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至,秋意浓

文摘   2024-08-22 07:30   湖南  

传统

节日


·

CHU SHU JIE QI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炎热酷暑的终结。当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便进入了处暑节气。

"处暑"一词中的“处”终止的意思,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而“暑”则指的是高温。这个节气在气象学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逐渐向南撤退,使得气温开始下降。尽管天气仍有些热,但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



具体来说,处暑的气候特点表现为秋老虎、闷热和干燥。所谓的“秋老虎”,是指处暑之后可能会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现象,通常发生在8-9月之间,持续时间约为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这种现象会导致天气再次变得闷热,但与夏季相比,总体上更加干燥。

处暑期间,雷暴活动减少,暴雨总趋势减弱,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率先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状态。不过,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南方地区在处暑尾声仍可能出现高温天气。


·

CHU SHU JIE QI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在处暑期间,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这一现象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食物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自然关系。

二候天地始肃:随着处暑的到来,自然界开始显现出一种肃杀之气,万物开始凋零。这一物候现象象征着秋天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收获的季节。

三候禾乃登:这里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而“登”则意味着成熟。这一物候现象直接关联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标志着五谷丰登的季节。


·

CHU SHU JIE QI

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标志着季节的转换,也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以下是处暑期间的一些传统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期间接近中元节,民间有祭祀祖先和迎接秋季的传统活动。人们在七月十五(中元节)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用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例如,他们会用新收获的稻米和其他食物作为祭品,报告秋季的收成情况,祈求先人的庇佑。




吃鸭子




在处暑期间食用鸭子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习俗。古人认为,处暑时节的鸭子最为肥美且营养丰富。在北京,人们有吃“处暑百合鸭”的传统,而江苏地区则有将做好的鸭子菜送给邻居的习惯,寓意着“处暑送鸭,无病各家”。这种传统不仅体现了饮食文化,也促进了社区间的友好互动。




放河灯




处暑期间,很多地方会举行放河灯的活动,这一习俗源于中元节的盂兰盆会。人们将河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以此悼念逝去的亲人,同时祈愿家庭平安和五谷丰登。




拜土地爷




处暑也是农作物成熟的关键时期,许多地方有拜谢土地爷的传统。农民们通过杀牲口或在田地里插旗幡等形式,向土地爷表达感恩之情。这种习俗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了农耕社会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

CHU SHU JIE QI


处暑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承载着季节交替的象征意义,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生活智慧。在这个时节,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来庆祝丰收,祈求健康,以及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处暑的到来,提醒人们秋意渐浓,是时候准备迎接秋季的凉爽和丰饶。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虽然一些传统习俗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普及,但处暑节气的本质——庆祝收获、感恩自然、关爱生活,仍然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在繁忙的日程中,不忘抽时间感受自然的节律,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收获,与家人和朋友共同分享这个充满温馨与希望的节气。



END




图   片 | 网   络

编   辑 | 张益萍

责   编 | 吴江南 梁泽巽

一   审 | 熊   芬

二   审 | 刘泽芬

三   审 | 黄馨仪


计算机之声
发布学院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