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斐迪南——PTZ-89坦克歼击车
百科
2024-10-03 07:44
江苏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型来自我国的坦克歼击车,由包头477工厂研制生产的PTZ-89坦克歼击车。早在1967年,五机部就开展了第二代坦克的技术论证,其中确定了120毫米滑膛炮作为第二代坦克的主要武器。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关系彻底决裂,此时苏联在远东部署的数十万军队就成为了悬在我国头顶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1970年,在五机部的统筹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反坦克武器的研制工作。根据珍宝岛事件中缴获的苏制T-62坦克,我国科研人员基于坦克上的115毫米滑膛炮,开始进行120毫米滑膛炮的研制工作。1977年,相关单位完成120毫米高压滑膛炮的论证工作,确定其主要目标为苏制T-72主战坦克,研制工作由477工厂负责。▲珍宝岛战役时我军缴获的苏制T-62中型坦克545号,目前该车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示1978年,五机部下达研制命令,要求477厂试制三门样炮。1979年2月,样炮进行了首次开火测试,1981年完成定型测试。但此时国际局势变化,我国从英国引进了技术成熟的105毫米L7线膛炮,这种武器相比于仍在研制的120毫米滑膛炮,技术更加成熟,同时底盘适应性也更强。同时,当时我国正在和联邦德国洽谈引进豹2A4主战坦克及其配备的RH-120/L44滑膛炮。此外,通过从罗马尼亚获得的T-72坦克,我国对125毫米坦克炮及其配套的自动装弹机的仿制工作已经有了初步进展,且该炮被定为第三代坦克的主要武器。
▲搭载120毫米RH-120/L44坦克炮的德制豹2A4主战坦克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科研成功,同时也为了寻找出路,477工厂计划将120毫米坦克炮加大身管和药室容积,改为专用的反坦克炮,目标还是针对苏制坦克。1984年,由477厂自费研制的首辆样车下线,并于1985年进行了针对内部的射击演示。靠着过硬的实力,新型坦克歼击车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1987年进入定型测试,次年生产了一批装备部队试用,1989年正式定型,并被命名为PTZ-89坦克歼击车,同年开始量产并正式服役。在底盘上,PTZ-89选择了当时相对成熟的WZ321中型通用炮兵底盘,该底盘采用前置动力舱设计,由六对负重轮驱动。车体前部搭载了用于发电的备用发电机。车组成员为4人,分别是车长,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动力系统方面,PTZ-89安装一台12150LB型1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520马力,其整体机动性不佳,功重比只有16马力/吨。该车最大速度55千米每小时,作战范围450公里。火力配置方面,PTZ-89搭载了一门全新研制的52倍径120毫米高压滑膛炮,该炮是同时期中国火力最强的反坦克武器。主力弹种为DYW-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大穿深443毫米。辅助弹种方面,PTZ-89可以发射DYS-120杀伤榴弹。副武器方面,PTZ-89配有一挺12.7毫米QJC-88A高射机枪,由车长操作。此外该车还安装了8个76毫米烟雾弹发射器。火控方面,受制于当时我国的电子技术水平有限,PTZ-89依旧只安装了被动式夜视仪,而没有安装热成像仪。此外该车还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简易的车载计算机。
防护方面,作为主打二线防御的坦克歼击车,PTZ-89的装甲防护比较薄弱,其炮塔为全向18毫米,车体为10毫米。能够防御7.62毫米口径轻武器射击和部分炮弹破片。随着我国第三代坦克的WZ123项目稳步推进,PTZ-89的价值就逐渐减少,相比于专用的坦克歼击车,更加多用途的主战坦克明显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125毫米滑膛炮试制成功,我国确定以125毫米滑膛炮作为下一代坦克主要武器。因此PTZ-89在生产了230辆后就宣布停产。该车唯一一次公开亮相是在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目前该车已经基本退出现役,被保存在仓库和一些博物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