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带来原创话剧,沉浸式“复刻”建所历史

政务   2024-10-01 11:19   上海  


9月30日,“六秩追光攻坚 勇攀科技高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群众文艺汇演在嘉定举行。



活动上,形式各样的歌舞节目不仅展示了科研工作者的多才多艺,更传递出他们科技报国的拳拳之心。其中,原创锡剧小戏《神光赤子——林尊琪》和原创话剧《三地聚疁 人杰地灵》首演,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当锡剧遇上科学家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神光-II号激光打靶第7000次试验开始!”随着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的悠扬旋律缓缓流淌,穿着实验服的演出人员唱起铿锵有力的锡剧段落,在座的观众直起了身子、听得津津有味。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锡剧,通常以生活气息浓厚的题材为主,而这部由菊园锡剧社艺术家团队带来的原创锡剧小戏《神光赤子——林尊琪》则将视角聚焦鲜少触及的科技领域。“上海光机所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隐姓埋名、一干就是一辈子,我们觉得这些品质是非常震撼人心的,希望通过锡剧形式,将科学家故事和精神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中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剧目负责人管虎奎说,抱着这样的初心,他们开始了以展现老一辈科学家崇高情怀为核心的创作编排。



作品生动讲述了林尊琪院士在“神光”装置研制过程中的辛勤付出,直至生命最后仍心系祖国激光科技事业,发出“油灯已经接近耗尽,我将奋斗到最后一刻”的誓言,彰显出林尊琪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对国家激光聚变事业的无私奉献。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锡剧,感觉很新奇,更让我深切体会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当年所历经的艰难与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曾洛淋感慨道。



穿越时空的科学之旅

“千里迢迢是为了科技报国,造福人民,必须争分夺秒,抓紧工作!”“三地聚疁,我们的口号是——科研和搬家两不误!”上海光机所原创科学家精神舞台剧《三地聚疁,地灵人杰》则以研究所建所60周年出版的《上光大院的奋斗故事》为背景创作,将上海光机所的建所故事搬上舞台。


舞台剧带领观众跟随主角“穿越时空”,来到上世纪60年代,重现王之江院士、邓锡铭院士等带队来上海考察调研,随后上海光机所第一批建设者肩负国家使命,携带着家人和科研设备,跨越祖国的大江南北,纷纷汇聚于上海嘉定。



演员均为所内一线科研人员和职工子女,在排练的过程当中,他们也沉浸式地感受到了那段朴素而光荣的岁月。“我在这部剧中扮演的是一名叫黄正清的大学毕业生,他当时刚来到所里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王发佳说,“建所初期大家用着简朴的设备,但他们依然坚持做实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给现在的我们也带来了很大的鼓舞。”


尽管实验室条件不尽如人意,当时的科研工作者们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作出所需的工具,为现代光学基础和应用前沿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大型激光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并开辟了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的全新应用领域。“在当今时代,光学依然是全球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这些前辈的事迹也激励着我发愤图强,为光学领域的未来进步贡献一己之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刘懿贤说。





近年来,上海光机所通过多种形式弘扬科学家精神,例如开展中国科学院“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专项活动、建设“与光同行志报国”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基地、出版“尚光故事集”丛书等。

“上海光机所60年扎根嘉定,在取得非常多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家。在建所60周年之际,我们系统梳理了相关科学家的重点事迹和成就,同时也希望将文字变成鲜活且富有感染力的舞台剧,鼓舞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上海光机所党委办公室主任吴燕华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之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高召兵,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出席活动。

撰稿:奚柔
摄像:赵晨
编辑:袁悦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上海嘉定
重要的动态,新鲜的资讯,小嘉第一时间为您送达。这里是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