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日。
Mr 透透气组织了中欧文创协会同仁的虹口漫步,24日下午我还在北京办事,25日8点的高铁回上海直奔虹口,为了赶上下午在公啡书社的活动。上午的行程就只能错过了。从群里盗几张图先贴一下。主要是有感触有联想的,伙伴们去的左联会址等,就不贴了。
大陆新村,出版家赵家璧先生也曾居住在这里。
(by 短发大叔)
鲁迅与瞿秋白有深厚的友谊。瞿秋白乃常州三杰之一,省常中校友。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是瞿秋白与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比较研究,现在回头去看,必定是既幼稚又看不懂了(工作几十年跟专业没啥关系了),虽然当时得到老师的鼓励还蛮开心的。
(by 短发大叔)
鲁迅小道,让人联想到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虹口有文化。
(by Lynda徐)
下午是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乐融先生的讲座,PPT上只有图,所有的内容娓娓道来。分享结束后乐馆长赶去开会,我在书店流连,晚间又见乐馆长返回,话题一打开,简直是开了个小灶,占用他那么忙碌的时间,颇感不安。
(by 晓方)
讲座的地点,是一家独立书店,公啡书社。取这个名字,是致敬90多年前的“公啡咖啡馆”——1929年10月,左联第一次筹备会议在多伦路近四川北路的公啡咖啡馆举行,鲁迅也是那里的常客。(更多信息,请自行搜索,或径自到店,读一读叙说往事的小资料,如果热情的主人罗老师不太忙的话,我想他也会很乐意介绍。)
讲座结束,罗老师介绍了书店的选书理念。爱书的人啊,说起书来就是充满了感情。
《窥视中国》出版于2010年,沈志华 / 粱志编,这个封面是2019年的重印本。
罗老师爱极了出版社的库房,他总能慧眼识珠,从积压产品中挑出应时的书来,让它们一一复活。几个书架看下来,这家店有特色。
鲁迅,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虹口文史资料,恐怕这里独一份。比如《虹口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图录》。
回来看照片才发现,《虹口33个文化镜头》(二)是我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书。
这个古早味的《左联论文集》,还是百家出版社。百家出版社早已变身为中西书局。1991年3月第一版,啧啧,还是铅排的。目录里看到了铁校长——王铁仙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他是瞿秋白的外甥。听前辈说,铁校长坚持每天写作,常年积累,出差也不例外。古话说(古互联网)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
书架都有折叠门,门上选刻了鲁迅、丁玲等的名言。
书店简洁大方,不搞那些有的没的装饰。书店是书店,书店不是景点。(一排恨天高的书架上堆满装饰性假书有什么意义呢?)罗先生说,书店首先服务好方圆3公里内的社区,这个场地,居民也可以来分享。书店成为社区的文化客厅,带来了人流,带来了熟客。“人家问我书店赚不赚钱,我自豪地说,赚钱。”(虽然经营不易,人员极为精简,但毕竟靠自我造血运转起来。)
从门口往内看,主人在忙碌。
从里面往门口看。
跟书店女主人也有缘,她的热情让我深受感动……忘记拍照了。
离开的时候,已近打烊时间(9点)。书店门口露天的花园桌椅,任由居民使用。有位老奶奶坐在照片右侧花坛那里,我问她能不能把她拍进去,老奶奶赶忙起身让我,我赶紧解释不用起来不用起来,她不想的话我就不拍人了。
走的时候买了几本书,逛书店逛书店,最妙的就是发现。其中一本是《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看过《两个故宫的离合》,看过王大闳的有关资料,两组线索交汇于台湾故宫的设计方案。想看看这本又怎么说。2018年11月第一次去台湾,8个月里接连又去了2次,然后就不能自由行了。台湾也是一个去了还想去,并且会时常想念的地方。
我们这次城市漫步,是个民间自发的活动。这天有很多官方活动,比如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正式揭牌。(再盗一图,来自人民网微博。)
(我真是个称职的自来水。)
最后推一本书。这本书,宣纸线装,《鲁迅译〈死魂灵〉手稿》。其中第一册全是插图。2016年出版的,限时限量3折。前几天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的鲁迅全集1938版限量影印本,特惠价的已售罄,先知书店现在是原价销售。前两天买到就是赚到。
点击上方图片 限时三折购买
价格:1680元 504元
分割线以下,选一部分往期推送。
贝聿铭的哈佛同学王大闳
纸质书有没有未来?
(这篇其实很多干货,不知为何阅读量不高。太长应该不影响点开,只影响跳出。纳闷~~)
除了二手书,多抓鱼循环商店还卖什么?
剧透 | 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这些细节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