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寫了台灣的棒球
整理資料的時候忽然想到
很多朋友對於原住民(高山族)比較不是那麼了解
我就想著給大家整理個通俗易懂的版本(?
也算是幫助大家不要搞混他們
就比如有個幾個朋友是排灣族/布農族/阿美族
聚會的時候發現有朋友經常記不住他們三個各別是哪一族
常有人上一秒記住了排灣族
下一秒又問:你是阿美族對吧…
為了兩岸朋友都能讀懂這篇文章
下面介紹部分會使用簡體字
方便內地朋友了解咱們原住民文化
阿美族是台湾原住民十六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大多分布于台湾东部地区,集中在花莲到台东一带的纵谷平原与海岸山脉外侧平地,部分族人居住在屏东恒春地区。
族名情况:阿美族自称 “Pangcah”,意为 “人” 或 “同族人”;“Amis” 是卑南族人对其北方阿美族人的称呼后成通称,马兰阿美群多使用 “Amis”,其他大部分阿美族人多以 “Pangcah” 自称。
(♥阿美族有為台青 nagalubi)
社会组织形式:阿美族是母系社会组织,家庭以母系为中心,由母系继承、相传。男孩结婚入赘女方家,重视亲缘关系,多为几世代同堂的母系大家庭,南势阿美的女儿招赘后不久会各自分家,家庭人口较其他支群少。
排灣族以台湾南部为活动区域
有严格的阶级制度
排灣族是两性平等的社会
排湾族婴儿命名时会有饮宴活动
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丽的服饰
排灣族是两性平等的社会
地理位置
活动区域:排灣族以台湾南部为活动区域,北起大武山地,南达恒春,西自隘寮,东到太麻里以南海岸。
行政区域分布:依据现行行政区域划分,分布在屏东和台東的 12 个乡和台東市一个里,具体为屏東縣的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和滿州八個鄉,台東縣的金峰、達仁、大武、太麻里四個鄉,以及台東市的新園里,其中屏東來義鄉排灣族人分布最多。排灣族总人数约八万七千多人。
(♥排灣族美女代表:Aljiy Kaljiyamas)
文化特质
服饰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丽的服饰。
阶级制度:有严格的阶级制度,大致分为头目、贵族、勇士、平民四个阶级。通过名字可判断其阶级。头目及贵族在装饰上享有特权,如使用百步蛇条纹、雄鹰羽毛、琉璃珠等。阶级制度世代承袭。
继承与家庭:排灣族是两性平等的社会,家族的财产、权利由长嗣继承,其余兄弟姊妹结婚后搬出本家,另立家屋、家名。
命名时间:排湾族婴儿命名时间不定,早可在出生日或稍后四五天,迟则一月后,早命名时会有饮宴活动。
命名依据:依阶级为婴儿命名,男女名字分贵族、氏族、佃民三阶,有传统名录,由家长、族长依阶级选名,还行家屋连名,可由名字判阶级,部分名字需头目赐用。
(♥布農族美女代表 isinkaonan tuua )
地理位置:布农族分布在埔里以南中央山脉及其东侧直到知本主山以北山地,是散居部落社会。
分为六大社群,分布地以南投县信义乡最多、花莲卓溪乡其次,还分布于高雄县桃园乡、台东县海端乡等,人口约五万多人,喜欢山居。是父系社会,行大家族制。
八部合音:以 “八部合音” 闻名,其 Pasibutbut(祈祷小米丰收歌)打破西方音乐起源说论点。
每年十一至十二月举行小米播种祭时男子合唱此歌,歌声达一定音域会出现八个不同音阶的八部合音,是独特的和音方式。
器乐曲艺:器乐演奏在台湾原住民族中保存最完善。
主要分布区域:邹族现今主要居住在嘉义县阿里山乡一带山区
其他分布情况:除阿里山一带外,还有少数聚落分布在高雄、南投二县境内,与布农族人混居。
总人口约六千多人。其为父系社会,男子 16 岁后可结婚,多为男长女幼搭配。
命名时间与方式:邹族胎儿出生后数日会举行简单的命名仪式,由父亲或家族中的老人给予名字。
命名限制:为子孙命名时约束较少,只要不与父兄、母姊同名即可,所以能见到祖、叔侄、姑侄或堂兄弟姐妹等同名情况。
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两侧以及花莲、宜兰等山区
是台湾原住民族中仅次于阿美族的第三大族
泰雅族属于平权社会
分布区域:泰雅族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两侧以及花莲、宜兰等山区
地理环境:居住地域内高山众多,如合欢山等,河川有新店溪、大甲溪、秀姑兰溪等。
徐若瑄的母亲是泰雅族人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以花莲秀林乡最多,还分布在南投仁爱乡、新竹尖石乡、桃园复兴乡、花莲县万荣乡、宜兰县南澳乡等区域,总人口数约七万九千余人,是台湾原住民族中仅次于阿美族的第三大族。
泰雅族属于平权社会,部落领袖由领导能力强的人出任,在狩猎、出草活动中则由英勇的族人担任领袖。而当部落遇到重大事情时,决策是由长老会议来进行的。
主要居住在台湾南部中央山脉的东西两侧
包括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雾台乡等
人口总数约一万多人。
鲁凯族为 “长男” 继承制。
鲁凯族准备生育的夫妇要严守禁忌保护胎儿
不吃鸡
居住区域:鲁凯族主要居住在台湾南部中央山脉的东西两侧,包括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雾台乡等多处地点,人口总数约一万多人。
群间关系:据语言及文化特征分为三群,三群分布地区分散,往来不易。下三社群与布农族、邹族往来相对方便;西鲁凯群被排湾族环绕,外人不易区分;大南群与东部卑南族、布农族有互动关系,且三群之间差异甚大。
与排湾族的相似处:因与相邻的排湾族逐渐同化,两族在服饰、花纹、头饰方面相似度高,都实施贵族、平民社会阶级制度,也都崇拜百步蛇。
与排湾族的差异处:
继承制:排湾族不论性别行 “长嗣” 继承制,鲁凯族则为 “长男” 继承制。
禁忌:鲁凯族准备生育的夫妇要严守禁忌保护胎儿。
孕妇和其丈夫不能参加祭仪、狩猎、丧葬等,不能采有藤蔓的木材,不吃鸡及猎物。
孕妇饮食时不能用有缺口的食具,鲁凯族特别重视长嗣,长子出生有特别仪式。
命名方式:传统命名方式是家屋连名制,即本名后连接居住房屋名称。家屋名会因家族社会地位变化、分户迁居或入赘等情况更换。
时间:长子命名在婴儿祝福庆祝仪式时,非长嗣在生子后十日。
邹族现今主要居住在嘉义县阿里山乡一带山区
还有少数聚落分布在高雄、南投二县境内
与布农族人混居
邹族实行 “氏族外婚制” 与 “氏族内婚制
其为父系社会
男子十六歲後可結婚
多为男长女幼搭配
赛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两县交界山区
赛夏族深受泰雅族影响
有纹面习俗,是父系社会
以矮灵祭闻名,总人口约 5 千 7 百人
赛夏族各氏族有承袭的男女名谱后裔循环使用,
长子常袭祖父名
采用 “父子连名”,个人名字后连父名
分布区域:赛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两县交界山区,与泰雅族毗连。
人口分布情况:族人分布以苗栗县南庄乡最多,主要在东河、蓬莱、南江三村,其次为新竹县五峰乡,新竹县竹东镇也有赛夏族人。赛夏族深受泰雅族影响,有纹面习俗,是父系社会,以矮灵祭闻名,总人口约 5 千 7 百人。
紋面与纹身:黥面男女皆有,纹身是猎头勇士专利,通常刺青于胸前。
音词反复的祭歌:矮灵祭歌唱法特殊
婚姻形式与适婚年龄:赛夏族男子适婚年龄 20 - 30 岁,女子 17 - 18 岁,原则上年龄相若或男长女小。传说在矮灵祭中相识结婚可获最大幸福。
孕期及生产禁忌与流程:从怀孕起,孕妇及其夫婿需守禁忌保护胎儿,如不得参加祭仪、接触祭物等。
命名时间与方式:赛夏族人父女生小孩后第六日由家长命名,各氏族有承袭的男女名谱,后裔循环使用,长子常袭祖父名,其余避与父兄同名,采用 “父子连名”,个人名字后连父名。
紋面意义与年龄:代表赛夏族青少年男女成年,增加美观以吸引异性。男子 13 - 20 岁纹面,女子在成年第一次经期后。
纹面种类及条件:分为额纹、颐纹(仅限男性)、胸纹(男子猎过两个首级才有资格纹)三种。
人口主要集中在台东县、台东市
人数约一万一千多人
知名歌手 張惠妹 就是卑南族
不论男女都喜欢用鲜花作头饰
位置范围:卑南族位于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和台东纵谷南方的平原。
分布:人口主要集中在台东县,台东市比例最高,其次是卑南乡,总人数约一万一千多人,分布在台东县卑南乡的八个社,包含知本村等多个村落。
刺绣手艺:有精湛的刺绣手艺,十字绣法最普遍,人形舞蹈纹是其特有的图案。
戴花环:戴花环较为普遍,花环形制一致,男子戴花环有成年的意义,这是与其他族群不同的特点。
巫术盛行:早期巫术盛行,令其他族群惧怕。巫术分为白巫(替人治病)和黑巫(施咒害人)。
達悟族分布在台東縣蘭嶼鄉
總人口數約三千多人
是原住民族中較晚接觸漢人的一支
达悟族新生儿被命名时,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原本的名字会随之取消
經典祭祀最為被人熟知的是飛魚祭
地理位置:达悟族位于台东县兰屿乡。
人口情况:总人口数约三千多人。
与汉人接触情况:因地理隔绝,是原住民族中较晚接触汉人的一支。
命名仪式重要性:达悟族新生儿的命名仪式极为重要,在孩子被命名时,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原本的名字会随之取消,改为依据孩子的姓名来重新命名。
与结婚仪式对比:达悟人的结婚仪式中没有饗宴及狂欢环节,仅有新郎、新娘的父母及少数近亲参与,其重要性相比之下不如新生儿的命名仪式。
邵族分布于日月潭周边 “水沙连” 处
分布与宗教特色:邵族分布于日月潭周边 “水沙连” 处,祖灵信仰特色鲜明,有 “公妈篮” 置于神桌或墙上,盛祖先遗物。
特色祭祀:播种祭、狩猎祭、换年祭、拜鳗祭
名称及聚落情况:噶玛兰族以前叫 “蛤仔难三十六社”,实际聚落数量超六、七十社。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宜兰、罗东、苏澳一带,还有花莲市附近、东海岸的丰滨乡、台东县长滨乡等地。
人口情况:人口约 1200 人
迁移情况:原居兰阳平原,因汉人争地压力逐渐南迁,是最晚汉化的平埔族。
噶玛兰族人留存了诸多珍贵的文化,保留了语言、风俗。
太鲁阁族于 2004 年 1 月 14 日被政府认定为一个民族。
文化习俗特点:其文化习俗与泰雅族有相似之处,同样居住高山、从事狩猎水耕,且视彩虹为神灵桥。但两族语言无法沟通,彼此间却很少有来往。
分布在花莲市区
原分布区域及地名由来:撒奇莱雅族原来分布在奇莱平原(花莲旧称 “奇莱”,名称由阿美族称其为 “Sakiraya” 撷取 “kiray” 的音而来),范围大致是现在的花莲市区。
族群名称含义:“Sakizaya” 一词倾向表示 “真正之人”,指特定的一群人,其使用的语言也叫 “Sakizaya”。
语言差异情况:撒奇莱雅族的语言和阿美族部落不同,无法沟通
分布在南投县仁爱乡
分布情况:赛德克族集中分布在南投县仁爱乡,建立了七个村十二部落。早在四、五百年前,该族就在浊水溪及其支流建立诸多群落。
部落特点:因部落分散、交通不便、各社群社会封闭,形成了各部落独特的文化习俗与发展出了独特的语言。
语言分支:由于语言存在差异,西赛德克族分出了三种语系,且在浊水溪及其支流建立了很多群落。
名称与分布:卡那卡那富族,指居住在楠梓仙溪上游一带的人群,现今主要分布在高雄市那玛夏区玛雅里和达卡努瓦两里范围内,人口约五百余人。
名称与分布:拉阿鲁哇族(Hla’alua)居住于荖浓溪上游一带,现今主要分布在高雄市桃源区桃源与高中两里范围内,还有部分族人聚居在那玛夏区的玛雅里。
人口情况:两地人口共约五百人,其中桃源区有三百余人,那玛夏区有一百余人。
本文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自己找其他文獻看
能堅持看到下面的朋友不容易
我也是花了七八小時整理這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