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小学数学
“新教师·新成长”
第54期网络研修教研活动
李婷老师通过对比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比统计表、象形统计图优缺点后,再认识由象形统计图到条形统计图的演变过程。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让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周赟老师通过学生餐后喜欢的水果创设情境,设计了三个核心任务:“数据表达——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来表达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中两位老师在反馈学生记录方式时都呈现了5种表示方法,但是他们呈现的顺序不同,对任务的解读也不同。周老师在反馈时,从学生数据散乱到分类与整理,最后到数据清晰,逐步引导学生。
课堂上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多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实现真思考。蔡老师提到,只要我们设计的核心任务足够清晰,简单且开放,就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学要学会给学生的成长让位,不包办不代替。
——袁柳清老师
参加本次研修活动,听了陈老师的发言,更加能理解教师要读懂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少走弯路。我们常常在课堂上和学生好像进行了很多次师生、生生对话,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可能是因为没把握好教材,没真正地抓住教学重点,做了无用功。因此,我们在教学前要解读教材,明确教材的重难点与把握好关键点。
——李吴英老师
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我看到了两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多样解读和精彩演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这让我开阔了教学视野,明白了教学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式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
这次培训让我对条形统计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谭普慈老师
两位老师展示的课例让我收获良多。在对任务实施选出学生最喜欢的水果时,学生能主动想办法去“分类”,自己想办法将散乱的数据清晰地表达出来。可见,过多的引导作用不大,教师应减少不必要的解读过程。一节好的课,需要师生之间的思维同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和提问,引导学生的反馈顺序,引导学生之间生生互动。
——卢宴华老师
通过现实情境,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数据的全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经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交流与质疑中逐渐生成、完善条形统计图,体会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的多少和数量之间的比较。最后在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数据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唐湘涛老师
策划:数学科组
撰稿:黄甫生
制作:黄梦璇
初审:时冰冰
复审:刘淑琴
终审:袁钊强