在价格上。

虽然小米汽车的最终定价尚未公布,但雷军已经透露了不少信息。

他曾表示,小米汽车的定价会相对较高,其性能相当于传统燃油车中两三百万级别的豪车,因此“9.9万元、14.9万元甚至19.9万元”这样的价格都只是玩笑话。

另外,在今年1月,雷军在微博上回应关于SU7价格的询问时表示:“50万以内,有对手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小米汽车的首款新车价格极有可能会落在20万到50万元这个区间内。

雷军在微博回应:“50万以内,有对手吗?”/图源:微博@雷军

某品牌汽车销售刘洋,他告诉我们,在这个价位段的购车群体主要有两种类型。

首先,有些顾客经常需要跑销售、谈业务,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像BBA这样的老牌、有品牌力的轻奢车。

而另一类则是白领群体,他们更看重汽车的时尚感、潮流元素以及新技术。

比如特斯拉、问界、理想、吉利和蔚来等品牌,都是他们比较喜欢的选择。

很明显,小米汽车主要锁定的就是这些追求时尚、新技术的白领群体。

根据杰兰路新能源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数据,小米SU7的意向用户主要是经常使用小米产品的、30岁以下的未婚男性,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家庭平均年收入达到29.5万。

这个用户画像与特斯拉、极氪、理想等车企的用户群非常相似,可以说是价格、用户群都高度重叠,竞争相当激烈。

那么,从性能上看,小米的首款车表现如何呢?

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给出了他的观点。

他认为,小米的首款车在不少方面与其他产品有些相似,也就是所谓的“同质化”。

而在小米擅长的生态软件方面,从家居互联网到汽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同类竞品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相比之下,其他竞品各有千秋。比如吉利,它拥有丰富的燃油车经验,底盘和操控的调教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特斯拉作为行业先驱,在智能驾驶和品牌影响力方面更具优势。

蔚来则提供换电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

而华为系的汽车则与小米在模式和生态系统方面展开了直接竞争。

张翔还特别提到,华为以其鸿蒙操作系统闻名,虽然小米也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更多地依赖于安卓。

华为的鸿蒙系统是完全独立开发的,这是小米目前无法比拟的。

在软件方面,小米在语音识别和地图等方面与华为相差不大,但在硬件方面,小米确实有供应链方面的优势。

对小米汽车来说,目前的挑战在于缺乏足够的口碑和品牌力。

在各大车企的激烈竞争下,小米汽车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占领市场并吸引用户,确实非常困难。

雷军曾透露,小米汽车计划从2025年开始,推出价格更为亲民的车型,如SU5及其青春版,希望借此提高销量。

但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比亚迪,其市场地位稳固,王传福更是自信地宣称比亚迪在10万至20万元价格带拥有定价权。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已有10家左右的车企对旗下车型进行了降价调整,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纯电和混动车型上,价格区间正好是10万元到20万元。

降价幅度最大达到了近15%,也就是约3万元。

其中,比亚迪率先宣布降价,旗下多款新车价格下调,并打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

随后,比亚迪还对其他主力车型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优惠。在这种激烈的价格战中,小米汽车想要切入市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进入2024年,整个汽车行业可以说是火药味十足。

小米汽车不仅要面对2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内的比亚迪、吉利银河E8等强劲对手,还要在20万元以上市场与吉利、极氪、特斯拉、蔚来、理想等车企展开激战。

可以说,小米汽车目前处于被众多车企包围的态势,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

蔚来和比亚迪/图源:微博@蔚来@比亚迪

面对这种严峻的市场压力,雷军也放话并不畏惧,表示:“现在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流量的红与黑
雷军多次强调小米SU7的定价不会过于亲民,但大家普遍预期它的价格会在20万以内。

这背后其实与小米过去在手机领域的“极致性价比”和出色营销策略息息相关。

小米进军汽车领域时,喊出了“年轻人的第一辆车”的口号,似乎想要延续在手机领域的成功。

雷军也曾在某次直播中提到,小米汽车的售价可能在10万元到30万元之间。

这样的预期让很多人心生期待,毕竟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预算有限。

王晗是一个持续关注小米汽车的消费者。

他平时使用小米的台灯、手机等产品,对小米品牌有一定的好感。

当谈到购买小米汽车的意向时,他表示如果价格超过20万就不会考虑了。

毕竟在当前的降价潮中,有很多性价比高的车型可供选择。

而且,小米新车的质量如何,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这也让他有所顾虑。

深圳南山区,小米之家旗舰店,一面展示小米各种系列产品的屏幕前,一位年轻消费者正在思考/图源:视觉中国

时至今日,依然有名人对小米汽车的定价提出建议。

比如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在3月6日的直播中就对雷军说:“我建议你把价格定在15万到20万之间,别再想40万或50万的事了。”

他甚至还建议雷军别过分强调情绪价值和资产价值。

确实,流量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在其他新创车企还在努力让用户认识自己的时候,小米汽车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营销策略,已经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根据微博公布的数据,2023年下半年汽车行业十大热搜品牌中,小米SU7以53次热搜高居榜首,远超其他品牌。

然而,流量也是一把双刃剑。大众对小米汽车的关注度越高,对它的期待也就越大,这使得预期变得难以控制。

张翔指出,小米汽车与特斯拉、理想等靠流量起家的车企类似,创始人是网红,自带大量流量。

流量营销是它们的立身之本,高管隔空喊话、发布会拉踩友商、街拍伪谍照等营销手段层出不穷。

这些手段虽然能在前期吸引一批尝新的用户,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支撑,很容易适得其反。

比如最近理想汽车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由于新车销量不佳,有人恶意P图,创始人李想不得不在朋友圈回应,但仍被嘲讽是因为产品不行而强行营销。

在舆论场上,关于小米汽车的疯狂预测甚至恶意传谣也屡禁不止。对于小米汽车这样的流量型车企来说,维护品牌形象尤为重要。


做好了烧钱的准备?
回顾雷军的创业历程,他似乎总能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发展的脉搏,但每每又恰到好处地避开那些最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办公软件还是汽车行业,他都展现出了这种独到的眼光。

在过去的三年里,小米默默地投入到汽车制造中。

这期间,有的车企凭借出色的销量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而有的车企却因为现金流问题、组织管理不善等原因,纷纷倒下。

直到最近,小米汽车才终于推出了首款新车。

有些网友因此调侃说:“小米还没上桌,桌子就被其他车企掀翻了。”

确实,如今小米汽车面临的压力不小。然而,在张翔看来,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中国拥有100多家车企,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淘汰落后产能,价格战愈演愈烈。预计到2030至2035年,我国车企的数量将会大幅减少,可能只剩下二三十家。

因此,只要小米能够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有可能笑到最后。

据小米汽车官方微博透露,小米SU7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

目前,全国29个城市、59家门店已同步开启预约。

至于智能化方面,虽然之前的技术会上没有详细透露,但似乎小米有意将其作为正式上市时的重磅发布和核心卖点。

那么,智能化能否成为小米汽车的解药呢?

小米SU7的应用生态/图源:微博@小米汽车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杨胜兵对小米造车持保留态度。

他认为,小米作为后来者,技术积累相对较少,同时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洗牌,各种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的标准法规还在不断完善。

由于小米此前没有造车经验,因此在智能化方面未必能领先其他车企。

其实,无论是智能化还是品牌塑造,都只是手段而已,真正检验实力的还是销量。

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持续性降价潮,任何车企都难以幸免。

定价往往取决于生产规模和成本,只有销量足够大,车企才有降价和抢占市场份额的底气。

虽然小米汽车的价格定位在20万到50万元之间,不在我国主流的20万元以下汽车消费区间,但华安证券的数据显示,从价值量角度来看,20万以上的车型已经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

此外,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10万以下车型的销量占比不断下降,而20万以上的中端和中高端市场占比则在持续上升。

然而,张翔认为小米汽车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难度极大。

一方面,小米的销量基础薄弱,目前还是零起点,而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去年已经销售了300万辆汽车。

另一方面,小米的规划目标也显得过于乐观。

雷军设定的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他希望在15到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这一目标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可以看到,高合、威马、爱驰等汽车企业因为现金流断裂而倒闭。

虽然小米已经做好了内部亏损五年的准备,但如果按照其提出的2024年目标销量10万辆来计算,从2025年起,小米汽车每年的销售目标需要提升至30万辆,这意味着需要投入的资金将以亿元为单位计算。

根据小米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其毛利润约为161.1亿元,现金储备为1276亿元。

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说小米汽车能否撑过五年的造车烧钱期。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朋友们转发、点赞、发表神评!

END

-扫码添加华哥微信-
每天分享商业第一手讯息和投资感悟

华哥说商业
有深度、有内幕、有爆料,在这里读懂商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