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烤”验练精“兵” 一起来看浙江“新蓝”的防范之道!

文摘   2024-06-21 17:19   浙江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近期,随着气温持续升高,浙江“新蓝”面临着高温气候带来的诸多挑战。他们将如何经受住极端天气的“烤”验?让我们一同探寻浙江新蓝的应对之法! 


热射病救护演练进行时




“报告,训练塔前侧

有一名新消防员中暑晕倒!”

“通知新训大队医务小组立即

带上器材前往救护!”

6月21日10时15分

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

新消防员热射病

救护演练正式展开

发现新消防员中暑后

现场人员立即

将其转移至阴凉处

解开衣帽 降低体温

并向上级汇报情况

申请应急车辆前往就医

救护人员在两分钟内

到达指定位置

进行应急处理

演练结束后

大队卫生员还深入班级

分享防暑降温小知识





专项技能训练齐手抓




近期新训大队还组织开展

烟热特性专项培训

以室内模拟设施为场景

让新入职消防员感受

高温浓烟环境

提高其心理适应和

紧急应变能力

新训大队充分借助

室内教学设施以及阴凉场所

开展绳索救援技术培训

在暑气熏蒸之下

通过实景实装实战训练

极大拉近了操场与战场间的距离

有效提升了新入职消防员

高温天气下的实战能力水平

在持续高温的天气环境下

新训大队组织开展游泳技术培训

严格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

逐人、逐项强化提高

提升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新入职消防员水域救援能力

得到了显著增强






安全防暑指南全解析




高温热浪作为一种极端天气,常常为大家所忽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在阳光炙烤之下队伍训练任务日益加重、强度加大、节奏加快,在阳光炙烤之下,极其容易引发热射病和中暑等现象,因此新入职消防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 也一定要做好应对高温天气下训练工作的“烤”验的刚性措施,为夏训撑起“保护伞”。










第一条

严格执行夏季作息时间,持续高温的特殊时段临时采取避高温错时训练措施,10时——16时严禁安排户外训练: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训练;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新训大队全天安排室外训练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训练;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新训中队应当采取室内外轮换训练的方式,杜绝新消防员长时间高强度暴晒作业。


第二条

开展真烟真火训练时,应设置紧急救护小组(具有5年以上灭火救援经验骨干组成),参与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场地,如需离开应事先告知组训人员,并得到对方的确认,个人防护佩戴不完整、不规范严禁进入高温烟热训练区。


第三条

开展游泳训练必须统一组织,并向支队分管领导报备同意后方可开展入水训练且必须按要求配备安全员及救生设施,严禁私自下水游泳,一经发现顶格处理。


第四条

开展高空攀登训练时,应做好自身防护,选择与本人身材匹配的专用头盔、全身式安全吊带,携带安全绳,配备防坠落辅助部件等器材装备;应采取地面保护,可根据作业环境,铺设救生垫或设置安全网,进行辅助安全保护;应落实安全检查,保护绳索应避开墙角、烟火等尖锐、高温部位,不得超限作业,必要时设置两道保护。



第五条

操课前应对人员身体状况进行安全评估,确有伤病不适合训练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操课后应对人员进行健康关注,严防中暑、脱水等情况发生,及时补充适量淡盐水;战勤保障队、新训中队训练结束后15分钟内,禁止食(饮)用雪糕、冰淇淋、冰水、冰饮料等冷饮食品。


第六条

操课时各中队必须做好急救准备和各项医疗保障并携带防暑药品,杜绝发生紧急情况时救助不及时,医务人员必须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落实每个训练日不少于二次随诊、巡诊。


第七条

医务室人员要加强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增强带训骨干和新消防员的自救互救能力;要配备防暑降温饮品及必需的药品,改善训练条件;要制定并完善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训保支队

扫码关注我们

编  辑:训保支队

拍  摄:傅胡昱、陈颂杰(新训四中队)

审  核:史燕琼、顾华坚

审  批:吴杰文、程   斌


浙江消防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
感谢关注浙江消防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及时了解我们工作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