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画”安全——如何预防“热射病”

文摘   2024-08-01 09:19   浙江  

新蓝“画”安全

消防员夏季训练如何预防“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

▶ 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

▶ 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 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蓝宝说”

      消防救援人员在炎热天气训练或是在高温高热的灭火救援行动中容易遭遇重症中暑“热射病”,极大地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今天跟着蓝宝来学习一下如何处理和预防热射病。

遇到热射病应该如何处理?

  1. 脱·要及时脱离热环境

  2. 降·要迅速给全身降温

  3. 转·第一时间转移患者

  4. 控·及时控制患者状态

脱·要及时脱离热环境

发现消防员出现中暑症状,要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装具、上半身衣物、紧身裤和鞋袜,便于散热;同时,对其大声呼叫,以评估其意识状态。

降·要迅速给全身降温

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浴,同时将冰袋放置在患者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在额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口服十滴水、仁丹等解暑药物。

转·第一时间转移患者

在给予有效降温措施的同时,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利用“绿色通道”送医救治,及时实施安全、快速的转运。

控·及时控制患者状态

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口腔有异物引起窒息;一旦发生呕吐,应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要如何预防热射病?

避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训练,运动前注意热身,保证充分的休息,在高温的环境中,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精神恍惚、口渴汗多、恶心呕吐,是热射病的前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高度警惕并立即采取措施。

评估环境的气象条件

炎热夏日,消防救援人员在开展训练前要利用温湿度计,科学评估所在环境的气象条件,在相对湿度、气温、热辐射WBGT值高的气象条件下,避免开展剧烈运动。

评估人员的身体条件

作业前要评估消防救援人员是否适合剧烈运动,不提倡消防救援人员带病参加训练。


备齐监测工具、医疗物资、降温设备

应当配齐“温湿度计、耳温监测仪”等环境和生理指标监测工具,并在作业前严格落实气象环境评估制度。执勤车组、训练场应配齐专用医药箱,内装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葡萄糖等防暑降温药品,以及运动型功能饮料、盐汽水等,并及时补充更新。训练前要提前准备好保温箱,内装医用冰袋、冰毯等降温物品,条件允许的,可配备中暑救治水囊、浴盆、担架等相关设施。











训保支队

扫码关注我们

绘  画:管熠城、倪孟辉

            (新训四中队)  

编  辑:章海森

审  核:史燕琼、顾华坚

审  批:吴杰文、程   斌


浙江消防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
感谢关注浙江消防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及时了解我们工作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