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最近这篇关于日本教育的报道,朋友圈很多人在转。
三十年前,日本的教育改革与和我们目前的情况极为相似。
日本在90年代曾是东亚“教育内卷”第一名: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几乎被学校占满,注重成绩、作业繁重... 过大的教育压力,推动日本开启了"宽松教育改革";接着,这个趋势又发生逆转;走了一大圈,家庭教育的成本和焦虑反而进一步加剧。
这会不会昭示着某种我们的未来?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后经历了所谓“失去的三十年”,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平成衰退”。
而在教育上,日本也存在“失去的三十年”。这30年来,日本教育从“高压”到“宽松”,再回到“增负”,折腾很多、进步很少。
从最初的应试教育的高压模式,到宽松教育的尝试,再到近年来回归的“增负”政策,这些变化带来的并非更多的机会,而是不断加剧的焦虑和压力。
伴随经济低迷,日本的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个曾经的东亚内卷第一国似乎发生了变化。
在90年代之前的日本,论教育内卷,日本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当时的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但在美国的扶持下很快就迎来了经济复苏,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日本经济开始腾飞,涌现了松下、三菱等世界知名企业。
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也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在90年代以前,只要能毕业于名牌大学,就意味着高薪厚职,买车买房不再是梦想。
受到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日本人把高考视为一场类似科举的选拔。
那个时代正好是第二次婴儿潮的高峰期,进入学校的人越来越多,但好大学的名额却始终有限。
每个人都渴望进入名校,然后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因此,日本的教育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卷”。
当时,日本的中学实行6天学制,晚上还有晚自习。老师布置的作业繁重,孩子们几乎每天只能睡不到7小时。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几乎每所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划分快慢班,进行分层教学,且每学期都会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来调整分班。
这么看下来,和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几乎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几乎被学校占满,也没办法参加补习班。由于课内教学的难度也比较高,很多人认为已经没有必要上补习班了。
所以在90年代以前,即使是公立学校的贫困家庭子女,只要凭借个人努力就有机会鱼跃龙门,考上名牌大学。
根据统计数据,1983年入学的东京大学新生中,有35.1%来自贫困家庭。
这说明了那个时期的日本,社会流动性相当高,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一举改变命运,步入中上层社会。
日本作家栗良平创作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文末我们会附上这篇文章的原文)中的主人公便是典型的例子。书中讲述了一对出身贫寒的兄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家普遍认为,这一篇小说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日本社会发展,主人公一家迎来光明未来的写照正是日本社会变迁的一个真实缩影。
这部作品写于1987年,距今已经34年。如果作者在今天写,贫穷人家的孩子不仅吃不上阳春面,而且也上不起补习班,更考不上好大学。
尽管当时严苛的应试教育带来了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它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反感:
我们的经济已经如此发达,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还要学得那么苦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认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他们决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大力推行“宽松教育”。
首先是将语文、数学、这些文化课的上课时间缩减10%,并将课程内容简化,学习内容减少了约30%。
增加生活技能相关的课程,如手工、缝纫、烹饪等课程。
接着,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取消了重点班和快慢班,不允许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晚自习也被取消,学生的放学时间提前到下午三点。
政府认为,这样做可以减轻孩子们的课业压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能实现。
但是,这一系列改革只针对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而日本的大学招生采用全国统一的学力考试和各大高校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模式,两个考试的成绩综合评定。
公立学校教学难度降低、课时缩减,很多学生就连基础的知识点掌握都很困难,更加无法应对名校的单独考试。
如果想要进入好大学,要么去读私立学校,要么去上补习班,然而这两者都很费钱。
于是,日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批课外补习班,也称作“私塾”。
有钱家庭的孩子上的是私立学校,再加上私人一对一辅导或高端私塾;中产家庭虽然承担不起私立学校,也会让孩子上私塾补课。
而穷人的孩子既上不起私立学校,也负担不起私塾,最终只能“躺平”,考上顶尖大学想都不敢想。
曾经有一本畅销书叫《中学生的考试9成靠父母》,它详细传授了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应试的技巧。
学习已经不是孩子自己的事,应试负担已经不可避免地延伸至家长。
这场教育改革实施了几年,最终的结果却一言难尽。
日本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首次参赛成绩中,数学位列第一,阅读排名第八。
到了2003年,第二次参赛时成绩急剧下滑:数学排第六,阅读排第十四。
日本人终于急了,在2016年,日本政府决定放弃“宽松教育”,重新开始“增负”。
但是在宽松教育下诞生的日本的“平成废宅”们,已经成为不可挽回的现实。
宽松教育的取消导致了教育竞争死灰复燃,家家户户都在“鸡娃”。
日本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很多日本家庭已经不止是六口之家,而是一大家族在育儿。
孩子的教育资金甚至从“六个钱包”扩展到了“十个钱包”,孩子父母的兄弟姐妹也一起出钱抓教育。
日本社会的学历歧视严重,名校情结根深蒂固,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孩子的教育拼尽全力。
日本也有类似国内的“X大附”这样的国立大学附属小学,家长和孩子们趋之若鹜。而且,学校的学区房也变得极其抢手,靠近优质学校的房子价格飞涨。
但即便解决了学区房的问题,也不能保证孩子一定能进入心仪的小学。学校会综合考察孩子的多方面素质,包括性格、体育等因素。
日本的小学主要分为三类:公立小学、私立小学和国立小学。
虽然公立和国立小学都是公办学校,但国立小学通常是一些著名大学或医学院的附属学校,竞争非常激烈。
公立小学无需考试,而国立和私立小学需要考试,这些学校往往是家长的首选。
尤其是国立小学的考试竞争最为激烈,这些学校类似于国内北上广的热门公立小学,集中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文京区被称为日本的海淀区,其代表性的名牌公立学校-“3s1k”诚之小学(S)、千驮木小学(S)、昭和小学(S)、洼町小学(K)。这4所学校的缩写统称为“3s1k”。
为了顺利入学,家长和孩子需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考察和准备。
最基本的就是孩子的衣着。日本的入学面试不仅会考察孩子的言谈举止,还会通过服装来间接了解家庭背景。
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催生了专门为此服务的“奥九令”商场。商场的导购员会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要求,为孩子量身定制合适的衣服。
一套符合要求的服装费用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还不包括父母的正装费用。
面试时,孩子们需要换上指定的衣服并携带便当盒,因为考官会通过这些细节来观察孩子的家庭背景。
所以,没有哪个家长敢弄个山寨版来应付。
孩子的简历也是决定能否顺利入学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在入学考核中非常注重孩子的体育能力。
为了提高竞争力,小男孩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需进行体操、游泳、空手道等体育锻炼,而女孩则会选择体操或舞蹈等项目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家长和孩子们已经准备好所有的必备项目,依然需要进行模拟面试训练,才能在正式面试时应对自如。
很多家长会选择专业的培训学校,进行至少20场以上的面试演练,帮助孩子和家长熟悉面试流程,并调整好心态。
然而,最为重要的还是笔试。虽然学校口头上声称不会单纯以笔试成绩为标准,但家长们心里清楚,低分必然会导致孩子被淘汰出局。
为了应对笔试,孩子们通常需要完成至少一万份作业。如果从4岁开始训练,每天至少做25份作业。
笔试内容包括公文,也就是一种综合考察数学和阅读能力的题型,类似于智商测试。
日本的教育内卷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妈妈友”(ママ友),很多妈妈在产后离开职场,成为全职母亲,生活重心转向了育儿。
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与其他家长交流成了她们最重要的社交方式,日常交流的话题就是补习。
尽管日本的生育率萎靡不振,很多学校招不满适龄学生,但补习行业的总产值并未缩减。
目前日本有40%的小学生参加了课外补习班,有超过65%的初中生在校外补课。
兜兜转转,日本教育改革几十年,家庭教育负担越来越重,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
但这种无休止的投入是否真能换来更好的未来,依然是一个问题。
孩子是这场教育变革中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不仅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巨大压力,还要面对一个充满矛盾的教育环境。
在日复一日的内卷中,躺平或许在他们看来是跳出围城的唯一办法,但这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正在步日本的后尘,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焦虑弥漫在每个家庭之间。
过度的竞争并没有让教育变得更好,反而让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在扭曲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思考,未来将如何找到一条既能减轻家庭压力,又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之路?
附文:一碗阳春面
日:栗良平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怯生生地问。 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
不一会儿,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齐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回答着。
“请,请里边坐,”老板娘将他们带到去年同样的二号桌,“阳春面一碗——”
“好——咧!阳春面一碗——”老板应声回答着,并将已经熄灭的炉火重又点燃起来。
“不行,如果这样做,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人半份的面下了锅。
这一天,被这句说过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话送走了。
随着北海亭面馆的生意兴隆,又迎来了第三年的大年夜的晚上。
“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真是谢……谢……”
-- The End --
获得更多好经验
扫码加入小花生教育微信群👇
近期小花生直播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预约参加。
【嘉宾】从事书法教育20多年老师 【适合年龄】5-10岁 【主题】每天15分钟的寒假练字计划
【资源】人大附/清华附都在用的理化生资源 【适合年龄】6-14岁 【主题】覆盖小初高课本中的理化生实验
【资源】1对一外教平替,每年不到200元! 【适合年龄】5-12岁 【主题】怎样用好外教平替资源,提高娃口语
【嘉宾】资深信奥从业老师 【适合年龄】8-10岁 【主题】中小学信奥规划路径,为升名校多一条路
近期小花生直播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预约参加。 【嘉宾】从事书法教育20多年老师 【适合年龄】5-10岁 【主题】每天15分钟的寒假练字计划 【资源】人大附/清华附都在用的理化生资源 【适合年龄】6-14岁 【主题】覆盖小初高课本中的理化生实验 【资源】1对一外教平替,每年不到200元! 【适合年龄】5-12岁 【主题】怎样用好外教平替资源,提高娃口语 【嘉宾】资深信奥从业老师 【适合年龄】8-10岁 【主题】中小学信奥规划路径,为升名校多一条路
开启亲子阅读记录
每月为孩子获得免费阅读报告
扫码下载小花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